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保护试题库与答案

植物保护试题库与答案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六、论述题 1. 从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四个方面来论述植物病害的流行。(10 分) 2. 什么叫植物病毒的侵染循环?请举例说明侵染循环与病害防治的关系。(分) 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1.昆虫 2.103.口针 4.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5.温度、湿度 6.细菌 7.阔叶杂草、狭叶杂草 8.气流、雨水、昆虫、人为 三、 1.在病原物种内形态上相同,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他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2.在病程中,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3.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的流行病害。 4.当年出苗、开花、结实并死亡种子繁殖为主的杂草。 5.鼠类的牙齿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6.即专化抗性是质量性状,能抵抗对它无毒性的小种,感染对它有毒的小种,易因小种发生变化而表现为 感病。 7.病原物破坏寄主植物使寄主植物病的能力。 8.烟草花叶病毒。 四、(要点) 1.种植制度;播期、密度、施肥、灌水等;其它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8. TMV 四、简答:(每小题分,共 30 分) 1. 简述人类活动对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2. 什么是齿式?齿式在鼠类的分类中有何重要作用? 3. 简述农田有害植物的为害方式。 4. 简述植物病害的诊断步骤 5. 如何诊断非侵染性病害? 六、论述题 1. 从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四个方面来论述植物病害的流行。(10 分) 2. 什么叫植物病毒的侵染循环?请举例说明侵染循环与病害防治的关系。(分) 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1.昆虫 2.103.口针 4.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5.温度、湿度 6.细菌 7.阔叶杂草、狭叶杂草 8.气流、雨水、昆虫、人为 三、 1.在病原物种内形态上相同,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他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2.在病程中,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3. 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的流行病害。 4. 当年出苗、开花、结实并死亡种子繁殖为主的杂草。 5. 鼠类的牙齿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植物保护试题库与答案
试题套一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 10 分) 1.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2.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3.细菌可直接侵入。() 4.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5.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6.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7.农田杂草繁殖方式多样。() 8.菟丝子为全寄生。() 9.绝大多数种类的害鼠以植物为食。() 10.耐病品种不发病。() 二、填空:(15 分) 1.在病毒的传病介体中,以 最为重要。 2.热钝化温度指病汁液加热处理 min,使病毒失去传染力的最低处理温度。 3.线虫借助 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4.病毒的侵染进程分为① ② ③ ④传播等途径。 5.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① ② 等。 6.“喷菌现象是诊断” 病害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论断技术。 7.按叶形分类,可把杂草分为 和 。 8.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有① 传播、② 传播、③ 传播、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2.热钝化温度指病汁液加热处理 min,使病毒失去传染力的最低处理温度。 3.线虫借助 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4.病毒的侵染进程分为① ② ③ ④传播等途径。 5.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① ② 等。 6.“喷菌现象是诊断” 病害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论断技术。 7.按叶形分类,可把杂草分为 和 。 8.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有① 传播、② 传播、③ 传播、 ④ 传播等途径。 三、解释:(24 分) 1. 生理小种 2. 潜育期 3. 积年流行病害 4. 一年生杂草 5. 齿式 6. 垂直抗性 7. 致病性 8. TMV 四、简答:(每小题分,共 30 分) 1. 简述人类活动对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2. 什么是齿式?齿式在鼠类的分类中有何重要作用? 3. 简述农田有害植物的为害方式。 4. 简述植物病害的诊断步骤 5. 如何诊断非侵染性病害?
