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机房UPS增容和电源改造项目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

中心机房UPS增容和电源改造项目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

中心机房UPS增容和电源改造项目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一)配置清单
(二)技术要求
1.1 UPS电源系统主机
*不间断电源应该是一种能够实现N+1的冗余能力的可伸缩阵列结构,在一个19英寸42U 黑色机柜内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至多可扩充至10个16kW/16kVA的功率模块,主机容量必须最大可扩容至160KVA;并采用N+1冗余配置;模块具有热插拔功能。

*单个功率模块功率应不低于16KW/16KVA,且应具备全载能力即KW=KVA
*主机系统除模块独立控制系统外,全机主控制部分必须采用独立控制模块完成(非功模块内置),系统内须同时具备一主一备两个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独立安装于柜式系统内,并可随时热更换。

*主备控制模块电源供电应采用独立电源卡完成,电源卡独立安装于系统内可随时抽出更换。

*系统须具备静态保护旁路,静态保护旁路须以独立模块型式安装于柜式系统内,可随时抽出进行维护。

*系统须在外部配置手动维修旁路系统,手动维修旁路系统必须为原厂提供,带通信接口以全面监控外部组件的运行情况。

*为保证与原有系统电池组的兼容性并可实现电池组的应急互换,新购UPS的电池母线电压必须为192V*2(正负双组16节电池)。

支持标准后备时间的电池模块;LCD显示面板等;
这种结构允许用户自行增加或减少功率模块,而功率模块则是采用双变换技术并具有输入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

1.1.1 运行模式
*系统的拓扑结构应为双变换-在线式,无论在一个机柜内安装有几个16kW/16kVA功率模块,这些模块均应能够统一的被操作于以下运行模式:
a) 正常运行:所有模块的整流器单元并联运行,将输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保持电
池组的浮充电,所有的逆变器单元则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清洁、连续的高质量交流电输出;
b) 市电故障:在检测到市电故障的条件下,整流器能够自动的将直流母线与交流输入相
隔离,同时,电池组进入放电状态,由逆变器保证负载的连续运行;一旦市电恢复, UPS 能够在不需要用户干涉的条件下,自动恢复到刚才提到的正常运行模式;
c ) 紧急状态:当出现输出故障或其它外部过载之类的情况时,负载将被快速的切换至
自动静态旁路,对于具备冗余能力的系统,如果仅由于单个功率模块故障,则不应切换至自动静态旁路;
d ) 手动维修旁路:完整的UPS应包含一个手动维修旁路开关(MBS),以便于在需要进行紧急的维修以及维护过程中安全的将功率模块旁路。

1.1.2 组成部分-整流器
a)每个功率模块的整流器应采用IGBT器件制造,同时具有输入功率因数校整功能(PFC);
b)直流母线标称电压为192Vdc
c)为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当电池温度偏离最佳使用温度25C时,整流器输出必须
具有电池充电电压-温度补偿功能,具体补偿量为:温度高于20C,-320mV/C;
温度低于20C,0mV/C;
d)整流器输出直流纹波小于额定直流电压1% 或等同于无电池连接状态时指标;
e)系统输入功率因数满足 > 0.95(50%负载)、 > 0.99(100%负载),同时整流器电流
波形为经过调整的正弦波
f)应使用基于脉宽调制技术(PWM)的电流调整方式,UPS控制系统应采用DSP控制技术;
g)整流器输入电流谐波失真 (THD) < 6% (100% 负载).
h)输入电压范围为标称电压 -20% to +10%
i)典型的电池回充时间符合 IEEE485
1.1.3 组成部分-逆变器
a)*逆变器功率器件应采用快速 IGBT 模块
b)逆变器采用脉宽调制方式(PWM)控制;并使用DSP控制技术;
c)*逆变器提供全功率输出能力,满足 kW = kVA;避免使用附加输出功率因数调整装
置;
d)标准输出电压为: 380/220V 或 400/230V 或 415/240V, 3相, 50Hz, 五线制;
e)逆变器效率不低于 95%(满载).
f)输出电压总谐波失真:
< 2% (100%线性负载)
< 5% for 计算机类非线性负载( EN50091-3/IEC 62040-3);
g)输出电压精度:
i. 静态输出电压波动范围 : < 1%. 100%线性或非线性负载
ii. 动态电压范围 : <5% 100% 负载突变.
h)输出频率:50/60Hz (晶振运行)
i)*输出电流峰值因数:无限制,但能够由UPS设备调整至2.7以内;
j)具备紧急关机功能(EPO),不包含墙壁安装开关与线缆。

