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编号为11016)共有单选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写作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填空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虎妞是()小说中的人物。
A. 老舍B. 丁玲D.柔石.沙汀C2.下列现代作家的作品中,()的体裁不是戏剧。
A.丁西林的《一只马蜂》B.曹禺的《日出》D. 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 C.陈白尘的《升官图》3.《缘缘堂随笔》的作者是()。
B.周作人A.梁遇春D.梁实秋C .丰子恺4.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D.俞平伯的《冬夜》C .康白情的《草儿》5.《少年漂泊者》的作者是()。
A.柔石 B.蒋光慈D.彭家煌 C.萧军6. 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最突出的诗人是()。
A.戴望舒 B.卞之琳D.何其芳.李金发C7.下列作品中,()是长篇小说。
页10 共页1 第A.许地山的《春桃》B.冰心的《超人》C.叶绍钧的《倪焕之》D.彭家煌的《怂恿》8.下列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中,()作者是周作人。
A.《画梦录》B.《泽泻集》C. 《泪与笑》D.《写在人生的边上》9.下列作品中,()不是巴金创作的小说。
A. 《围城》 B.《家》C.《憩园》 D.《寒夜》10.《原野》是()创作的话剧。
A.夏衍 B.宋之的C.曹禺 D.郭沫若11.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创作高峰的是()。
A.《尝试集》B. 《女神》C.《湖畔》D.《死水》12.小说《家》中,抱着“不抵抗主义”的作揖哲学的是()。
觉民A. 鸣凤 B.觉新C. 觉慧 D.13.(下列作家中,)是创造社的作家。
叶绍钧 B.郁达夫A.梁实秋 D.徐志摩C.14.)。
茅盾《子夜》的主要人物除吴荪甫外,还有(B.罗歪嘴A.曾文清D.方罗兰C.赵伯韬15.)。
提出“带着脚镣跳舞”的诗歌格律化主张的是( B.郭沫若A.胡适.闻一多C.穆旦 D16.)小说中的人物。
“二诸葛”和“三仙姑”是(孙犁A. 赵树理 B..丁玲 D.阮章竞C17.《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是()的报告文学作品。
B.瞿秋白 A.夏衍 D.范长江C.宋之的18.)是梁实秋的散文集。
(《自己的园地》 B.《雅舍小品》A..《画梦录》《朝花夕拾》C. D19.《为奴隶的母亲》是()的作品。
页10 共页2 第A. 殷夫B. 胡也频D. 柔石C.丁玲20.艾芜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和成就最大的小说集是()。
A.《南国之夜》 B.《南行记》D.《在其香居茶馆里》《芭蕉谷》 C.二、名词解释题21.现代派22.小诗23.“语丝”文体24.爱美剧25.乡土小说26.《现代评论》27.新秧歌28.战国策派29.京派30.左联31.《女神》32.《论语》杂志33.问题小说34.冰心体35.新感觉派三、论述题36.比较分析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异同。
37.比较分析《家》和《寒夜》不同的叙述笔调。
38.谈谈《新青年》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作用。
39.试分析张爱玲小说雅俗共赏的特征。
40.试析沈从文小说的抒情特征。
41.试述郁达夫小说的艺术个性。
42.试述左翼小说的艺术成就。
43.试析穆旦诗歌的艺术风格。
44.试析现代“独语体”散文的主要特点。
45.试析现代乡土文学的文学史价值。
页10 共页3 第四、写作题46.简评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附原作)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7.简评张爱玲的散文《爱》(附原作)爱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
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对门住的年青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这里吗?”在页10 共页4 第48.简评林庚诗作《沪之雨夜》。
(附原作)沪之雨夜在沪上的雨夜里听街上汽车逝过檐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巷中楼上有人拉南胡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孟姜女寻夫到长城49.简评卞之琳的诗《断章》(附原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0.简评郑敏的诗《金黄的稻束》(附原作)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页10 共页5 第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五、填空题(略)……答案一、单选题1. A2. D3. D4. B5. B6. C7. C8. B9. A10. C11. B12. D13. B14. C15. D16. A17. C18. B19. D20. B页10 共页6 第二、名词解释题21.大体上是对30年代到抗战前夕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创作风格的年青都市诗人的统称。
(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林庚、曹葆华、徐迟、废名等,他们大都围绕在《现代》和《新诗》杂志周围,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
22.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代表诗人有冰心和宗白华。
23.指语丝派议论性的杂感文体,这一派主要作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
