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的毕业论文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
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
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
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
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
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
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
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只需要一般
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疾病治疗和预后的问题[1]。
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
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
病因素。
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
所以
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开展以整体护理为中心,护理管理为基础的
方案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
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
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挂于病房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
2 生活方式干预
2.1 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
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
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
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
据研究,暴怒、激
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
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2]。
刘向红[3]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
预应用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
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张月华等[4]调查表明,A型行为模式中敌意性行为元素与
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的患病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A型行为的矫正,以及运用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气功等方法放松患者的紧张
情绪,可有效降低血压。
2.2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戒酒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
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 mmHg,舒张压升高
2mmHg,高血压病患病率50%;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 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高血压患病率达100%.针对其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健康教育,如:有饮酒习惯者应限量饮酒,每天白
酒最好不超过50g,节假日或会友时可适量饮用低度酒,已患高血压病者劝其戒酒。
2.3 膳食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压[5]
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摄盐量应在5g以下。
进食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盐中的钠能收缩血管,使小血管壁水肿,细胞外渗透压增高、肢体水肿。
体内水分
经肾排出时,又会随尿液同时排钾、碘、硒等多种元素,使体液
中钾钠比例失调,体内营养代谢失衡。
叶桂芳[6]通过社区调查405例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结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饮食的护理干预,
发现调整饮食结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升高率,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试验表明,对高血压病人每日
食盐量由原来的10.5g降低到4.7~5.8 g,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mmHg.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肥肉、肉皮等,并少吃油
炸食品;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肉、去皮的鸡鸭、淡水鱼;多吃
新鲜蔬菜、水果、高纤维的食物,如黑木耳、荸荠、芹菜、绿豆、香蕉、苹果等。
2.4 大便通畅有助于血压的控制便秘也是高血压患者的
大敌,预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适量
饮水。
2.5 科学饮水对高血压预防有积极作用
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研究证明,硬
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
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
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2.6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
在运动前先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决定自己的运
动种类、强度、频率和持续运动时间。
中老年人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等。
跑步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
因
为跑步使胆固醇不沉积于血管,所以血管弹性增加,不至于硬化;加之练长跑的人心肌纤维增厚,心脏收缩能力加强,并使神经系
统对血液循环器官的调节机能改善,血流的外周阻力降低,使得
在安静时的血压较同年龄的正常人低。
一个人跑步年限越长,则
血压降低也越明显,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治运动疗法。
运动强
度因人而异,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 min
即可,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
而定。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孙国珍。
内科护理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2.
[2]邹新花,赵瑞英。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探
讨[J]。
护理学杂志,2003,18(5):382.
[3]刘向红。
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在社区慢性病
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02,5(1):49.
[4]张月华,卢少萍。
老年人A型行为与心身疾病的关
系[J]。
护理学杂志,2003,18(3):207.
[5]Sacks M S,Svetkey L P,Vollmer W M, et al. 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of reduced dietary sodium and
the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diet [J]。
N Engl J Med,2001,344(1):3.
[6]叶桂芳。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