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倒装句
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By group 6 thanks
B、唯余马首是瞻。
C、时不我待。
D、马之千里者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 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 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何以战?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项王项伯东向坐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对)己]参省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用)孝悌之义]申之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以(把)事]具告
结论: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 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 语里有些则置后。
标志: 动词+“于”或“以”、“乎” +宾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
南。 [于 (在)河北]作战、[于 (在) 河南]作战
1、何以战?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 向东
1、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安”、 “孰”、“谁”等作介词宾语时,宾语前 置。
3、介词宾语是方位名词,放介词前。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 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见
结论三:用 “唯……是”或“之”把宾 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 么实在意义。
2、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
是(B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3、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
句是( D )
A、何陋之有?
是( C)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唯命是从 4、唯利是图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2、夫晋,何厌之有? 有何厌 3、唯命是从 唯从命 4、唯利是图 唯图利
结论四:“见”字解释为“动作行 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这时“见”是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 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结论五: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 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 “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
2.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否定词
①忌不自信。
不信自 :不、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未有之
弗、未 、非、
不欺余 否、毋
、无、
莫
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 前置。
1、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
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 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 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一、宾语前置
谓(动)── 宾 介词 ── 宾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问女何所思?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操何 疑问代词:谁、
②沛公安在?
在安 何、奚、曷、胡
③问女何所思? 思何 、孰、安、焉等
句式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
操”“在”“思”的宾语。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结论: 中心词+ 数量词
定语后置句小结
1、中心语+定语+者 2、中心语+之+定语+者 3、中心语+之+定语 4、中心语+数量词(作定语)
翻译注意: 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三、状语后置
状语 ── 中心词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从)蓝]取之、 [于(比 )蓝]青
四、主谓倒置
主语 ── 谓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2、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 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结论:
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 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 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 、疑问句居多。
课堂小结
小结
宾语前置句的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常
3.以“是”、“之”为标志的 宾语前置。 见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代词、方位词
做介词宾语)
需
5.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 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要 注 意
的
二、定语后置
定语 ── 中心词
专题复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
倒装句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题型:选择题和翻译题 能力等级:B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特点。 2、根据倒装句的特点能区分文言
倒装句并进行翻译。
记一记: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补>─ (定)宾
口诀: 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 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
②遂与秦王会渑池。 ③得璧,传之美人。
[于 (在)渑池] 会见
[于(给)]美 人
结论:
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 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 ”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 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小结:状语后置有两种类型
1.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 ①“于” • ②“以” • ③“乎” 2.介词省略的状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马之千里者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千里之马 铿然有声之石
结论: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高之庙堂、远之江湖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结论: 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尝遗余核舟一。 一(只)核舟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十二(头)牛 ③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与亚父。 一双白璧、一双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