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26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
时间:年2月
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进行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将搜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分类等.加工内化成自己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崇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了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意识到人和自然要调和相处.懂得要爱护生命.
科学知识目标:
物质世界: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例外表现形式;认识例外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新能源.
生命世界: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了解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信息;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地球与宇宙: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严重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
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特点;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例外的内容.努力体现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的变化.使学生学会在整体上领悟科学本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
《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6个课题.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学期教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及学习目标.提出新学期要求.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内容标准: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能够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等.
教学安排:
【课时2】细胞
【课时3】我从哪里来
【课时4】人的一生
【课时5】我像谁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内容标准: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例外表现形式;例外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安排:
【课时6】让身体热起来
【课时7】摆的秘密
【课时8】钻木取火
【课时9】通电的线圈(一)
【课时10】通电的线圈(二)
【课时11】无处不在的能量
【课时12】开发新能源
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
内容标准: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严重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安排:
【课时13】地球的面纱
【课时14】风从哪里来.
【课时15】降落伞
【课时16】小帆船
第四单元:信息与生活
内容标准:了解一些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了解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信息;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安排:
【课时17】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课时18】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课时19】电脑与网络
【课时20】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五单元:探索宇宙
内容标准: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特点;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教学安排:
【课时21】太阳家族
【课时22】秘密星空
【课时23】探索宇宙
【课时24】未来家园
第六单元:研究与实践
内容标准: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认识生物进化的意义.认识到生物进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性;体验伪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科学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在回顾自己的科学学习历程的过程中.发现优点.体验拥有丰盛科学知识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教学安排:
【课时25】寻找达尔文的足迹将本课内容调整到“人的一生”单元后.体现教学的灵活性.
【课时26】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
【课时27】我的科学学习历程
课程实施: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结束.也是小学阶段《科学》学习的严重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学习知识经验.他们对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领悟新的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欲望更剧烈.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更加注重显性探究方法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求学生走向成熟.正确对待科学学习.对待
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能用发展的、辩证的、填塞兴趣的眼光看待科学.基于以上原因.结合学生、学校教学实际.采取
以下实施策略:
“人的一生”单元:让学生通过亲自查找、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游戏等探究性的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走进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奇特.从而使学生产生爱护生命、关注生命科学、关注自我健康成长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优良的基础.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实验要注意准备充实的材料.材料的多样和充实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较充塞的保障;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充塞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阻抑的、开放的活动空间;探究实验可多样.学生可以采用例外的方法做实验.解放展开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体验科学课的无限欢乐.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和热情.
“地球的面纱”单元: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研究蕴藏在其中的科学道理.
“信息与生活”单元: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是探究活动的基础材料和上好课的保障.教师在促进学生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同时.自己也应为学生准备丰盛的图片、文字、视频等方面的资料.作为学生课堂探究的补充.同时.教师也要有丰盛的知识储备.“探索宇宙”单元:教师要多搜集关于太阳家族、银河系和无限的宇宙、望远镜与宇宙探索的发展、世界及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等等的相关资料(文字、视频).模型模具、科学介绍影片等相关资料.这样教学就比较直观形象.会给学生以启迪.
课程评价:
整个学期的评价采用等级制.由三部分组成:学习过程评价(20%)+活动作品评价(20%)+知识技能评价(60%)
一、学习过程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教材的单元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作出综合评定.
二、活动作品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测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模型制作、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调查报告等.
三、知识技能测评:
主要采取教师评价的方式.设计趣味性试卷.测查学生一学期的知识目标达成情况;趣味实验操作.测查科学探究目标的达成情况.
所需条件:
1、带有多媒体设备的科学实验室.
2、教学中所用的常规仪器和自行准备的探究材料.
3、配备一名实验员帮助授课教师分发和整理实验器材.
4、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