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好家庭演讲稿

五好家庭演讲稿

五好家庭演讲稿第一篇:朋友,你是希望下班回到家,就如同回到了一派春光明媚,夫妻情意绵绵的“桃花源”,还是希望坠入大事没有,小事吵个不休的“多瑙河” ?是希望回到了鸟语花香,夫妻心心相印的“杏花村”,还是希望钻进了一触即发、硝烟弥漫的火药库?是希望回到平平安安、和睦相处的“平安里”,还是跌进夫妻之间爱答不理,闷声不语,冷战升级的“北冰洋” ?我想既然选择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选择了神圣的婚烟殿堂,百分之百的朋友会选择“桃花源”、“杏花村”、“平安里”的,谁也不愿意看到家变成了多恼河、火药库、北冰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可是, 当今的社会现实不容乐观,诸多不和谐的音符笼罩着某些家庭,婚外恋、家庭暴力、家庭经济纠纷、夫妻感情不合、“第三者”插足等现象的频频发生,导致了许多家庭婚烟关系的破裂;不仅如此,更多的家庭还处于亚健康状态,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但家庭矛盾却非常多,两口子就是凑合过日子,真正幸福的并不多。

到底什么样的家庭算是幸福家庭呢?我认为,家庭里面一定是有分工、有合作的,男人是中心、女人是核心。

中心得保护核心、核心要支持中心。

中心是本体,核心是灵魂。

这两个“心” 一定要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不能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家庭处处律动着幸福和谐的音符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被评为“三明市五好文明家庭”的黄国华同志的一家。

黄国华同志全家共有12 口人,上有一位90高龄的老母亲,下有众多晚辈,子孙四世同堂,他和他的妻子俞建英结婚37年来,不仅在工作岗位上是优秀员工,而且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用传统美德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在工作上,他们廉洁治家,爱岗敬业,积极奉献。

俗话说得好:“妻贤夫祸少,子孝夫心宽”,两口子作为中共党员,能够常怀廉洁之心,把好家庭廉政关,算好家庭廉政帐。

俞建英是原市社保公司财务科长,从事人事财务工作35年来,严格执行会计法,遵守财务制度,兢兢业业, 克己奉公,曾两次获省先进工作者表彰、连续八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黄国华同志分别担任过原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从事水利事业工作41年,勤勤恳恳,他所负责全市水政水资源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并且多次评为省级先进单位,他本人曾两次被评为部级先进个人、四次省级先进个人、五次市级优秀党员,是市直党工委党员示范岗人员。

可以说,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在生活上,他们赡养老人,争做子女的楷模。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人之行,莫大于孝”:说的是孝敬是所有美德的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和赡养老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

俞建英是一对老人从小抱养培育成材的,婚后两口子就一直赡养着老人,他们经常对子女说:养父养母应该比亲身父母更要尊重。

当养母72岁碰到车祸在家瘫痪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雇请保姆,俞建英和女儿轮流看护,不言烦不言累、悉心照料、无怨无悔,整整坚持了3年,直到老人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在婆媳之间关系上,俞建英是又当婆婆、又当媳妇,由于公公早逝,她知道婆婆的孤独,除每月按时支付生活费外,每逢佳节都寄礼物,还经常打电话问候关心,通过聊天,知道婆婆的想法和需要,弥补老人内心的孤独。

他们的外甥女武汉大学毕业考上荷兰研究生,寒暑假特地回国看望太姥姥,让她享受天伦之乐。

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夫妻共同生活,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每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先是找一种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听听音乐、看看小说,直到思想冷静,才进行互相交流,求得问题妥善解决,决不把大小问题、矛盾隔夜处理。

做到了家庭大事商量,小事不计较,各自发挥特长,如购置大宗电器由丈夫拍板,零星小事由妻子安排。

每逢节假日,由子女安排各家轮流聚会、加餐,交流思想。

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婆媳之间、连襟之间关系十分亲近。

在待人接物上,他们勤俭节约,邻里团结,热心助人。

由于人口众多,在经济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他们采取“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方法过日子。

在邻里交往中都树立一种“远亲不如近邻”观念。

俞建英是负责社会保险养老基金工作,此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中一个重大养老制度改革,许多问题不为众人所知。

她经常帮邻里办些业务,每次加工资都先告知那些退休的老人,整个街坊邻居都知道有个社保的老大姐。

黄主任也是25幢的楼长,经常做打扫楼梯, 安装过道灯泡等工作,热心履行楼长职责。

黄国华同志的一家是平凡、幸福的一家,更是和谐的一家。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黄国华同志这样的和谐的家庭最终构成了我们和谐的社会。