③有明显的枯斑、灼伤 ④明显的缺素症 五、(要点) 1. ①寄主 植物方面②病原物方面③环境条件方面④栽培管理方面 2.病害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①越冬越夏:如稻瘟病菌在稻草、种子越冬,要抓稻草、种子处理。 ②传播:稻瘟病为气流传播,要加强测报。 试题套三 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8 分) 1.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 2.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1.昆虫 2.103.口针 4.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5.温度、湿度 6.细菌 7.阔叶杂草、狭叶杂草 8.气流、雨水、昆虫、人为 三、 1.在病原物种内形态上相同,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他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2.在病程中,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3. 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的流行病害。 4. 当年出苗、开花、结实并死亡种子繁殖为主的杂草。 5. 鼠类的牙齿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6. 即专化抗性是质量性状,能抵抗对它无毒性的小种,感染对它有毒的小种,易因小种发生变化而表现 为感病。 7. 病原物破坏寄主植物使寄主植物病的能力。 8. 烟草花叶病毒。 四、(要点) 1. 种植制度;播期、密度、施肥、灌水等;其它 2. 鼠类的牙齿的一定排列方式 1、0、0、3 如褐家鼠 —————— 1、0、0、3 3. 直接为害 ① 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降低农作物产量 ② 降低农产品品质 间接为害 助长病虫发生蔓延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三、解释名词:(18 分) 1.性诱法 2.孤雌生殖 3.被蛹 4.假死性 5.温湿系数 6.食物链 四、计算:(10 分) 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3.1℃,有效积温为 80.7 日度,越冬代成虫于 4 月 20 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 的平均气温为 20℃,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问答:(10 分)
1.如何根据昆虫口器类型来防治害虫?(6 分) 2.为什么防治害虫幼虫主要在 3 龄以前:(10 分)
3.说明年生活史的概念、内容及其应用。(10 分) 4.举例说明害虫天敌种类。(10 分) 5.说明直翅目的主要分类特征。(10 分)
题库 4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 10 分) 1.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2.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3.细菌可直接侵入。() 4.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5.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2.鼠类的牙齿的一定排列方式
1、0、0、3 如褐家鼠 —————— 1、0、0、3
3.直接为害 ①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降低农作物产量 ②降低农产品品质 间接为害 助长病虫发生蔓延 4.田间观察→症状的识别与描述→采样检查→病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诊断结论 5.①病毒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 ②病毒只限于某品种发生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3.昆虫的眼分单眼、复眼两种。 () 4.螳螂前足为开掘足。() 5.昆虫都具有趋光性。() 6.昆虫体壁具有对水的不透性。 () 7.蝇类后翅为平衡棍。() 8.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9.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 10.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 11.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12.有机磷杀虫剂系神经系统毒剂。 () 13.昆虫的迁移和扩散受气流影响大。() 14.蚜虫需高湿环境。 () 15.种是昆虫分类的基本单位。 () 16.铜绿丽金龟具有假死性。() 17.1 年多代的昆虫才世代重叠。 () 18.蛾类昆虫为全变态。() 二、填空:(8 分) 1.根据昆虫趋光性原理,可用诱集害虫。 2.有机磷杀虫剂抑制 活性。 3.已知某地一年的有效积温为 k,某虫完成一代的有效积温为 k1,则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 代。 4.蝽的前翅为 。 5.昆虫的生殖方式主要有:、和 。 6.3 龄幼虫脱皮 次。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6.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7.农田杂草繁殖方式多样。() 8.菟丝子为全寄生。() 9.绝大多数种类的害鼠以植物为食。() 10.耐病品种不发病。() 二、填空:(15 分) 1.在病毒的传病介体中,以 最为重要。 2.热钝化温度指病汁液加热处理 min,使病毒失去传染力的最低处理温度。 3.线虫借助 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4.病毒的侵染进程分为① ② ③ ④传播等途径。 5.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① ② 等。 6.“喷菌现象是诊断” 病害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论断技术。 7.按叶形分类,可把杂草分为 和 。 8.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有① 传播、② 传播、③ 传播、 ④ 传播等途径。 三、解释:(24 分) 1. 生理小种 2. 潜育期 3. 积年流行病害 4. 一年生杂草 5. 齿式 6. 垂直抗性 7. 致病性
样题地址一: /NJTG/class/?.html /thread.php?fid-15.html
4.田间观察→症状的识别与描述→采样检查→病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诊断结论 5.①病毒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 ②病毒只限于某品种发生 ③有明显的枯斑、灼伤 ④明显的缺素症 五、(要点) 1. ①寄主 植物方面②病原物方面③环境条件方面④栽培管理方面 2.病害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① 越冬越夏:如稻瘟病菌在稻草、种子越冬,要抓稻草、种子处理。 ② 传播:稻瘟病为气流传播,要加强测报。 ③初侵染,再侵染,稻瘟病均有,要抓多次防治。 试题套二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 10 分) 1.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2.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3.细菌可直接侵入。() 4.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5.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6.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7.农田杂草繁殖方式多样。() 8.菟丝子为全寄生。() 9.绝大多数种类的害鼠以植物为食。() 10.耐病品种不发病。() 二、填空:(15 分) 1.在病毒的传病介体中,以 最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