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报告: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凸显,着实令人担忧。

大学新生入学后,随着生活环境、理想目标、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在适应期上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埋下隐患。

心理适应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一种能力。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不仅会左右他们的学业和人格,而且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

据统计,我国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发生率高达20%,且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因此,了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所以我们小组对于大学新生在适应期时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调研,致力于帮助这些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同时也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调查方案(一)方案设计本次研究内容是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解决办法分析。

其中,在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上,我们从经济方面、情感方面、人际关系和学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研。

在新生的解决途径上,我们又从辅导员老师、学长学姐和心理咨询室这些学校的帮助组织来进行分析,调查比对最对新生受用的方法并进行了总结。

(二)问卷设计本次问卷分为四大部分:大学生基本信息统计,新生刚入校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困惑调查,化解困惑的途径调查以及最终的解决办法的效果。

本调研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卷发放调查,通过对我校的100多名学生的入校时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我校大学生新生入学时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具体困惑和分析出对他们有效的解决途径。

第二阶段是对几个群体进行实地或在线采访,分别是辅导员老师、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学长会的学长学姐和大一新生。

我们想通过对他们这几类人群进行采访,得出大家入学时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办法,方便以后的新生避免这些问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研主要才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在新生入学时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调查。

了解到当下的大学生在入学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日后的新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调查实施本次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不同高校,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在新生适应期所面对的问题。

在问卷分发上,分别调查不同高校,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级专业的同学,通过在网上进行电子问卷的分发和收集。

本次调查问卷历时一个月初步设计和修改,问卷分发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小范围调查,通过对我校二十名学生的初步填写问卷进行测试,听取他们对问卷的建议以及提出的相应意见,经过统计分析对问卷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阶段进行大面积调查,尽可能多的获取样本,便于统计数据使得结果更加准确。

此次的问卷经过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分发并回收。

网络问卷通过问卷星一共回收14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35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2%。

四、面对面采访(一)班导及任课教师采访1.您觉得大学生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答:我认为第一是学习方面的困惑,主要是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就业前景。

第二是情感方面的问题,第三是不懂得如何与老师同学之间相处。

2.当遇到比较内向的有困惑的学生您会如何帮助他们?答:我会采用师徒制,定期与他们沟通,或者举办一些聚会,主动与这些同学交流。

(二)心理咨询室老师采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潘佳丽老师1.同?W们前来向您咨询最多的主要是哪方面的问题?答:大一新生的话,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落差,尤其是外省市的学生,觉得自己来到这个学校,学校又比较小,而且自己本来是有机会上一本学校的,在心理上有落差。

第二个的话,是适应问题,以前从来没有集体生活过的同学,在寝室关系和人际关系这一块可能会出现问题。

第三,情感类问题的咨询也比较多,这也还是跟人际关系有关,人际关系上发生的问题基本占据了咨询中很大的一块。

2.以您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您认为大学新生要尽快适应并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答:首先,其实对于很多大学新生而言,不管你原来是内向还是外向,成绩好还是不好,大学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崭新的开始,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去做一些尝试,做一些突破。

其次,是要及时调整对大学生活和对自己的认知。

最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非常重要,要努力去参加集体活动,去融入这个集体,尽量与身边的人多交流,尝试着去多交一些朋友,以获得非常宝贵的社会支持。

(三)学长学姐采访1.问:请问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加入学长会?答:因为大一的时候遇到一个很好的学长(学姐),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温暖,所以想要像他一样传递,回报,也帮助学弟学妹们。

(采访五个人中都是这个回答)2.问:请问您对解决新生困惑有哪些建议?答:要担当好答疑解惑的角色。

还有就是更多的倾听,应该从不同角度对新生困惑进行分析,注重培养新生多角度分析事情的习惯第一,一定要专业,因为毕竟每个人性格不同,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也不同,所以学长一定要经过有效的培训,不是浪费时间讲大空话的那种。

第二,是态度,许多学长会成员都是接受过学长的帮助想回报的心理加入的,但是时间长了,就很容易把帮助人的事搁置一旁了,所以学长会要定期不定期提醒,做活动,让大家把当初的感觉找回来,重新树立责任感。

第三,老师和校方要给到足够支持,毕竟学长会是自主自愿的组织,不求回报的,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校方在这方面工作的压力,也解决很多隐患,学长会和校方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

(四)大一新生采访1.刚来大学的时候你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答:好奇,新鲜,憧憬,期待。

有的同学会有担忧怕和同学相处不好,有的同学表示突然多了这么多时间,感觉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支配。

有的同学表示有种欠债偿还的心态,在从高中那种紧张压迫的环境里过渡过来,总想着要好好自由的玩一下,把之前缺的快乐补回来的心态,从而对自我约束较松,自控能力较弱。

2.你向对接学姐学长会咨询什么问题?答:选课,不同老师的授课情况,二次使用旧书,学校的相关制度,各个讲座活动,校园卡的挂失补办,学校发布的信息,志愿者,学习经验以及学习资料。

