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2、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3、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8、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10、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1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6、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7、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1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1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0、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2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3、子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25、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26: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
27、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8、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29、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30、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
3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3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34、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3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6、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39、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40、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