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学习指南(内部资料,仅供参考,请认真结合书本复习)第一章 总论一、内容提要图示:⎪⎪⎪⎪⎪⎪⎪⎪⎪⎪⎪⎪⎪⎪⎪⎪⎪⎪⎪⎩⎪⎪⎪⎪⎪⎪⎪⎪⎪⎪⎪⎪⎪⎪⎪⎪⎪⎪⎪⎨⎧⎪⎪⎩⎪⎪⎨⎧⎩⎨⎧⎪⎪⎪⎪⎩⎪⎪⎪⎪⎨⎧⎪⎪⎩⎪⎪⎨⎧-⎩⎨⎧⎪⎪⎩⎪⎪⎨⎧⎪⎪⎪⎪⎩⎪⎪⎪⎪⎨⎧⎪⎪⎪⎩⎪⎪⎪⎨⎧⎭⎬⎫⎩⎨⎧8.;.;.;.;.;.;.(.38).;.;.(.28.17)(76654(3;2;17;6;5;4;3;)(2;)(15,,:.4311211,:.35.,:.24:.14”“.3”“.2,.13.:22:。
P G F E D C B A P C B A 。
P 、P 。
、、,、。
P ;;)、、。
P 。
P 。
P P ,、、,、、。
P P 。
P 编制会计报表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登记账簿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检查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的方法部分组成的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会计是由会计核算会计的专门方法会计监督分析和考核控制又包括预测算账和报账包括记账会计核算会计的基本职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性支出的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加速折旧等提取坏账准备金法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计量要求原则对会计基本要素确认和重要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原则有用性相关性原则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会计的一般原则算为人民币反映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折以外币结算的企业本位币我国以人民币作为记账货币计量日月日至月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信息向企业内外部提供会计计报表据以按期结账和编制会会计期间会面临破产清算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进行下去动会无限期地持续正常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持续经营空间范围为会计工作规定了活动会计主体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六要素基本要素利润表是程的动态表现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过收入费用基本要素资产负债表是状况的静态表现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负债资产计量的经济活动币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以货是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会计的对象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是指通过会计工作所应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和对象会计的作用的一种价值管理活动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会计是对核算单位发生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意义 二、单选题:1.会计是对各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 )。
P2 A.一种管理工具 B.价值管理活动 C.一个信息系统 D.一种记账技术2.会计主体假设为会计活动规定了( )P4 A.质变范围 B.空间范围 C.量变范围 D.时间范围3.在我国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的( )P5 A .间接依据 B .直接依据 C .原始依据 D .本位币4.一般来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这两个概念( )P5 A.可互相代替 B.互不相关 C.有区别 D.相同5.我国的会计年度是( )P5A .农历五月初一至腊月三十B .公历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C .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D .生产经营周期6、企业应以( )为前提,才能据以按期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
P5 A.持续经营 B.货币计量 C.会计主体 D.会计期间7.货币计量是( )P5 A .基本准则之一 B .会计假设之一 C .具体准则之一 D .会计制度之一8、总分类账户应采用的计量单位是( )P5 A.货币量度 B.实务量度 C.劳动量度 D.其他量度9、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不包括( )P6 A 、客观性 B 、可比性 C 、相关性 D 、配比性10、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 )P6A 、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变动B 、可以随意变动C 、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动D 、可以随意变动,但须经领导批准11、会计核算应当遵循( )原则,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P7A 、可比性原则B 、权责发生制原则C 、谨慎性原则D 、一贯性原则12、计提坏帐准备,体现了会计核算的( )原则。
P7 A 可比性 B.谨慎性 C.实际成本 D.重要性1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P7A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B .会计决算和会计预算C .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 D. 会计核算和会计预测14.( )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
P7 A .会计核算 B .会计检查 C .会计分析 D .填制会计凭证15、会计核算方法在应用时,首要步骤是( )。
P8 A 、设置账户 B 、复式记账 C 、填制和审核凭证 D 、登记账簿16、( )不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P8 A.设置账户 B.登记账簿 C.账产清查 D.编制试算平衡表(P1) 单选题答案:1.B 2.B 3.D 4.C 5.C 6.D 7.B 8.A 9.D 10.C 11.C 12.B 13.A 14.A 15.A 16.D 17.B17.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是( )P8 A.成本 B.成本计算 C.费用 D.分配费用三、填空题1.宋朝总结并广泛采用的四柱结算法是我国古代会计的一大杰出成就,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分别相当于我们今天会计核算中的“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结存”。
P12.明朝“龙门账”中平衡公式“该+进=存+缴”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复式记账法。
该、进、存、缴分别相当于我国今天会计核算中的“业主投资和债务”、“收入”、“财产物资和债权”、“支出”。
P13.1494年,卢卡•巴基阿勒所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的出版,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卢卡•巴基阿勒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会计之父”。
P2*4、会计目标是指通过会计工作所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P35、会计的对象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_经济活动_P36、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可以用___六___个会计要素来表现。
它们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表现,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费用、收入和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态表现,是“损益表”的基本要素。
P4*7、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假定的,所以又称为会计假设,它是对决定会计存在与发展的各种前提条件所作的暂且认定。
P4*8、会计主体是指独立于财产所有者之外的计核算单位。
会计主体假设为会计工作规定了活动的空间范围。
P49、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有所不同,所有的企业法人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企业法人。
P510.会计期间是将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首尾衔接、等间距的期间。
(09.1) 企业应以会计期间为前提,才能据以按期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
P511、在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日期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P5*12、货币计量是对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计量尺度所作的假设,是指会计信息主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并假设币值稳定。
P513、会计核算中除货币计量外,也会涉及到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但只是作为辅助量度使用。
P514、在我国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一种外币作为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P515、客观性原则也称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P5*16、相关性原则也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P5*17、可比性原则也称统一性原则,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是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P618、一致性原则也称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用于同一企业纵向比较。
P6 19.配比性原则就是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合、相互比较。
P6(08.10)20、采用权责发生制,能正确计算产品成本,能客观反映企业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P621、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如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提取坏帐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
P722、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要求会计核算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P723、为了取得当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是收益性支出。
P724.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P7(08.10)25、从会计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和报账,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
P726、会计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
P827、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专门方法。
P8四、双选题1.用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有( )P4 A.收入 B.负债 C.费用 D.资产 E.利润2.不属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有( )P5 A.及时性 B.正确性 C.谨慎性 D.可靠性 E.真实性3.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包括( )P5(08.10) A.客观性 B.相关性 C.实际成本计价 D.谨慎性 E.配比性4、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原则包括()P6 A、可比性 B、配比性 C、一致性 D、谨慎性 E、相关性5、会计核算从其内容看,包括()P7 A.预算 B.分析 C.记账 D.对账 E.结账6、会计的基本职能是()P7 A、核算职能 B、记帐职能 C、临督职能 D、控制职能 E、管理职能(P2) 双选题答案:1.BD 2.BD 3.AB 4.BD 5.BC 6.AC 7.BE 8.BC7、下列( )活动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P7A.预收款项B.确定企业投资方案C.上缴税金D.发放工资E.订立经济合同8.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 )P8(09.1)A .会计审计的方法B .会计分析的方法C .会计检查的方法D .会计实践的方法E .会计处理的方法五、名词解释:1.会计对象:是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P32.会计期间:会计期间也称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上人为地划分为首尾衔接、等间距的期间。
P53.客观性原则:也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P54.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实现的收入。
P7六、简答题:1、什么是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的基本前提主要有哪些? P4-5答:(1)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假定的,所以又称为会计假设,它是对决定会计存在与发展的各种前提条件所作的暂且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