图书馆的使用规则,借还书的方法,生活清单,学校的各方面信息,学校附近的商圈。

五、数据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1.被调查者的性别和年龄。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35份,其中男性45人,女生90人。

年级分布中:大一占总人数的14.07%;大二的占总人数的11.85%;大三的,占总人数的62.22%;大四的占总人数的11.85%。

2.生源地在本次调查中,有63名受访者来自一线省会城市,26名受访者来自二线城市,20名受访者来自县区,26名受访者来自农村。

3.有无住校经历在135名被访者中,有91名被访者表示之前有过住校经历为67.41%,有44名被访者表示没有住校经历为32.59%。

(二)受众心理困惑分析1.主要困惑为了对大学生入校时的困惑有更全面地理解,我们也设置了相关的调查。

在135名被访者中,49名被访者表示刚入校时,有过经济方面的困惑;33名被访者表示刚入校时,有过情感方面的困惑;73名被访者表示刚入校时,有过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64名被访者表示有过学业方面的困惑;仅有35名被访者表示无任何困惑。

如图2-1受访者主要困惑分布图。

2.生源地不同导致的困惑差异分析我们对受访者的主要困惑以及受访者的地区分布做了一个交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线城市的受访者主要困惑来自人际交际方面;二线城市的受访者主要困惑来自学业方面;县城的受访者主要困惑来自人际交际与?济方面;农村的受访者主要困惑来自学业与人际交际方面。

人际交际方面的问题在每个地区的受访者都有较大的比例会出现,经济问题在农村和县区出现的比例较大,学业方面的问题在二线城市、县区和农村出现的比例比一线城市的比例大。

如图2-2受访者地区与主要困惑交叉分析图。

(三)受访者处理心理困惑情况分析1.最常寻求帮助方式我们调查了135名受访者,当他们遇到困惑时,优先寻求哪方面的帮助。

有60.74%的受访者和22.96%的受访者最优先寻求朋友和社交软件的帮助。

向同龄人寻求帮助已成为主流方法。

另外,有11.85%的受访者选择向学长学姐们寻求帮助,3.7%选择向学校心理室寻求帮助,仅0.7%受访者选择向辅导员寻求帮助。

如图3-1最常寻求帮助方式分布图2.释放压力方式最后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当遇到压力大的时候如何去排解自己的心里的压力。

有57.04%的受访者选择通过转移来排解压力,例如做娱乐活动、去逛街等,占比最高;其次有32%-35%的受访者选择向他人倾诉、通过运动、吃东西甚至默默忍受来对待自己的压力,占比相近;18.52%的受访者选择写日记排解自己的压力;12.59靠大哭一场排解自己的压力;22.96选择其他方式排解压力。

如图3-2释放压力方式分布图。

六、调查结论通过本次对大学新生心理困惑的科研调查,我们发现大学新生在初入大学校园中存在着很多各方面不同的困惑。

初入大学的新生,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足,对于所学习的专业的知识的不足,对于金钱的支配和创造能力不足,都造成了新生的种种困惑。

在情感方面,新生无法很好地从旧环境过渡到新环境,因此倾向于找寻自己亲密的旧友和父母交流,但又由于空间、时间的距离,无法得到像以往一样的频繁交流,因而觉得孤单和寂寞。

另外,部分新生在高考的志愿填报时,很大程度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的选择,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并不十分了解。

因此很多学生会觉得在入学时,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感到一片茫然。

除了学业、情感和人际关系交往方面,很多新生还存在着经济困惑,他们对于赚钱和合理地花钱,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而当他们遇上以上问题时,大部分的同学选择最主流的,向朋友和社交软件寻求帮助。

且基于我校“学长制”的推广,很多新生也会选择向学长学姐进行求助和交流,并且学长学姐作为亲身经历过这一阶段的同龄人来说,更有发言权,也往往能设身处地地提供有效的帮助。

七、建议通过调查结果的总结,我们分别给新生和学校提了以下几建议(一)对新生的建议1.克服羞怯,勇敢地结交新伙伴。

2.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尽早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一个大体规划。

3.记录每月收支状况,并提前为下月进行经济规划。

4.调整心态,结合自己兴趣爱好进行业余活动,不要让时间在空虚和无聊中白白浪费。

5.当出现问题时,不要羞怯,除了向同龄人求助外,还应及时向专业的心理老师求助。

而学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要重视大学生的困惑和心理,运用专业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

(二)对学校的建议1.深化大一的《专业导论》课程,在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

2.在大一开展心理学必修课,在课程中介绍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等,帮助新生更好地处理社交中的各类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