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庄河市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

辽宁省庄河市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

辽宁省庄河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辽宁省庄河市人民政府2013年6月18日目录1基本概况 (4)1.1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4)1.2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4)1.3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5)1.4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5)1.5城市功能明显提升 (6)1.6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6)1.7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7)2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8)2.1 需求分析 (8)2.1.1 顺应全球信息化趋势 (8)2.1.2 东北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9)2.1.3 发展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10)2.2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14)2.3 风险分析及对策 (19)3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 (19)3.1创建目标 (19)3.1.1总体目标 (19)3.1.2具体目标 (20)3.2考核目标 (21)3.1.1保障体系建设 (21)3.1.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2)3.1.3建设与宜居 (22)3.1.4管理与服务 (23)3.1.5产业与经济 (24)3.1.6结合庄河市本地特点的重点创新任务 (24)3.3主要任务 (25)3.4年度计划及任务分解 (28)4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工作方案 (31)4.1任务分析 (31)4.1.1业务需求 (31)4.1.2总体构成 (31)4.2实现路线 (32)4.3建设方案 (33)4.3.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 (33)4.3.2建设与宜居重大市政工程 (37)4.3.3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应用 (40)4.3.4智慧产业和经济发展 (52)4.3.5本地特色创新任务 (54)5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保障体系 (56)5.1制度保障 (56)5.2政策保障 (57)5.3资金保障 (58)5.4运营保障 (59)6 相关附件 (62)1基本概况1.1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同比增长24.6%;工业实缴税金17.6亿元,同比增长19.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82家,实现工业产值1400亿元,同比增长27.2%。

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家居三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329亿元,同比增长26%。

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676亿元,同比增长26.3%;食品精深加工业产值489亿元,同比增长29.2%;家居业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16.6%。

大连远东再生铜加工、凯博废旧汽车拆解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1.2园区建设快速推进重新调整我市产业布局,明确资源再生利用、化纤新材料、船舶及海洋工程等产业布局和定位。

编制了三大经济区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总面积调整为125.4平方公里,其中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26平方公里,大连新兴产业经济区58平方公里,辽宁海洋产业经济区41.4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

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完成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0.5平方公里“七通”和1.2平方公里“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

大连新兴产业经济区积极推进庄河港改扩建,在港后方辟建了临港产业园(日本产业园),完成填海2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园产业规划完成初稿,庄河港总体规划通过大连市评审。

在园区内规划建设海洋工程和造船项目,完成选址论证报告。

辽宁海洋产业经济区化纤新材料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化纤新材料园1.6平方公里填海工程。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三大经济区新签约项目36个,福佳集团高新材料项目进展顺利,大连环嘉、东汇等4个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即将投产。

1.3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实现农业总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0元,同比增长15%。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57万吨。

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万亩,新建设施农业小区480个,设施农业大区20个。

大郑万亩蔬菜基地一期工程3000亩投产。

打造富阳农业生态园、宏嘉蓝莓山庄等10个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

全市水果总产量达到37.1万吨,实现产值17.7亿元。

新发展蓝莓5000亩,蓝莓总面积达到2.7万亩。

畜牧业、渔业平稳增长。

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25个。

完成水产品总产量52万吨,实现渔业产值10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和22.3%。

农业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0个,完成投资3亿元。

大连仁禾集团生姜深加工二期工程和大连富谷河豚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两个总投资10亿元大项目开工建设。

品牌农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新发展农业标准化出口生产示范基地15个,新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10个,庄河蓝莓和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农产品销售平台逐步完善,开工建设大郑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光明山草莓专业市场,开展各类农商企业对接活动10次。

1.4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庄河港将军石作业区开工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竣工验收。

庄河港黑岛作业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岫庄铁路庄河段工程完工。

丹大快速铁路庄河段完成总工程量62%。

庄盖高速公路竣工通车。

双利22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重大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核电项目完成工可研报告编制。

海上风电项目完成规划编制和海上测风塔建设可研报告的专家评审。

抽水蓄能电站完成初可研报告编制。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同比增长32%。

1.5城市功能明显提升中环路西南段开工建设,建设大桥东桥和干沟大桥相继竣工。

明珠湖、将军湖两大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将军湖基础设施工程全部完工,明珠湖五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绿化、城市广场及居住小区开工建设。

完成城市绿化120万平方米,硬覆盖16万平方米。

供排水、道路、硬覆盖、弃管小区维修改造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大郑、青堆、黑岛、仙人洞、步云山等重点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在71个村实施“六化”工程,为加快全域城市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6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商业设施不断完善。

新天地商业城二期主体工程完工。

美好家居广场投入营业。

华联商城项目计划年内开业。

林茵国际旅游休闲购物和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加快建设。

改造6个农村规模化超市。

全面完成“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43714台,补贴金额3734万元。

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9%。

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

步云山主峰区一期工程完工,观驾山温泉城、花山湖度假区、海王九岛海上观光项目加快推进,银月湾民俗园、冰峪酒庄、天一庄园等生态农庄完成改造升级。

全年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

金融业快速发展。

新引进民生银行、丹东银行和光大银行等3家银行分支机构,新设立小额贷款等9家准金融机构,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62家。

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5亿元,比年初增加33亿元,增长12%;贷款余额195亿元,比年初增加30亿元,增长18%。

房地产业企稳回暖,投资和销售收入实现双15%以上增长。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实现外贸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7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庄河新高中和将军湖幼儿园投入使用,改造市区4所学校塑胶操场,加固校舍108栋,翻扩建校舍20座。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基本药物使用率和零差率达到100%。

市中心医院迁建工程正在进行装饰。

维修改造18所乡镇卫生院,新建42个村标准化卫生室。

文化体育惠民工作扎实推进,市体育公园计划年内完工,市体育场、市民健身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文化大院”、“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全面实施。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3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达到320元,农民参合率达到99%以上,参合患者住院补偿比例和门诊补偿比例分别提高5%和10%。

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资14.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城乡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和保障面继续提高。

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新建市救助站、农村常年病人托养中心、精神病人养护院。

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从总体上看,我市克服了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面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发展计划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但是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缺少大型骨干企业带动,自主创新能力弱,精加工、名牌产品少,产业链短,未形成产业集聚。

工业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远低于周边地区,不到30%。

二是公共财政收入压力较大,非税收入比重达到38%。

三是资金、用地、用海、用林等要素配置仍未达到当前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动迁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四是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缺乏内涵。

文化、健身、医疗、养老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和小城镇建设。

五是教育发展不够均衡。

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专业设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满足不了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六是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缺乏有效整合,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以上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2.1 需求分析2.1.1 顺应全球信息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我国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信息化对提高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为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提升城市运营和产业发展水平带来了重大机遇。

信息和通信的技术融合和产业渗透,整合衍生了全新的业态,赋予我们这个时代巨大的活力。

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交叉融合、高度渗透,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正在引发一场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

2.1.2 东北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从而不仅为这片中国最北端的沿海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东北振兴增添新的动力。

会议指出,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