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深度一、总说明(一)、项目名称1、项目名称:2、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3、项目负责人:4、企业主管部门:(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织1、本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承担单位及其资质;2、本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及成员。

(三)、可行性研究概论1、概述(1)改造目标及生产纲领、技术和设备方案、各项生产及配套条件等;(2)总投资及资金来源;(3)经济效益主要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财务外汇成本(或节汇成本),新增销售收入、产值、利润、销售税金、出口创汇等;(4)不确定性分析指标:盈亏平衡及敏感性分析结果;(5)社会效益。

2、结论该项目在技术上、市场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

3、建议如果可行性研究的结论认为该项目存在问题,应提出建议。

二、项目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一)依据1、项目建议书及批准文件包括批准机关、文号、日期及主要结论。

2、其它文件委托单位提供的有关批准文件和资料。

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简要说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及其深度要求。

(二)必要性1、项目的提出是否符合国民经济有关的长远规划、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结构调整发展方向。

2、改造的目的和必要性要从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增加产量、形成经济规模、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原材料、综合利用、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涉及与企业的改革、改组相结合等方面加以说明。

三、承办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概况1、企业简介企业名称、所有性质、隶书关系等情况。

2、厂址概况地址、占地面积、周边单位和环境及有无改造扩建余地、交通运输条件等。

3、物资供应等情况主要原材料、燃料、能源供应的情况,主要协作关系。

4、职工人员情况职工人数及构成、劳动工资、劳动生产力水平等。

5、固定资产现状固定资产原值及净值、建筑面积、厂房面积、装备状况。

6、财务状况(1)基本情况企业近三年的年销售收入、产值、利润总额和税金、出口创汇、换汇成本、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自有资金、银行信用等级等情况。

(2)产品成本状况与改造项目有关的产品生产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产品成本结构),单位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材料、燃料、电力等消耗定额。

7、企业发展规划近期和远期新产品研制、技术改造规划、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问题。

(二)企业产品、生产技术现状与国内外的差距1、生产能力和销售情况企业原设计纲领、现有生产能力、产品结构及水平,近三年的实际产量、销售量和出口量,市场竞争能力等。

2、工艺技术和装备状况企业产品工艺技术装备现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一)国内外市场需求1、国内外市场需求国内外需求预测2、国内外市场供应(1)国内市场供应预测1)现有企业生产能力2)在建和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3)新产品和代用品的生产能力(2)进口量预测1)国家进口量和趋势2)国家对该产品的进口政策:是限制还是鼓励3、销售分析(1)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量预测估算占全国市场需求量与供应量差额的百分比。

(2)企业产品出口预测每年出口量及占全国出口量的比例(3)企业产品内外销比例4、销售规划(1)销售计划分年销售量及内外销比例(2)销售政策产品价格、包装、商标、推销措施等(3)销售收入预测分年的销售收入、注明出口收入外汇金额。

编制销售收入预测表(4)销售费用估算估算单位产品销售费用、全部产品全年销售费用、并注明出口产品所需外汇费用。

编制销售费用预算表。

(二)产品方案论证1、产品方案确定(1)产品方案设想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用途、质量标准和特殊要求,产品包括产成品、商业半成品、副产品等;(2)论述该产品方案选择的理由。

2、产品经济寿命期的预测通过产品销售趋势、相关产品和产品普及率分析等,判断该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淘汰期。

3、产品竞争能力的分析分析产品价格水平、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包装外观等情况,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判断该产品方案的竞争能力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三)、生产规模1、经济规模的确定(1)采用盈亏平衡法选择最低经济规模;(2)采用盈亏区间法确定经济规模范围;2、生产规模的论证(1)市场对生产规模的影响;(2)技术装备对生产规模的影响;(3)资金、原材料、能源供应对生产规模的影响;(4)销售价格对生产规模的影响。

最后确定最佳生产规模3、生产规模的编制确定试生产期、正常生产期的年限和开工率,并计算分年的产量。

五、物料供应及公用设施情况(一)物料供应内容根据生产规划,列出所需求的主要物料清单,质量要求,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单位和来源。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原材料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维修材料、包装材料等;2、配套件元件、器件、半成品、配套件等3、燃料和动力煤、石油、煤气、氧气、氢气等燃料,电力、水、压缩空气等动力。

(二)物料供应平衡1、对矿产资源的评估对矿山、油田等项目,需附有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并对资源的储量、品位、成份及开采条件进行评述,能否满足生产规划需求。

2、对物料供应可靠性的分析(1)主要原材料来源落实情况,距离远近及费用分析;(2)对新材料、新元器件能否满足性能的要求的分析;(3)对外协件的供应条件分析。

3、材料供应费用根据物料需要量、价格、运费和储存费用等,估算正常生产年度物料供应费用(三)所需公共设施的平衡情况六、总体改造方案(一)总图运输方案1、项目范围项目由几个单项工程或几条生产线构成,以及每个单项工程的具体范围。