24.“爱美”是英文Amateur(业余的、非职业的)的音译,爱美剧就是非职业的戏剧。
针对文明戏职业化与商业化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戏剧家提出“艺术的新剧”为宗旨的宣言,倡导非营业的新剧,涌现了一批业余话剧团体和戏剧研究刊物。
25. 20年代初、中期,一批侨寓都市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26.20年代中期由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创办的杂志,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政治倾向比较复杂,大体上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对立。
《现代评论》开辟了“闲话”专栏,创作上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尤其是陈西滢的文字,议论无所顾忌、直抒胸臆,比较精彩。
27. 40年代的解放区出现的艺术形式,新秧歌去掉了传统秧歌中的丑角和低级色情舞蹈动作,吸收了话剧、歌剧的一些表现手法,有人物的凸现,情节的展示,带着浓郁的戏剧色彩,有一股清新刚健的民间文艺气息。
28. 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战国策》,提倡“国家至上,民族至上”,鼓吹强力政治和英雄崇拜。
“战国策派”由一群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组成,代表官方立场,企图控制文艺。
29. 30年代在中国北方城市,以北京为中心,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一般称为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凌叔华、萧乾、芦焚、林徽音、卞之琳等。
30.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于上海,出席成立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沈端先等四十余人。
它表明“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是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开展革命文学活动的组织,实现了中国文学界的空前大联合。
31.郭沫若出版于1921年的诗集,它受到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感召,同时又真正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
它的崭新的自由体形式,恢宏的想象力,强大的创造力,标志着白话新诗已经完全摆脱了旧体诗的藩篱,也标志着五四诗歌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
页10 共页7 第32.文艺半月刊, 1930 年创刊于上海,林语堂主编,提倡“以自我为中心”,“幽默”、“闲适”为格调,多发表抒写“性灵”的小品、掌故、丛谈,后因抗战爆发而停刊。
33.指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出现的以妇女、家庭、婚姻、恋爱等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这种小说通过人们所关心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揭露社会制度的罪恶,促人觉醒,但“问题小说”虽然指出病症,却不能开出药方。
34.这是由女作家冰心的努力而树立的现代散文的典范文体。
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文中引用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用词也极典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5.这是一群都市作家,他们尽情享受现代物质和商业文明,同时又受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电影的熏陶,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意识。
他们在创作上,强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应该以新的感觉方式来体验、认识和表现世界,注重传达瞬间感觉体验,潜意识以及内心世界。
三、论述题36.闻一多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带着镣铐跳舞”,追求“三美”,所谓“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的美,也就是对“音尺”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
所谓“绘画美”,主要是指诗人运用富于色彩的辞藻,利用通感效果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
所谓“建筑美”,即“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也就是诗句排列的形式整齐。
徐志摩十分推崇诗歌格律化的观点,诗歌也表现出了“三美”的特点。
从艺术效果上看,闻一多与徐志摩诗歌有较大的区别,闻一多的诗歌沉郁,而徐志摩的诗歌显出浓艳的特点,闻一多的诗歌整饬严谨,徐志摩诗则飘逸飞动。
37.巴金早期小说多以第一人称或日记体进行叙事,故事中有大量的人物独白和内心激情的表述,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特色。
其作品是一曲曲青春的赞歌,饱含着巴金真挚、热烈的革命激情。
《家》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叙事并不完美是这些小说的共同缺陷,但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似一曲激昂的青春之歌,人物描写并不是放在突出的地位,能渗透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