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一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
唱 4~6 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
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
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册共有八个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

其中在这八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 18 首,分别是课
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表演部分共有 18 课。

聆听曲目共有16 曲。

本册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体验、重视实验、鼓励创造,让孩子们
从小体验音乐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把音乐课变成学生们乐于投入的生动活
泼的活动。

1、采用系列单元主题的结构形式,在每个单元都有听、唱动等不同的内容。

将人文性与音乐性有机融合。

歌曲有很强的儿童性、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的特点。

2、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本册教材安排了我的创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思维。

集体舞活动中学生的协作能力
得到加强,采集与分享极大的鼓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贴近学生生活,精选教学内容,体现开放性。

本册欣赏还安排了国内外各类歌曲、乐曲、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4、力求教科书语言的可读性、交流性和多样化。

5、重视综合性学习和贯穿始终的评价形式。

三、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
1、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乐鉴赏》教材所配套的音响资料。

3、网络音乐资源。

(2)实施手段
1、歌唱演奏创作围绕“听”而进行,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

2、调查了解学生音乐学习水平和个别差异,以便心中有数,区别教学。

3、欣赏以音乐音响为本,以听为主,借助语言文字、图画等辅助媒介,采用唱歌,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4、演唱教学中教师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利用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歌中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避免机械的反复学唱。

5、针对优生多鼓励指导,困难生多树立信心,多鼓励参加音乐活动。

6、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对教学案例进行及时的复备和课后反思,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

(3)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通过聆听鉴赏、演唱音乐主题、小组展示,师生互动等方法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同的歌曲,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4.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5.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6.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

7.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8.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
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1)、教育学认为:对儿童、少年进行评价的基本视点在于“发展”二字,即用发展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全方位来考察与评价儿童。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
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教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2、评价要素
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评定学生音乐成绩时:一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二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三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条件做出公正合理的综合评定。

3.评价等级及标准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

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