2、总图运输方案(1)总图运输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厂区占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建筑面积、建筑系数、铁路、道路、管道总长度、利用系统、土方工程量(2)总平面布置图包括厂区划分、建筑物、建筑物位置,主要道路布置等。

画出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3)工程管线布置方案主要工程管线的种类(给排水、供电、供热、压缩空气、弱电管线等),走向和敷设方式等;(4)运输规划方案估算工厂运输总量、运输方式、运输工具、人流、物流走向及仓储设施等的规划。

3、对总体运输方案的论证从工艺流程通畅,技术可靠、生产方便、布置紧凑、经济合理、适应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符合城市规划需求、留有发展余地等方面进行论证。

(二)技术和设备方案1、项目技术目标根据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结合企业的实际条件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明确改造项目的技术目标,包括采用先进标准、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和培训人才,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技术方案选择(1)主要技术方案及论证1)可供选择的几种技术方案的比较技术改造项目应从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三废”治理、改造投资、产品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编制多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采用的新技术要经过技术鉴定,而且经通过工业性试验,证明是成熟技术2)最佳技术方案及其论证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最佳工艺技术方案,绘制工艺技术路线图,并论证该方案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达到投资少、工期短、效益高;技术和设备是否先进、使用和可靠。

(2)技术引进方案1)技术引进内容产品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技术诀窍)、企业管理技术等;2)引进技术的方式许可证贸易(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使用权)、技术服务与咨询、技术合作(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生产、“三来一补”等),成套设备承包、易货贸易、设备租赁、现汇采购设备等方式;论述所选择的引进技术方式的理由。

3)引进方案的比较选择4)引进技术的费用估算技术转让费金额及计算根据,确定支付方式(工次总付、提成、综合支付)3、设备方案的选择(1)设备组合方案的选择1)不同生产环节的设备配套2)生产设备与辅助设备配套3)国内设备与进口设备配套4)原有设备与新增设备配套对上述设备组合方案从技术先进适合、可靠性、综合配套性以及节能和经济原则进行分析和论证,选择最佳方案。

(2)设备清单及其来源1)设备明细表对所选定的设备,要列清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能力、设备来源、价格及用汇等。

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服务性设备、设备备件和易损件等编制设备分类明细表。

2)进口设备方案的选择A、进口设备的理由,是否符合我国进口设备方案的比较;B、可供选择的几个进口设备方案的比较;C、进口国别、地区和厂商的选择;D、引进技术设备清单。

3)国内设备分交和合作制造A、国内设备的选择B、与国外厂商合作制造方案(3)设备费用估算1)估算进口设备费用设备价格(FOB价、CIF价、C&F价)、国外运保费、进口税(关税、增值税、调节税)、外贸代理费、银行手续费、国内运输费、设备安装费等;2)估算国内设备费用设备价格、国内运输费、设备安装费等(三)公用工程设施方案1、公用工程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项工程的设备。

2、必要的生活福利和服务性设施(四)土建工程方案1、土建工程方案及其论证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公用工程的要求,考虑场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对土建工程的要求,确定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建筑造型、建筑标准,以及结构形式、厂房跨度、柱网布置等。

在选择土建工程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充分利用原有厂房和公用设施;(2)建筑物要适应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工艺技术要求。

2、土建工程清单包括场地整理、房屋建筑、室外土建、厂外工程。

3、土建工程投资费用估算包括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等。

(五)对原有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1、利用本企业存量资产改造2、利用其它企业资产重组改造。

七、改造条件和厂址方案(一)拟订建设条件根据项目建议书的要求,拟订改造条件的技术经济指标,以便使厂址选择符合项目的要求。

(二)厂址比较与选择意见1、几个可供选择厂址方案的比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和论证,选择最优方案:(1)技术论证从总图运输靠近原材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以及工程地质、水文、供水供电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2)经济分析从项目总投资和经营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3)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三废”是否得到有效治理,对周围环境是否产生污染和影响。

2、最优厂址方案描述(1)厂址地区及位置描述地区所属、地点、四周环境,画出厂址位置示意图;(2)自然条件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水源、能源等条件;(3)交通运输条件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等条件(4)物料供应条件资源、原材料、燃料、外协件的供应距离(5)市场销售条件工厂距产品主要市场距离,包括出口条件;(6)社会经济条件工厂附近的社会基础设施(城市居民区、商业网点、医院、学校)、“三废”治理条件,国家鼓励投资政策(税收、财务优惠办法等)。

(三)厂址开发费用估算1、征地费用;2、场地开发费用;3、厂外工程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