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A军事工业B采矿业C民用工业D交通业]2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A领导抗日占分的不是腐朽的政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先进的军事装备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二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从此,走上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不断发送,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读后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运动?该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建国以来,标志我国“实现了历史入性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什么?“民富国强的道路”是一条什么道路?(3)结合材料及的所学知识的,概括指出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能走上“民富国强道路”的最主要原因?2011年中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阅读右两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哪部著作()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家政全书》D《海国图志》2、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和、失败的一面。
其成功主要指的是()A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B结束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王明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34年10月,中央经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大转移。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军英勇冲杀,不坚不摧;翻雪山、过草地,乐于吃苦,不畏艰难;团结战斗,顾全大局。
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材料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同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长征的胜利,保存并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按时间顺序写出遵义会议后红军渡江或渡河的战役两例。
(2)根据材料二,简要归纳出长征的精神。
(两点即可)(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什么?2012年历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A.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加强了君主专制C. 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D. 巩固了清朝海防2. 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完全意义上的胜利是()A.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 B. 抗日战争C. 北伐战争 D. 人民解放战争3. 在解放战争中,揭开全国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三大战役D. 渡江战役15. 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10分)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还是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外交困,以奕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①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②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4分)③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洋务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2013年中考试题一、选择题1.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直接关系()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2. 一位美国学者说:“宋朝在中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
下列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①造纸术②司南③交子④活字印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3. 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在于()A. 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B.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C. 巩固了明朝统治D. 台湾回归祖国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A. 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D.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013年中考样题(中国史部分)1选择题1、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出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牲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2、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的()A发展传统文化B鼓励读书人参政C加强思想控制D选拔忠于皇帝的官吏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有()割占我国土地损害我国主权经济掠夺开辟通商口岸4“东海海战无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描绘了某战役中的一个场景,右图人物是此战中一英雄。
与此相关联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1956年,上海市一位领导宣告:“我国资本最集中的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下列哪一任务()A工商业改造B一五计划C土地改革D人民公社化6、下图中将士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奔赴前线参加()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渡江作战D抗美援朝战争二、非选择题13、材料一窃(表示自己)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国君、皇帝)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国家的各种政务)也国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安定强盛)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述了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即通过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基本政治主张。
(2)与康有为相比,孙中山思想的进步之处是什么?选择题1、观察下图,指出正确选项A直沽在今天天津,临清至东平的一段称会通河B元运河从今天的北京直通杭州和刘家港C元朝的海运主要解决了北粮南运的问题D通惠河指的是直沽到通州的一段运河2、有人从地下挖出一枚古钱币,上有“开元通宝”字样,请你根据尝过的历史知识判断,这枚古钱币铸造于哪个朝代( )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3、中国曾爆发一场以“推翻军阀,统一中国”为口号的革命战争,它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解放战争4、魏源为“师夷第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A《四洲志》B《天演论》C《三国志》D《海国图志》5成立于1966年的战略导弹部队,它所执行任务是()A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封锁B为武力解放台湾做准备C遏制敌人对我国使用核武器,实施核反击D发射卫星等太空飞行器6、国庆节期间小光到以下四个地区旅游,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与其它本个地区的社会制度不同()A深圳B广西C 广东D澳门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乾隆帝在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凭借,依靠)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夷(注:夷批外国人)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断绝衅与争端)之则内个隔(隔离)而构之衅(争端)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攫取不应得的利益)我也,何可得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怎样的政策?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2)根据材料二,清朝统治者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有哪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15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日本的侵略,中、日两国之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发生19世纪90年代,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两次战争的截然不同。
请问:(1)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的战争称作什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的战争称作什么战争?中国战胜的原因是什么?选择题1、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控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2、李明同学在“纪念三大战役60周年”演讲赛中,讲稿中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
“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语句,据此可知他讲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独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4、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军事恫吓的原因是()A朝鲜战争的失败B蒋介石在大陆推动政权C在亚洲实行反共争霸的需要D为了扶植日本,让它东山再起5、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原则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6、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盲目冒进,急于求成对国情认识不足忽视了经济规律苏联单方撕毁合同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
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
全体同学更加激愤。
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材料三五四运动期间,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3)你从材料中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现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人民越来越富裕,国家越来越强大。
请你概括十一由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外交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重大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