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作文 3 篇慢一点作者:李卓妍你是否因为眼前的苟且,而放弃了诗和远方。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些话早已在我们耳中生根发芽,大家都只当这是几句俗语。
可仔细想想,却也不无道理。
旅途上有那么多的美丽风景,为什么不慢慢欣赏而是加快脚步,使自己身心疲倦还看不到美景呢 ?我放下手中的笔,转眼看向窗外,光秃秃的树枝,白茫茫的天,将自己裹得只剩下眼睛的行人咦,什么时候竟已冬天了 ?我自嘲地笑了笑,不禁想到了那个午后 : 我和朋友去买书,回去时,我们即将要坐的公交车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我赶忙追着公交车跑,可朋友却在身后慢悠悠地开口道 : “急什么,后面还有公交车,跑那么快也不嫌累。
”“你不急吗 ?”我疑惑到,“不急,你看。
”她微笑着用手给我指出一个方向,我顺着手指望去眼里便只剩下了震惊 ---- 当时正值秋天,我们面前有一颗大枫树,阳光仿佛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边,叶子上的脉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曾褪去,是我太快了吗 ?所以才看不到真正的风景。
还有一次是暑假,我和父母去看电影。
离电影开始还有十分钟左右,周围的人都开始拿起手机玩,连这几分钟都没有耐心等下去。
电影结束后,片尾曲还没来得及播,工作人员就已经开灯了。
可惜那些精心制作的片尾曲了,不知它们是占了人们多长的时间,是人们太快了吗 ?所以人们习惯将行的部分省略。
最后一次是在麦当劳。
我进去点餐,人很多,只能排队。
可服务员却大声告诉大家可以扫码付款,不用排队。
大家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付起款来。
可我觉得又少了些什么,对了,是过程。
是人们太快了吗?所以人们喜欢直接抵达重点。
生活也是一样,如果走的太快,必然就会忽略眼前美好,而且走得很累,所以,别急着抵达终点,过程,才是关键,琐碎的细节才值得纪念。
慢一点,再慢一点。
小评:小作者通过三个慢镜头,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要靠慢下来、静下来才能感受到。
第一个慢镜头处理得不错,对那片阳光下的的叶子进行了特写,让读者得以体验错过的美。
第二个镜头可以描写动人的片尾曲,让读者在具体美妙的声音面前检省自我。
第三个镜头则可以虚写排队等候的乐趣,体会等不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作者的亮点是反面选材,用快节奏的生活小事串起全篇,美的错失皆因求快,进而得出结论,慢一点,路上才会有风景,过程比终点更重要,琐碎的的细节才值得纪念等观点。
每一个镜头都是前半段记叙描写,结尾议论总结。
具体和抽象相结合。
结构清晰,值得借鉴。
慢一点作者:马一轩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总是快速地走在前面,但也有许多人,只能慢慢在队尾里向前爬。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慢的孩子,无论是思想还是身体。
在幼儿园时,我便因此表现出了与别人的不同。
当别的孩子在园中的空地上玩耍时,我却会因为身体不协调而摔倒。
他们在老师有趣的问题中畅所欲言时,我却时常结巴的连话都说不全。
当他们提出一个个奇思妙想时,我却迟迟无法理解。
这使我性格孤僻,几乎不与别人交流。
也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阴影。
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画自己喜欢的动物。
同学们马上兴奋地拿起画笔大展身手。
这种欢乐的气氛却让我的内心更加不安。
我害怕再一次让老师期待的眼中蒙上失望。
我的双手微微发抖地拿起了画笔,使劲在纸上刻画,我双手的力气依然无法拿稳画笔,即便使出全力,也只是在纸上画下一道歪歪斜斜地线。
我额头不仅渗出汗水,手也早已被汗水浸湿,耳边不断响起同学们作品完成的欢呼声,我更加紧张忙乱,加快了速度,而原本便歪歪的线条变得像扭动的蛇一般。
同学们手上的老虎威风凛凛,小猫天真可爱,但我手中的狗却让人根本认不出来是狗。
我便只能躲在墙角默默流泪。
父母打算带着我去乡下散散心。
我便整日在院子中无聊的转着。
有一天,我突然看见了院子中的水缸里趴着一只乌龟。
青色的仿佛盔甲一般的壳让我一下子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将它从水缸中拿了出来,放在地上,他吃力的向它原来的家爬去。
但它离水缸少说也有十米的距离。
看着这乌龟,我就好像看见了自己一般,平庸,只能永无止境的爬着,永远无法到达光明。
这使我更加悲伤。
第二天,我正准备回家,看见了那只乌龟竟然在水缸里静静躺着。
它一定是一刻不停的努力才爬到这里的。
这只乌龟好像让我明白了,在那之后,我不在去看别人,无论别人有多快,我也坚持着自己的节奏并不断的努力着。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不同,有的人很快就能达到终点,但有的人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
但大可不必着急,慢一点,守护自己内心的那片宁静,按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走,最终也能到达那片光明!小评:看完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仿佛看到一个少年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罩一个壳。
