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院感防控
第13页/共35页
不同暴露风险等级时的防护措施
▪ 3. 高风险:接触大量血液、体液,实施侵入性操作或易产生大量气溶胶 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密防护措施。 (1)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 的医务人员,进行尸体解剖的人员,搬运患者或尸体人员,进行大量血 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清洁消毒人员; (2)防护配备:在工作服、工作鞋、帽子、防护服、防护口罩 (N97)、防护面罩、手套、胶鞋等防护用品外,增加护腿、防水围裙 等,必要时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
第14页/共35页
接触防护
▪ 进入隔离房间/区域之前,在专门的换衣区域内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 手套(单层或双层) (脱掉手套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 使用一次性、不透水的隔离衣(防水围裙) ▪ 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子 ▪ 在护理同一个房间的病人时,最好在完全护理完一个病人之后再处理下
▪ 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及其污染环境的所 有人员均应做好标准防护,具体措施包括: 1. 手卫生 所有人员日常工作中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接触患者或其所处 环境时戴医用清洁手套,未戴手套严禁接触病人、病人血液体液或其污 染物品,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推荐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如果 发现手部有明显可见污染时,使用皂液洗手,而不要单纯使用快速手消 毒剂。 2. 戴手套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 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皮肤、粘膜时应戴无 菌手套。当手部皮肤破损、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或直接接触患者体 液时佩戴双层手套,在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戴长袖橡胶 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手套污染严重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手 卫生。
第9页/共35页
标准防护
3. 面部防护 进入隔离区域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时,至少佩戴外科口罩, 与病人近距离(1m以内)接触,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喷溅的操作时, 呼吸道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飞沫等污染的风险, 应戴N95级别的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佩戴前应做密合性检查;眼睛、眼 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飞沫等污染的风 险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4. 穿防护服 预计接触患者产生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 飞沫时需穿防护服,搬运有症状患者或尸体时应穿防水围裙。 5. 足部防护 进入隔离区域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时穿覆盖足部的工作鞋, 穿胶鞋或鞋套,不可穿拖鞋、凉鞋等。
▪ 世卫组织在8月25日发布的疫情评估中指出,迄今 为止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四 个国家,一共有240多名医务工作者患上了埃博拉 病毒病,其中已经有120多人死亡。
第2页/共35页
埃博拉院内感染防控要点
▪ 一、隔离 ▪ 二、标准预防--个人防护 ▪ 三、人员管理 ▪ 四、清洁和消毒 ▪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 六、尸体的处理 ▪ 七、实验室安全
▪ 设置定点医院,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 隔离措施,实行单间隔离、不设陪护;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 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对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条件的 应当安置于负压病房进行诊治。
▪ 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 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第5页/共35页
▪ 如果没有隔离病房,将这些患者安置在特定的封闭区域内 ▪ 有独立的厕所、洗手处、餐饮处 ▪ 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分开安置 ▪ 确保病床之间的距离在1米以上
第6页/共35页
▪ 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隔离病房内。 ▪ 禁止在隔离房间/区域和医疗机构内的其他区域之
间移动物品和设备,除非它们是要被丢弃或销毁。 例如病人图表和记录应保持在隔离房间/区域外面, 以避免被污染。 ▪ 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要求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第7页/共35页
二、医护人员的防护
接触或可能接触埃 博拉出血热留观、疑 似或确诊病例的人员, 包括诊疗和急救人员、 护理及陪护人员、流 调人员、采样人员、 清洁人员、消毒人员、 司机、翻译等,均应 根据病原体暴露风险, 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 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 道防护。
防护的原则
标准防护
接触防护
第8页/页
▪ 6.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 7.正确安置和运送患者,防止感染源传播 ▪ 8.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机械、物品、织物和环境、
防止其成为传染源的传播媒介。 ▪ 9.安全注射、正确处置锐器、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第11页/共35页
不同暴露风险等级时的防护措施
▪ 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 及其污染环境的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 采用基本防护措施。 (1)适用对象:未直接参与埃博拉患者诊疗、转运的一般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 人员,在诊疗急救、转运、流调、清洁消毒过程预计不会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 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外围人员,如工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等。 (2)防护配备 :工作服、工作鞋、帽子、隔离衣、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 套。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做好手卫生。
第12页/共35页
不同暴露风险等级时的防护措施
▪ 2. 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及其污 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 (1)防护对象:如对患者进行一般性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近距 离(1m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和标本采集人员,清洁消毒人 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 (2)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鞋、帽子、隔离衣、防护口罩、必要 时戴乳胶手套,等基本防护外,还应配备防护服、(N95)口罩、 护目镜、鞋套或胶鞋等防护用品。
第3页/共35页
一、隔离
▪ 隔离区的设置 ▪ 在隔离区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 ▪ 各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界线和规范
第4页/共35页
▪ 医疗机构应当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 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 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