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违约概率和进行信用评级

计算违约概率和进行信用评级

确定某一合约中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及评定其信用等级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银行通过使用评分卡来做出信用评级。

如其名字所示,评分卡是指一种收集有关公司信息,对其进行核对和整理,并对不同的特性打分的工具。

评分卡不同部分的得分被计算和汇总,并根据评级量表或其他形式转换成信用评级。

借款人的最终信用评级可能完全通过使用评分卡来确定,也可能不完全是这样,但改变其最终评级的过程及依据必须明确。

下面我们分别考察这几个步骤。

1. 收集信息–评分卡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中一些信息始终是财务性的,包括关键的财务比率,例如联动比率,以及销售额与赢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或净利润率。

这些比率将通过对至少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得出。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非财务信息,如帐户质量和行业地位等。

2. 评定得分–对于收集的的每一项数据,将根据预先确定的评级量表确定其数值得分。

点数越高,风险水平越低。

例如联动比率较高的客户得分将低于较低或零联动比率的客户。

这主要是基于我们的如下预期,即高联动率使一家公司的风险加大。

3. 对照信用评级量表–将每个项目的点数相加后,将其与总的评级量表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诸如“BBB”或“AA-”级之类的评级。

较高的评级需要较多的点数。

4. 最终评级–虽然这看起来已经是评级过程的最后一步,但是可能还有充分的理由,使银行根据内部评分卡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进行修订,如上调或下调。

理由之一是标准比较。

内部评分通常根据外部的评级尺度,如标准普尔和穆迪的评级量表,进行调整。

而且,如果上述评级公司也已为借款人评定了信用评级,银行通常可将内部和外部评级进行比较。

如果存在较大的差别,如不在相同的级别,使用外部评级可能更合适。

另外一个理由是在公司的情况发生变化时,这些变化没有在计入评分卡的数字中得到充分反映。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会计年度终期之后发生的财务事件,如资本增加(风险情况有所改观)或新贷款获批或销售前景不佳(增加了风险)等。

这类调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信用评级旨在作为前瞻性手段,衡量未来12个月内的违约概率,而不是机械生成的一个简单概率。

因此,必须记住,财务信息在发布和计入评分卡时,通常已经过时数个月。

因此,使用这些信息做出信用评级必须要慎重。

上述步骤描述了信用评级是如何确定的。

评分卡首先由分析人员或信贷经理填写,但是最终评分将征得独立方,例如信贷审批人员的认可。

在一年中,随着新信息的获得或者发生重大事件,例如并购,监管方面发生变化,或者收到新的财务信息,必须随时对信用等级进行再次评估。

上述四个步骤与信用评级机构使用的步骤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评级机构在做出评级后,接受其评级的公司将向其支付费用。

这是因为,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评级将作为表明公司所发债券风险水平的指标。

公司发行债券总是希望投资者愿意购买。

由于评级机构可以接触大量信息,因而其在评定最准确的信用评级方面具有优势,而银行等外部各方不具备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

然而,信用评级机构在做出评级时收取费用,这意味着它可能失去一定的独立性。

此外,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也可能过时。

评级机构仅在即将发生违约之前,甚至是在发生违约之后才改变信用评级。

但是,当发生某个事件,且这一事件的重要性不能立即显示出来时,如出现并购、接管或利润预警声明,评级机构通常将公司的状态定为所谓“信用关注”或某些类似的评级。

为什么信贷评级十分重要?
传统上,银行并不对客户做出信用评级,而是采用主观的风险衡量办法,例如凭借人为判断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以及在贷款申请获得批准后确定其条款和条件,包括定价。

为客户做出信用评级意味着有可能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更准确地设计信贷产品的结构和定价,同时可以构建资产组合信息并相应地管理组合风险。

因此,信用评级是管理信贷风险、计算预期损失和制定贷款价格时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