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分行;哈尔滨、沈阳、长春、南京、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市分行:为了规范财务预算工作,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结合中国人民银行的实际情况,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财务预算工作,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勤俭办行、增收节支,严格管理,做好分析、加强监控。

第三条财务预算实行全额预算、收支挂钩、明确职权、分级负责的管理办法。

全额预算是指财务收支的所有项目都要编制预算,由上级行核定下达,全面考核。

收支挂钩是指费用核批要与实现收入和盈亏挂钩,超收或增盈减亏给予奖励,减收或减盈增亏予以处罚。

明确职权是指明确划分各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总行对省级分行监督、管理,省级分行对二级分行及县支行的财务预算进行监督、管理。

分级负责是指各级行对本身财务收支的真实必、完整性、合法性负责,下级行对上级行负责。

上级行要对下级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进行检查。

第四条财务预算管理内容包括预算的编制、核批、执行、考核和财务决算、财务检查、财务分析以及资金与财产多缺的处理。

第五条各级行的财务预算工作在行长领导下,由会计部门统一管理,计划部门负责提供资产、负债计划,随时通报各项资金状况及重大货币政策变化情况。

人事、行政、稽核等其他各部门应与会计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第二章财务预算的编制第六条财务预算的编制按照收入到位、支出合理、增收节支、实事求是的要求编制。

第七条财务预算编制的范围包括利息收入、业务收入、利息支出、业务支出、管理费、专项支出、其他支出计划以及利润(亏损)计划。

第八条财务预算编制以下列事项为基本依据:(一)中央银行年度资产负债计划;(二)业务发展的正常需要:包括实施货币政策、发行货币、加强金融监管、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安全保卫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的资金需要;(三)上年度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四)机构、人员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其他可预见的特殊因素。

第九条利息收入计划的编制遵循下列原则:(一)再贷款、再贴现利息收入计划根据再贷款、再贴现上年末余额和本年增减计划,分别匡算全年平均余额后按规定利率计算编制;(二)邮政汇兑利息收入计划根据邮政汇兑资金往来的上年平均借方余额,参照历年增减变化情况,预计本年增减数,匡算全年平均余额后按规定利率计算编制。

(三)专项贷款利息收入计划包括当年利息收入计划和应收未收利息收回计划。

当年利息收入计划根据专项贷款上年末余额和本年预计到期收回数,按照全年平均余额、规定利率和预计的收息率计算编制;应收未收利息收回计划根据上年末余额,按照预计的清收比例计算编制。

第十条业务收入计划按照业务收入各项目,分别根据上年实际数,参照历年增减变化情况,考虑本年增减变化因素后编制。

第十一条利息支出计划的编制遵循下列要求:(一)金融机构利息支出计划根据金融机构准备金、备付金存款、汇出汇款上年末余额和本年增减计划,匡算全年平均余额后,按规定利率计算编制;(二)邮政储蓄利息支出计划根据邮政储蓄转存款上年末余额,参照历年增减趋势,预计本年增减变化情况,匡算全年平均余额后,按照规定利率计算编制;(三)邮政储蓄保值贴息计划根据邮政储蓄3年期以上长期存款到期余额、保值期限和预计的贴补率匡算后编制;(四)特种存款利息支出计划根据本年到期的金融机构特种存款余额和规定的期限、利率计算编制;(五)邮政汇兑利息支出计划根据邮政汇兑资金往来的上年平均贷方余额,参照历年增减情况,预计本年增减变化,匡算全年平均余额后按规定利率计算编制;(六)机关团体利息支出计划根据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上年末余额和历年计息比例,预计本年增减变化情况,匡算全年平均余额后,按计息比例和规定利率计算编制;(七)债券利息支出计划根据本年到期的债券余额,按规定的期限和利率计算编制;(八)贴息支出计划由总行根据国家规定的贴息项目和贴息贷款的增减变化情况计算本年贴息数编制。

第十二条业务支出计划的编制遵循下列要求:(一)货币发行费计划参照历年货币发行、回笼业务的开支情况,根据本年货币调运、保管、销毁任务以及反假等其他相关费用支出合理编制;(二)钞币印制费计划由总行根据年度钞币印制计划编制;(三)安全防卫费计划根据安全保卫的现状和“三防一保”工作的要求,考虑改善和加强发行库安全防卫条件的合理需要编制;(四)邮电费计划参照上年实际数,考虑本年通讯设施的变化情况及业务发展的合理需要编制;(五)电子设备运转费计划根据电子设备数量及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合理需要编制;(六)印刷费计划根据本年度开展各项业务需印制的各种凭证、帐簿和规章制度的合理需要编制;(七)租赁费计划根据目前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办公营业用房的现状,确需向外租用营业办公用房和有关机具设备预计所需支付的租金编制;(八)修理费计划根据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维修计划编制;(九)业务宣传费计划根据宣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法规、新的金融业务需支付的宣传费、广告费,以及购置宣传用品等合理编制;(十)手续费支出计划根据上年实际数,考虑本年金融机构代理业务量的增减变化因素编制;(十一)调研信息费、金银业务支出、证券业务支出、咨询费、其他业务支出计划根据本年预计的合理需要编制。

