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设备采购产品构成的建议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需继续投资建设PC新工厂,结合本人从阿尔法PC工厂立项建厂到目前满负荷运营,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下面就从工厂建设、设备采购、产品构成、产品质量、成本、工期控制等这四方面谈下个人的一点意见及建议:
一、工厂建设
█ 1. 哪些行业企业或者集团适合投资建设PC工厂
投资一个150亩地左右的标准工厂,算上土地、各种设备、办公及配套在国内需要1.5亿-2.5亿左右(国产设备),如果土地价格高,可能成本还要上升;并且还要涉及人员、技术、市场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是否投资建设一个PC工厂,各个企业还是非常慎重。
就目前国内的整个形势来看,还是像我们飞彪建设这样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是我们投资建设的主流,尤其一些特级企业,具备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施工建设的全产业链能力,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单纯的预制构件工厂,没有政府项目或自身建设业务,靠承接订单经营单一企业,不仅仅是现在,起码两到三年内生存都会比较困难——“无EPC,不PC”。
█ 2. 工厂建设的规模到底要有多大
个人认为应以公司能力定规模、应以市场定规模、应以当地
发展情况定规模。
在选择土地的时候适当考虑未来的拓展空间,如果市场订单不确定,一期可以考虑只上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但要考虑足够的发展空间。
█ 3. 工厂的人员管理情况
目前已经建成的这些工厂有几个问题尤为突出,行业间专业管理人员匮乏,挖角情况严重、真正从事过大面积生产的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少、管理人员薪资较高、工人流动性很大、设备维护情况很差。
因此,个人建议工厂的管理者最好不要找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而应该从工厂角度出发,挖掘一些其他类型工厂的管理人员,比如像天业通联等一些精加工工厂、设备、精密仪器工厂等等,只要是原来从事的是相应对管理要求比较严格的工厂就可以。
因为我们原来从事的建筑业从管理到流程再到产品都比这些工厂的要求要粗放的多,我们现在建设的是一个工厂,就一定要从工厂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问题,从人员工资、管理体系、产品体系、设备维护等等诸多方面。
█ 4.工厂建设规划布局
1、根据已有地块进行厂区初步规划及布局;
2、如果是既有厂房,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并配合现有厂房进行厂区布局;
3、对厂房面积及跨度进行规划;
4、对厂区堆场面积进行规划;
5、办公楼、宿舍楼、食堂规划;
6、提供建厂初步投资费用估算;
7、提供厂区规划的平面图及效果图;
根据产能需求及生产方式为甲方提供初步生产线设计、工艺节拍及设备配置等方案。
8、依据产品种类提供生产工艺流程图;
9、依据产品种类设计生产线工艺形式(包括混合式生产线、外墙板生产线、内墙板生产线、叠合板生产线、固定模台生产线);
10、设计生产线的尺寸及在车间内的布局;
11、确定厂区整体规划及布局;
12、合理规划厂区内人流、物流及运输路线。
二、设备采购
█ 1. 在设备采购方面存在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工厂的建设投资方在前期对工厂规划、立项、环评等等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在设备采购方面重视程度相应不够。
就阿尔法设备采购而言,在工厂建设前期投入大量精力和人力、物力,工厂真正开工建设了,开始采购设备的时候对市场和设备性能要求理解都不够,像搅拌站定制的不是品牌设备不是双机组,遇到检修就得停产。
蒸汽锅炉吨位偏小无法满足最高量产、起重设备配备不足等问题。