*UPS要求能够自动监测功率模块的增加和拔除;
1.1.4 静态开关
a)静态开关应该采用全功率可控硅(SCRs)器件,不允许采用小功率静态可控硅并联
交流接触器方式;
b)静态旁路组件安装于19英寸机柜中(与功率/电池模块同一机柜),并能单独抽出
进行维护;具备热插拔功能
c)如果在10分钟的周期内,负载在逆变器与静态旁路之间的频繁切换超过10次以上,
UPS应能够自动将负载锁定在静态旁路上,并且发出相应告警;
d)*静态旁路满足过载125%长期运行
1.1.5 系统控制
a)UPS内部控制系统的供电必须具有冗余,任何单路的供电电路发生故障不允许影响整
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该供电电路也能够热插拔,以实现在线的维修能力;
b)整个UPS系统的控制模块具有冗余备份,单个控制模块故障不影响整套Ups设备的
正常运行;所有控制模块可在线热更换;
1.1.6 通讯与管理
通过与网络相连的网络管理卡,UPS能够在电池运行状态下安全的关闭1台或多台运行的服务器(TCP/IP以太网络);
远程UPS监视
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UPS的远程监视:
1、Web方式:能够通过网络浏览器(例如Internet Explorer 或 Netscape Navigator)
实现UPS的远程监视;
2、RS232方式:能够通过RS232电缆或继电器信号实现UPS的远程监视;
3、UPS制造商应能够以下多种操作平台上实现安全关闭功能和远程监视功能:
a.Microsoft Windows 3.1, 3.11
b.Microsoft Windows 95
c.Microsoft Windows NT
d.OS/2
e.IBM AIX
f.HP-UX
1.1.7机械
*UPS的功率模块和电池模块安装于标准的19英寸机柜内;
其具体尺寸规格如下:
a)表面静电喷塑:黑色
b)防护等级:IP20
c)设备移动能力:标准配置底部脚轮
d)设备壳体材质:冷轧钢板
e)线缆接口:底部
f)尺寸:2068x597x871mm
1.2外配电池参数
(三)硬件标准、环境和安全
3.1 硬件标准
所有设备必须符合计算机及通信专业相关国家、国际标准,如采用工业标准或厂家自定标准,必须在建议书中明确指出。

卖方应指出任何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及建议的修正办法。

3.2 环境和安全
a)运行环境温度:32 to 104 F (0 to 40C)
b)储存温度:-58 to 113 F (-15 to 45C)
c)运行高度:海拔 0 to 3333 英尺 (0 to 1000m)
d)储运高度:0 to 50000 英尺 (0 to 15000m)
e)相对湿度:0~95% (不结露)
f)运行噪音:(距离1米处)
i.70dBA (100% 负载)
ii.62dBA (70% 负载)
(四)设备完备性
卖方根据本方案书要求提出的方案及设备配置,必须能完成网络测试要求的功能,不存在其它附件的短缺,否则投标人须在两周内免费补齐所缺设备。

(五)技术文檔
卖方应提供硬设备的主要技术数据(包括随机提供数据和用户须购买的数据)。

卖方应根据招标方网络环境提供详细的测试方案以及各测试项目的具体合格指针值。

卖方应提供全面详细的中文用户操作指南和维护、故障检测手册。

注:上文加*号部分中标方须在预中标后三个工作日内安排UPS样机或相应现场环境进行技术性能及UPS 结构组成验证,以保证完全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