安静地躲在自设的屏障中,怯生生地看着外面兵戈铁马的世界,没有招架之力,更无还手之功。
大人总想要一个自己理想的孩子,希望他高大有力,希望他能文能武。
当鼓励变成了压迫,当期待变成了束缚,你们想要的长大就是一个噩梦。
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的节奏,长大有时只需要一个瞬间,有时却需要一辈子。
确定无疑的是,这件事任何人都帮不了你。
挺立于世的那扇门要自己推开,一次次克服内心的恐惧,直到头顶出现一束光,路是你的了。
轩轩的幸运是他恐惧过、伤心过、迷茫过,但自始至终他静守着自己的节奏,没有被身边的力量过分打扰。
小乌龟的启示,让一个少年找到了存在的信心,变得勇敢坚定。
读这篇文章,就像读一篇少年的完美蜕变史。
喜欢轩轩细腻入微的描写和画龙点睛的议论。
文章落落大方,自然天成。
舒服!慢一点作者:何鸿锐慢一点,它能净化生命的杂质。
慢慢回味,我不就是经历暴雨后那翠绿的春笋吗?那一年,是我叛逆发展最恶劣的时期。
我与父亲斗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对家庭也渐渐冷落了,每天的不愿意回家,不愿意看到父亲那铁蛋似的眼睛,每天他都要像审问犯人那种眼神看着我。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的事了,但可惜,我错了。
每天早晨我去上学,不管怎样,他都会高叫声“慢一点”!我不管这是关心还是叮嘱,我都认为这是一种命令,一种必须执行的命令。
有一天,他依然高叫“慢一点”!我实在忍不住了,小声的嘟囔一句:“烦不烦,我又不是三岁小娃!”没想到他听到了,恨恨地瞪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但我觉得他有冲过来揍我一顿的欲望。
从此,父亲再也不说这句话了,我很高兴,认为他向我屈服了,但我不禁心中一酸,感觉好像少了什么,就像拼图中少了重要的一块。
父亲那时念到初中就不念了,所以他很少在我的作业上指指点点。
我知道,父亲从小就缺少父爱,我的爷爷——他的父亲因为当兵很少回家,这导致自己长大成人之后有足够的能力抚养孩子,给予他最浓厚最纯真的父爱。
有一天,父亲很晚才回家,我也没有注意,回到房间了,当我再一次出来时,我惊呆了,父亲正用着一个冰袋紧紧地按住他的右胳膊时部,他咬着牙,右胳膊青筋暴起不时发出“啊”!那痛苦的呻吟,他右臂关节红肿,不知是伤还是太冷了的缘故。
我大叫一声:“天哪!你那是骨折”!他一听,不高兴,说“小孩子知道什么?快去睡觉”!我固执地大喊:“不能这样下去,你必须得去医院!”他听后,带着怒气说:“不用!不用!说了不用!你咋不听呢!”我还是不信,紧紧地拽着他的胳膊,边走边说:“不行,这样下去会更严重!”我蹬着自行车,他坐在后面。
我们不言不语,来到了医院,我去挂了科,让父亲坐下等我,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给医生问诊了,知道只是轻微小骨错位。
我点头称谢,与父亲一起回家。
这时,已是午夜一点,我与父亲坐在自行车上,我感觉父亲就像一个孩子。
我与父亲不说话,接着我打破那黑夜的沉寂,我说:“坐好,我要加速了。
”他想了想,搂住了我的腰,语气平缓地说:“慢一点,别太快。
”我不知是父亲无意还是有意,但莫名其妙地我流下泪来。
啊!是那久违声音!我盼着你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终于又回来了,温暖着我。
而我那颗冰封已久的心,也渐渐融化了。
这之后就是一串清脆的车铃声从耳边响起如果你感觉不到父爱,那我来告诉你,孩子:父爱永远是埋在石头中那耀眼的二十四克拉,但他也总是默默地等待着你的挖掘。
是啊!慢一点,多么美妙的而圣洁的声音!小评:多年父子成兄弟!儿子长大了,懂得照顾父亲了。
文章以“慢一点”为线索,结构全文。
小时候爸爸对自己说慢一点,自己好不耐烦。
后来,爸爸不说了,自己怅然若失。
再后来,父子共骑,父亲又说慢一点。
失而复得的一句话,成为读懂父爱的最佳契机。
最喜欢的是小作者在表达父子之情时的小心吝啬。
父子之间不像母子之间,有很好的沟通渠道。
母子之间可以借助语言、动作等进行很好的爱意流动。
但父子间常常是隐忍的、含蓄的、沉默的、保留的。
这或许和中国的文化有关,中国人的性格从来都吝于表达。
小作者将这种微妙的感情拿捏的恰到好处。
父亲“恨恨地瞪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我蹬着自行车,他坐在后面。
我们不言不语,”“与父亲坐在自行车上,我感觉父亲就像一个孩子。
我与父亲不说话,”“这之后就是一串清脆的车铃声从耳边响起”沉默是金,沉默里有对抗,沉默里有感激,沉默里有幸福。
一串铃声响起,父子两人消失在夜色中,有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感觉。
接下来发生什么,你们去猜吧。
很多人到这都刹不住,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读者看,但小何同学忍住了,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
男人之间的交流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弯弯绕绕。
文如其人,小何本人也是阳刚稳健,充满男子气概。
只是这篇文章一不小心,还让我看到了男子汉背后的似水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