虽然也有招投标程序,但流于表面,导致现在很多工厂的设备运营情况并不良好。
█ 2. 对设备的精度、精细化程度、售后服务等方面普遍要求过低
我们PC生产线的成套设备具备了一些重型设备、特种设备、定制设备等诸多特质,这些对我们PC生产线设备的供应商的能力其实要求很高。
这些设备供应商要有强大的研发团队、高精尖的设备加工制造能力、高素质的生产和售后服务团队、充沛的原材料库存能力乃至很强的资金实力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工
厂工艺设计、高质量的成套设备、快速及时的设备安装和调试以及放心的售后服务。
三、产品构成
█ 1. 生产哪些门类的预制构件也一直是困扰投资者的问题
混凝土预制构件目前分为三大类,交通轨道类:包含盾构管片、地铁轨枕等;PC预制构件类:包含墙板类(剪力墙结构)、梁柱类(框架结构)、预应力等;市政类:管廊、市政用步道砖、路缘石等。
很多投资者希望一个工厂生产的门类种类越多越好,设备的公用性越高越好,厂房的宽度、养护等各种条件能满足的越全越好。
这些是最让工艺设计者头疼的,大而全的工厂其实不存在,技术人员研发方向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包含养护条件、制造工艺等)、起吊重量、市场销售方向等等诸多的不同,因此,建议工厂的设计最好还是分门别类的进行。
█ 2. 单独的PC预制工厂生产线如何按种类安放
PC预制工厂所有的生产种类包含:外墙板(带保温层)、内墙板、叠合楼板、空调板、女儿墙等,这些产品是能够直接用生产线生产的,还包含阳台、飘窗、梁、柱、PCF板等需要在固定模台生产的产品;在一线城市,由于对外饰面需求较高,同时框架、框剪类房建比较多,因此,建议客户只需上叠合板生产线,增大固定模台数量,生产外墙类产品;其他以剪力墙为主的地区
还是以外墙板综合生产线为主,根据需求添加内墙及叠合板生产线。
█ 3. 预制率及预制构件产品的关系
目前,很多地市建设局和政府机构相应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预制率的问题。
各地政府目前的主推的预制率都要求达到或者超过20%,同时很多地区也鼓励和推广叠合楼板和楼梯在实际项目中的率先应用。
个人希望这两项政策能够结合起来推广,因为叠合板和楼梯的预制率达不到20%,如果要达到或超过这个预制率,就必须要上一些其他产品(最好是外墙),这对于预制构件企业的生存发展十分重要。
如果仅仅是要求推广叠合楼板和楼梯,对于现有的PC工厂其实不利,因为叠合楼板和楼梯的技术含量低,场地需求面积少,设备需求也不高,在追求低成本的要求下必然会造成产品质量相对低下,同时叠合楼板和楼梯的安装在以现浇为主体的房建中也不占据优势,对建筑产业化的前期推广并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质量、产本、工期、安全生产控制
█ 1. 预制构件工厂质量控制
a拆分设计:设计标准化与个性化矛盾突出,深化优化设计不够,与生产安装脱节;
b原材料: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c配件:吊装埋件、拉结件缺检验评价依据;
d砼质量:单体体量小、浇筑时间长、工作性能指标难统一;e模台模具侧模:笨重、自动拆装难度大、形位误差控制难;f过成控制:钢筋复杂、套筒定位精度、拉结件连接质量、保温g材料布设、整齐养护控制、脱模;
h存储:堆放形式、变形与裂缝控制。
█ 2. 预制构件工厂成本控制
预制构件厂按项目核算成本:目前青年周转公寓项目和刘马坊、孤家子片区棚改项目预制率均超过50%。
构件折合成建筑面积每平米能够实现利润205.5元。
(销售构件合同价为:685元/㎡,工厂实际生产成本为:479.5元/㎡,企业实现利润205.5元)
实际工厂成本控制主要抓好一下六各方面:
a主材消耗控制
b辅材消耗控制
c蒸养费用控制
d人工成本控制
e设备保养维修成本控制
f日常固定费用控制
█ 3. 预制构件工厂工期控制
a订单控制:产品品种匹配、交货期;
b生产计划控制:多项目协同、安装工期调整(提前、延期)对策、模具数量与工期;
c库存、运输控制:工厂场地、现场场地、物流。
█ 4. 预制构件工厂安全生产
a人员培训、上岗证管理
b起重吊装:吊钉、吊索具、行车风速控制、碰创挤压;
c储存码放
d机电管理
秦皇岛阿尔法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文权
2017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