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答(自己整理)高鸿业第五版————————————————————————————————作者:————————————————————————————————日期: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条件):理性人假定和完全信息假定p142.简答:什么是需求?P16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3.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p16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④关于消费者的偏好⑤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4.需求定理p18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5.什么是供给p18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6.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p19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②关于生产的成本③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④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⑤关于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7.供给定理p20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8.简答: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p22①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②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由需求变动所引起的这种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需求数量都增加或者都减少了。
9.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p23①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②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许下的位置发生移动。
10.供求定理p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反向的变动。
1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p31①富有弹性,由于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
②缺乏弹性,由于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于价格的反应欠敏感。
③单一弹性或单元弹性,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刚好相等。
④完全弹性,只要价格有一个微小的上升,就会使无穷大的需求量一下子减少为零。
也就是说,相对于无穷小的价格变化率,需求量的变化率是无穷大的。
⑤完全无弹性,对于垂直的需求曲线来说,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的变化量总是为零。
12.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p38 *见书中表格13.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①商品的可替代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补充:若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为负值则为互补关系,为零,则无关系14.最高限价p46论述简答概念:最高限价也称限制价格。
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最高限价下的供不应求会导致市场上消费者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又不得不采取配给的方法来分配产品。
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15.最低限价p47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
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
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是一些西方火箭所普遍采取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15.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p47论述:谷贱伤农:谷贱:农业丰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
(伤农)效应论16.效用论对企业决策的作用p57①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而可以制定出在不同时期的正确的产量决策,避免产品积压和滞销,并及时推陈出新,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建立和保持与消费者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结构。
②利用商品最佳组合原理,准确分析消费者收入水平,心理偏好及本企业条件有助于正确制定相关产品价格产品,以不同质量,不同档次,不同价格的产品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17.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说明需求曲线的推导p57①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在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推导出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而且说明了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点。
②:(1)序数效用论是利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为分析工具,通过考察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得到一组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均衡点来推导出需求曲线的。
(2)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处,均衡条件是,使用上述均衡点的获得方法,不断变化X1的价格,则可以找到相应的均衡点,也就可以找到在这一价格水平下所对应的消费量。
将价格和消费量的对应值表示在相应的坐标平面内,即为需求曲线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
同时,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18.为什么钻石比水贵p64①基数效用论者在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推导出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而且说明了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点。
②钻石数量少,所以边际效用比较大19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p68①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远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②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不会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无差异曲线不仅是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这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9.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罗斯福连任三届)解答概念p69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补充:边际效用递减,举例子.见书中p6020.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P80 论述21.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p85 *生产论22.短期经营长期规划(短期和长期的区别) p104简答: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2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07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见书中图24.扩展线的经济意义P120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扩展或收缩生产时所必须遵循的路线。
25.规模报酬与边际报酬的区别p121 &边际报酬(短期分析):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动所引起的产出量的变动。
规模报酬(长期分析):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同时发生变动所引起的产出量的变动。
26.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p127 p143内在经济的原因:①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提高管理水平④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⑤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有优势内在不经济原因:①管理效率的降低②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成本论27.显成本和隐成本p128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企业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28.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3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29.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p142 27题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
3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简答P143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如果擦很难公司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了,则是企业的外在不经济。
从而给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生产带来困难。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32. 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