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二章第4节 降水分布及等降水量线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二章第4节 降水分布及等降水量线
降水及影响因素
降水指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的过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 形式。
1、降水的形成条件 (1)空气中含有充足的水汽。水汽的多少,主要由海陆位置、气压带和 风带、寒暖流等决定。
(2)气温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气流的运动状况主要与当地大气环流有 关,而地形的抬升作用使其复杂化。
(3)凝结核。
2、降雨的类型
答案 (1)总体从东南向西北先增后减;雅安降水量多,向四周递减。 (2)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 气流影响;喇叭形的地形构成,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夏季受偏南 暖湿气流影响大。 (3)降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利于农作物收获,造成减产甚至绝 产;降水日数多,湿度大,气温偏低,光热不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 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 雅山、台湾山脉等; 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 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节 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
内容索引
考点一
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地理图形信息获取三 等温线判读及应用
考点二
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地理图形信息获取四 等降水量线判读及应用
考点三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主观题答题策略三 气候特征类
考点四
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作业
考点二 世界降水分布与等降水量线
A.50
C
4、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 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2016·天津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
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知识拓展】气压带、风带与降水分布规律的关系如下: (1)赤道附近——赤道低气压带→终年多雨。
(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降水 少。
(3)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西风带→终年多雨。
(4)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 制→一年中分干
(3)兴修水库,降水增多。
(4)围湖造田,降水减少。
等降水量线
地理图形信息获取四
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 看等降水量线的数值、疏密及走向等几个方面
(1)根据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及变化,判断区域年降水总量的多少 和变化。如××多,××少,由××向××递减(增多)。 (2)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区域内降水差异大小。若等降水量 线密集,则区域内降水差异(变化)大,稀疏则相反。 (3)根据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结合区域知识,判断降 水特点的成因。如等降水量线沿海岸线延伸,说明受海陆位置影 响大,沿山脉延伸,说明受山地迎风坡、背风坡影响大。
(5)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 制→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2.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即距海远近的不同,这使得陆地受到海洋的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降水量分布也会产生差异:副热带少雨带的大陆东部多雨,温 带多雨带的大陆内部少雨。 其常考的分析语句如下:
(1)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
解析 (1)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可从总体递变规律、极值分布等角 度回答。(2)陆地局部降水多于周边,除了宏观的大气环流因素外,还与影 响局地小气候的地形、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3)首先明确关键词是“秋 季”“不利”;然后从图中可看出,秋季降水日数最多,降水量较大;降 水多易导致涝灾,降水日数多则影响光照和气温,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与品质。
(2)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
6.人类活动 人类一般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间接影响降水。例如,植树造林或大规 模砍伐森林、修建水库、围湖造田、疏干沼泽等,进而影响降水量 (降水量增加或减少)。 其常考的分析语句如下:
(1)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
(2)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
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第(2)题,图二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
城区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2015 浙 江 卷 ] 根 据 下 列 材 料 , 完成下题。 材料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 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 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 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3.地形
(1)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 雨林气候,主要形成原因是其位于来自海洋的暖湿东南信风的迎 风坡(还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2)地势高低 在山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降水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 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C
D.<400,<25
A
第23—25题
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C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③洋流因素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④大气环流的影响
4.(2017·山西青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 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 (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降水分布图。 第二步:分析曲线含义
据图一可知,天津市北部地势较其他地区高;据图二可知,天津市降 水量大致由南向北增多。 第三步:确定转换点
天津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天津市地势北高南低,来自海洋湿润的 夏季风受地形阻挡,北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一可知,天津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
主要应用: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①海陆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地形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大气环流 气流上升易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风向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 (决定性因素) 水较多;而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易降水,如夏季风
海陆位置 使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 类型 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判断内陆地形
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 B地则位于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 地,因此A地降水大于B地。
1.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 .重要的棉花产区
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 D.地表土是紫色土
2.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值是
B.200 C.400 D.800
(1)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 降水多。
(2)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3)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 多。
(4)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 降水少。
(5)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形 山脉走向 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洋流 下垫面 人类活动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水汽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
凝结核(城市雨岛)、兴修水利、人工造林等
考法3 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气环流 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其常考的分析语句如下: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
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
其形成原因
。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
水量线分布特点为
,其主要
的影响因素有
。
参考答案:(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水很少;B处副 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 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很多。(2)南北延伸 海陆位置、地形
4.洋流 其常考的分析语句如下:
(1)暖流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2)寒流降温减湿,降水较少。
5.植被 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腾(发) 量,空气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植被遭到 破坏(或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水量减少。 其常考的分析语句如下: (1)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
降水的季节分配
3、降水的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