把小家搞好,也正是对国家做出的莫大的贡献。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黄国华同志的事迹正是说明了只有用传统美德来约束我们的内心,用文明新风来建设和谐家庭,才能真正做到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用文明新风营造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彼此在工作上多一份支持、少一份拖累,在感情上多一份温暖、少一份冷漠,在生活上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埋怨,使家成为和谐亲情的温馨港湾;让我们以德治家,文明立家,知识兴家,勤劳富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使家成为春光荡漾、情意绵绵的“桃花源”、“杏花村”;让我们大力开展道德进家,文化进家,法律进家,健康进家的活动,弘扬道德新风,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新亮点,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平台。

就让我们高举道德的火炬,扬起文明的风帆,共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共创无限美好的明天!第二篇:五好家庭黄林霞,女,党员,现年30岁,本科学历,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20XX年毕业至今,一直在任教数学及音乐学科。

丈夫王子子,本科学历.谈起王子子,黄林霞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他们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传统之家,成家几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一、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作为一名苍耳王小学的骨干教师,黄林霞同志一贯坚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接人待物热情周到、助人为乐,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爱心捐款,救助弱势群体。

在学校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对待工作和家庭做到协调兼顾、业绩突出。

连年任教毕业班数学及音乐的教学、在任期间所带班级小考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甘谷县第十六届县人大代表。

汪维东在单位是业务能手,技术尖子,工作兢兢业业,不出差错,不犯错误,多次荣获市局嘉奖。

二、对双方老人能做到一视同仁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黄林霞家中更是表现得细致入微。

黄林霞结婚后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有一次患病住院,丈夫汪维东由于工作忙, 照顾婆婆的任务就落在黄林霞一人身上,白天除了上班,家里做家务,晚上还要到医院护理,有一次因为太累,雷林霞趴在婆婆的床头睡着了,同病房的都夸她是好媳妇,她却总说:“这是应该的”。

她精心照顾公婆的饮食起居,婆媳关系十分和睦,亲如母女。

黄林霞工作比较辛苦,早晨六点半到学校,晚上近八点回家,几乎没时间在家与家人交流,因而一有放假的机会,就会主动地洗衣、煮饭,让两位老人歇歇。

而他母亲知道黄林霞工作辛苦,总是很痛爱地说“还是让我来吧,你难得休息的。

”这个家庭时时处处洋溢着关爱之情。

王子子的父亲王步云,也是一名老教师,他工作多年,不仅在工作上做好传帮带,还在师德师风上教育黄林霞和王子子,处处做子女的典范和榜样。

接孙子上学下学基本上是他的任务,加上王子子的母亲一日三餐等后勤保障,真正使王子子和黄林霞工作和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王子子的奶奶已近九十岁的高龄,身体还很健康,自己还经常锻炼,他们还经常关心子女、晚辈诸如不要感冒等等很多关心的话。

长辈乐观的心态时时感染和激励着晚辈努力工作。

三、对子女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和延续,他们夫妇始终把对儿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为了使儿子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而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

黄林霞和丈夫工作忙,但依然抽时间来陪伴儿子,而且他们还身先士卒,要求儿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行动教育着儿子, 感染着儿子。

儿子王翰宇在甘谷一幼上小班,从上幼儿园第一天起,表现一直很好,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喜欢。

在20XX年冬季亲子运动会中王翰宇家庭获得了第一名。

常言说的好“家和万事兴”,黄林霞家之所以和睦,总结起来就是做到了“真诚待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确实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五好文明家庭”!第三篇:五好家庭首先我要说的是:感谢各位领导,能够获得“五好家庭” 荣誉称号,我感到非常荣幸。

很多人羡慕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夫妻和睦,孩子争气。

其实,每个幸福的家庭也都是需要用心来经营的。

我与丈夫从相识到结婚己经快25年了。

说实在的,25年风风雨雨,俩人能够携手一起走过来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生活中也有过磕磕碰碰,坎坎坷坷。

作为一个女人,在家里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辛劳远比想象的要重、要多。

遇到困难,发生矛盾时,自己也曾苦恼过,痛苦过。

甚至也曾有过要逃岀围城的念头。

但是,我们夫妻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对工作、对父母、对子女、对家庭都有比较强的责任心。

因为这个责任心,我们自己在单位争做优秀职工,在家庭做称职一员,在社会做文明公民,追求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

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认认真真地作好每一件事,不求自己有多少功名利禄,只求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从古至今我国流传的“孝事”有很多,都成为千古美谈。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安享幸福,颐养天年,不仅是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承,家庭和睦的源泉,更是社会和谐的纽带。

在我们这个家,孝敬父母是我们夫妻共同的愿望。

平时在家里,我们都主动尽可能多地承担起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责任,因为丈夫是家里的独子,公公婆婆没有任何经济,生活也全靠子女负担,婚后几十年来,我们对双方的老人从来都是相敬如宾, 从没有因为家里的琐事与老人红个一次脸,绊个半句嘴。

作为媳妇,我对公公婆婆的好在亲戚朋友中那是有口皆碑的。

我总想,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而我本人因为离家远,因为工作忙,却总是少有时间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内心里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太多,总想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好好地尽点自己的孝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