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启示
作为一名当代的入党积极分子,我最大收获就是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 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 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 能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举 措;没有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 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渐 进过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 当年的那场思想解放大讨论是分不开的。“催发真 理之树枝繁叶茂的,只能是破除迷信的滚滚春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刻, 时代进步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推动改革 开放的步伐。
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 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 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 1980年5月,中央领导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 大包干的做法。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 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到 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了93%,其 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
4、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 反正。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 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 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 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 顺利进行。” “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是中国共产党、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 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 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 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
• 四、意义和影响
1、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的观念,明确指出必须完 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重新确立 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 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 为开端的。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3、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 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创造了 并继续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面貌巍 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 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 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 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 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 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住房仍是一个大问 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 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 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 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 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 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 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 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行: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 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

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 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 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 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 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而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 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现 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 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 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高铁,出租 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 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 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促使旅 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4、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 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 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 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 领导核心。
五、农村政策的调整 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
• 二、主要内容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 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 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 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 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三、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 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拨乱反 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 2、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讨论并着重 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3、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 的新进程。全会在讨论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 划安排时,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 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一、召开背景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但当时中共中央 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 和坚持”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 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 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中央委 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六、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 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 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 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 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 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 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且趋成衣化。 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 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 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 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 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 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 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 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