第十三条管理费计划的编制遵循下列要求:(一)会议费计划根据精简会议,压缩开支的要求编制;(二)差旅费计划根据年度工作需要必须安排的出差计划及差旅费开支标准合理编制;(三)水电取暖费计划根据各行所处的地区差异,按照水电价格与年度水电需求量及冬季取暖的合理需要编制;(四)低值易耗品购置费计划按照加强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原则,根据本年度低值易耗品购置的合理需要编制;(五)职工工资计划根据总行人事部门核定各分行的工资计划,考虑其他工资性开支因素编制;(六)职工福利费计划按上年实际数,考虑职工医疗、职工福利设施等因素的合理需要编制;(七)公杂费计划根据所需办公用品及其他杂项开支的需要,按照节约开支的原则编制;(八)外事费计划根据出访、考察、培训计划,接待外宾来访以及驻外机构经费等的合理需要编制;(九)业务招待费计划根据开展业务活动所必需的业务交际费用的合理需要编制;(十)住房公积金支出计划按照本年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提取比例编制;(十一)劳动保护费、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绿化费、其他管理费计划根据预计全年的合理需要编制。

第十四条专项支出计划的编制遵循下列要求:(一)设备购置费计划根据业务发展所需的必要设备及改善办公条件的合理需要编制;(二)电子设备购置费计划根据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合理需要编制;(三)基建支出计划根据解决营业办公用房、发行库、职工住房、院校基建支出以及零星基建的合理需要和国家规定的标准编制;(四)院校经费支出计划根据行属高等院校教学所需正常经费的合理需要编制;(五)事业费计划由总行根据行属事业单位经费开支的合理需要进行编制。

第十五条其他支出计划的编制遵循下列要求:(一)劳动保险费计划根据离退休职工医药费、异地安家补助费、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在职职工丧葬补助费、抚恤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活动经费等合理需要编制;(二)养老保险统筹支出计划按本年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提取比例编制;(三)税金计划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应纳税种类和国家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及税率计算编制;(四)损失款项各分行年初不编制计划,按处理权限报损后报总行备案;(五)其他支出(帐户)计划根据本年预计的合理需要编制。

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支出计划由各分行按照可能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捐助项目,参照捐助款项的批准权限,本着严格控制、降低开支的原则编制。

自然灾害损失支出年初不编制计划。

第十六条利润(亏损)计划根据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后的差额编制。

第十七条银行学校经费纳入管辖分行费用支出计划。

第十八条财务预算表根据损益表各项目按照上年实际数、本年计划数、本年预计增减数分栏次编制。

第十九条编制财务预算必须编写预算说明书,详细说明上年实际、本年计划及本年增减变化情况等内容,并附资产负债主要项目计划表。

财务预算逐级审核汇总后必须于每年2月底前以行发文报达总行。

第三章财务预算的核批第二十条上级行对下级行报送的财务预算应认真审核,根据需要与可能,在保证业务开展的正常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批复。

总行对省级分行的业务费、管理费按照人事司认可的机构数和正式职工人数,考虑地区差别等特殊因素后核定。

第二十一条财务预算自上而下逐级审核批准下达,在预算下达前,业务支出、管理费和专项支出由省级分行组织所辖分支行按上年正常支出的80%掌握使用。

第二十二条预算指标核批后,如因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及年度不可预计的特殊因素而影响利息收入及利息支出计划的,应向上级行申请调整计划,上级行经核实后可做适当调整。

但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管理费、专项支出计划原则上不做调整。

其他支出超过核定指标需经上级行批准后方可列支。

第四章财务预算的执行第二十三条下级行应严格执行上级行核定的财务收支和利润(亏损)计划。

各项收入必须如实入帐,严禁截留、转移和挪用,严禁虚列支出,严禁私设“小金库”。

应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财务收支计划的完成。

第二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加强收入管理,保证各方面收入的完整,杜绝跑、冒、滴、漏。

再贷款、再贴现、邮政汇兑利息收入必须及时到位,应加强专项贷款当年利息及应收未收利息的收回工作;罚款净收入应如实入帐,罚息计入相应的利息收入帐户中,严禁净收入应如实入帐,罚息计入相应的利息收入帐户中,严禁减免罚款、罚息;附属单位利润必须于年终决算前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损益。

第二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加强利息支出的管理,严禁擅自扩大计息范围、提高计息标准,建立严格的事后监督机制,对于发生的错付的利息,必须查明原因,立即纠正。

第二十六条业务支出、管理费、专项支出的安排应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照顾基层,均衡使用。

第二十七条其他支出科目及该科目下的其他支出帐户必须严格控制在总行核定的指标内。

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支出,各省级分行应严格审批,每笔金额超过20万元的,需要报经总行批准后方可列支。

由于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资金损失,经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审核同意后,需要经总行批准后方可列帐。

第五章财务预算的考核第二十八条财务预算的考核内容包括对利息收入、业务收入、利息支出、业务支出、管理费、专项支出、其他支出及利润(亏损)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