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务劳动一

家务劳动一

走进家务劳动活动方案
(一)课题产生背景
本主题活动的选择,是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兼顾原有的劳动教育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实际现状等多方面的考虑而综合设计的,具体说明如下:
1.回顾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从学生课题选择的内容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内容与研究性学习有关,其次也有部分内容涉及到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块却还是一片空白。

2.纵观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的家务劳动观念簿弱,很多自己的事都不能自己做,而且常常把成人的帮忙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对家庭缺乏一种责任感意识。

3.从原有的劳动教育内容来看,学做家务劳动特别是学习制作一些烹饪方面的简单知识和技能也一直是深受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内容。

4.从“充分运用导师资源”角度出发,我们在以往的经验中发现:孩子一般在活动初期对聘请“导师”都很热心,但在活动中却常常忽视“导师”资源,有的甚至似乎忘记了“导师”的存在,而导师们也不知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走进家务劳动课题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导
师”意识,另一方面也希望家长能体验一下当“导师”的感受,真正过一把“导师”瘾。

为此,我们特地设计了本次以家务劳动为切入口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期望: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在家务劳动能力、自我服务意识、家庭责任感、小组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运用导师资源等方面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二)活动方案设计
学做简单的饭菜教案
(1)知识目标
● 通过对家务劳动的调查活动,了解在日常劳动中,哪些劳动是属于家务劳动?
● 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 学会做一道有自己创意的“凉拌菜”。

(2)能力目标
● 通过“练一练”、“露一手”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意识及能力。

● 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交往、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 通过调查,体会大人劳动的辛苦,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3.教学准备
(1)调查统计表。

(2)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工具。

4.活动内容
(1)哪些劳动属于家务劳动?
(2)跟踪调查:妈妈一天的家务劳动。

(3)校园调查:一周中你做哪些家务劳动?
(4)练一练:学做家务劳动。

● 学会用洗衣机洗衣物;
● 学会拣菜、洗菜;
● 学会做饭、做菜;
● 学会整理房间;
(5)露一手:“学做一道有创意的凉拌菜”;“今天我当家”。

(6)交流收获与感受。

5.课时安排
大约16——18课时
6.活动设计
(1)哪些劳动属于家务劳动?
●学生讨论:◆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你认为哪些劳动属于家务劳动?
◆ 你会做哪些家务劳动?
◆ 你计算过妈妈(或他人)一天中花在做家务劳动上的时间有多少?◆ 假如你们家没有人做家务,请你想一想,一段时间下来,你们家会是什么样子?(请把你的想象画下来)
◆ 你准备怎样来做“走进家务劳动”这个课题?
●制定计划:◆ 小组讨论。

◆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个人计划。

(2)跟踪调查:妈妈(或他人)一天的家务劳动
●利用课余时间跟踪家里某一人一天的家务劳动。

●计算一周中家务劳动平均每天花费的时间。

●制订一份科学的家务劳动时间表。

●写一份跟踪调查小报告。

(3)校园调查:一周中你做哪些家务劳动?
●利用课余时间在四、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一周中你做了哪些家务劳动?”的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表你的见解。

●小组交流。

(4)练一练:学做家务劳动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做几种简单的家务劳动,例如:用洗衣机洗衣、洗鞋子、洗书包、拣菜、叠衣服、凉晒衣服、整理床铺、整理房间等。

●交流学做家务的感受。

●活动汇报:“我有一双小小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谈谈:学做家务的体验与感受
●实践活动:“今天我当家”
(5)露一手:“学做一道凉拌菜”
●学生自己设计一道凉拌菜。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亲自制作一道凉拌菜。

●介绍制作的经历、作品的特点、学习制作的过程等。

●欣赏、评比。

●品尝。

(6)交流收获与感受
●学生整理:在整个过程的中的体会、收获、教训、感受等。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与交流。

二、活动实施与指导
(一)活动情景的导入
本课程的导入,是以学生的讨论为切入口,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对家务劳动的了解程度;对家长在家务劳动方面花费时间的了解程度等,从而激发学生对走近家长、走进家务劳动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对“家长一日家务劳动的调查”及“学生一周家务劳动调查”的兴趣。

(二)“调查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本次活动我们设计让学生亲历两次调查活动:(1)跟踪调查:妈妈(或家人)的一日家务劳动;(2)校园调查:一周中你做哪些家务劳动?本活动是利用星期天及课间时间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调查活动,一方面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想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
长的辛劳,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学会反思,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好相应的调查表,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调查,并随时做好记录,调查完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写出“我的感想”。

我们想通过简单的感想,引导学生对自己观察与收集到的信息学会评价与反思,同时也引导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关注与对家长劳动成果的珍惜。

(三)“学做家务劳动”的实施与指导
本活动是以个体独立学习与集体交流、展示等交互进行的,主要实施地点选择学生家庭,并聘请家长为主要实践活动导师,教师的指导主要是通过目标指导——学生实践——信息反馈——学生再实践的途径进行的。

利用“目标指导法”指导学生活动,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的一种尝试,教师开始给学生的目标是框架式的,分几个不同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期望达到的程度,我们尝试将整个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学生通过实践后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与收获带到课堂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将从学生交流中总结出的一些做法和窍门进行归类后推荐给大家,让学生以这些为依据进行再一次的实践活动,以巩固学到的技能。

为了让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家务劳动及自我服务的能力,在“学做家务劳动”中,我们通过“用洗衣机洗衣物”、“学会拣菜、洗菜”、“学会做
饭、做菜”、“学会整理房间”等活动设置,让学生在主动请教的基础上,学会做几种简单的家务劳动,如用洗衣机洗衣、洗自己的鞋子、洗书包、拣几种简单的蔬菜、制作一些简单的饭菜、凉晒衣服、叠衣服、整理床铺、整理房间等。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导师资源,通过亲身体验,学会做每一件事,力求在成人不在家的时候能够做到自己照顾自己。

(四)“露一手”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本活动主要是检查学生在学做家务劳动中的学习情况,为了提高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选择了集体展示与个体展示结合的方式,通过“点”、“面”结合,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提供舞台。

在“学做一道有创意的凉拌菜”中,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使活动更有创意、更有趣味性,我们特地将“学做一道凉拌菜”改为“学做一道有创意的凉拌菜”。

活动模式采用的是在家里练习,在集体中进行展示。

我们通过上课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现场操作,学生从原材料到作品,都有自己独立并现场操作完成,最后大家通过对作品的色、香、味、创意等进行评价,评选出“露一手”优胜奖。

而“今天我当家”,我们采取的是利用星期天让学生将自己学会的家务劳动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形式。

活动前,我们将活动设想事先告诉家长,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并请学生与家长共同设计“今天我当家”活动,由学生根据活动设计完成活动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做家长的辛劳。

活动后一方面请家长对孩子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畅谈感受,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家务劳动意识,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亲历劳动活动总结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与体验,从返回的信息中表明,学生不但全部完成了所有的学习内容,更为可贵的是不但所有的孩子都参与了本次活动,而且每个孩子都力争学得最好、最棒,每个孩子对待家务劳动的态度都有了转变,对父母、长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普遍有了共识:作为家庭成
员,对家务劳动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做家务劳动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同时还能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家务劳动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体验成就感。

在活动的后期,我们特地举行了班级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我们允许学生“八仙过海,各献神通”,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

例如文字交流;照片、录象交流;家长的评价交流;学生的现身说法;同伴的相互评价等,鼓励大家敞开心怀畅谈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收获和感受,最后鼓励学生合理安排、科学设计为家长制订一份“科学安排家务劳动时间表”,尝试将自己的成果推荐给了家长,由此将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