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账会计工作流程: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复核——记帐——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具体流程:1.审核原始凭证(1)外来原始凭证。
由业务经办人员在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如供应单位发货票、银行收款通知等。
(2)自制原始凭证。
单位自行制定并由有关部门或人员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工资结算单、收款收据、销货发票、成本计算单等。
2.填制记帐凭证可以到月底把同类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记账凭证,也可随时发生随时填 . 但不要把时间顺序颠倒了。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3.复核就是看看有没有错误。
4.记帐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帐小规模公司必备的账本: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总帐;三栏明细帐5.编制会计报表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可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应收票据,短期借款)有些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需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曲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2)、根据明细帐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如“应付账款”,需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长期借款”,需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限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
4)、务查登记簿记录。
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某些资料,需要根据备查登记簿中的记录编制。
6、纳税申报1)、增值税:销售或购进货物、提供加工或修理修配劳务是要缴纳增值税的。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为4%—6%2)、营业税: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不同行业的营业税率不同。
普通货运执行3.0%的营业税率,物流服务业执行5.0%的营业税率。
物流各环节中运输、装卸、搬运是3%,仓储、配送、代理是按服务业5%3)、地税:还要交地税,就是在营业税的基础上,分别按7%征收的城建税(还有5%、1%,视城市大小而定)和3%和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1%(或2%,也是各城市不同)。
4)、所得税:不论是工商业还是服务业,都要按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征收办法:按照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要求,逐项填写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算出利润,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一定的税率(25%)计算出应纳税额。
法定税率是25%,(但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减按18%的税率征收;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减按27%的税率征收。
10万以上33%。
已作废)具体税项操作:1、增值税、消费税申报纳税人应在次月1日到15日内自行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到所在地国税机关办税服务厅纳税申报窗口办理纳税申报,申报里须持下列资料:(1)纳税申报表;(2)财务会议报表及说明资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需提供:增值税申请抵扣凭证,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明细表,国税机关要求申报的其他资料。
2、营业税申报金融业营业税纳税人在季度终了后十日内办理纳税申报,保险业营业税纳税人在月份终了后十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申报须持下列资料:(1)营业税申报表;(2)财务会议报表及说明资料;(3)其他要求申报的资料。
3、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当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十五日内申报预缴,年度终了四十五日内进行年度申报(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和单位在季度终了十五日内或年度终了四十五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报送申报表),年度终了四个月汇算清缴。
申报时必须持下列资料:A、季度预缴(1)所得税申报表;(2)财务会计报表及说明资料。
B、年度汇缴(1)所得税申报表;(2)所得税申报表附表;(3)财务会计报表及说明资料;(4)其他资料。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复式记帐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
(1)记帐符号:借、贷。
(2)帐户结构:将所有帐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
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帐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3)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最基本最常用的会计科目一、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二、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它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三、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四、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账务费用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出纳基本业务1.出纳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有哪些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出纳人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随时学习、了解、掌握财经法规和制度,提高政策水平;作为专职出纳人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项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项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出纳人员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增强自身的保安意识,把保护自身分管的公共财产物资的安全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来完成;出纳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六个方面。
2.出纳人员的职责有哪些?主要负责哪些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人员具有以下职责: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随时查询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保证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安全与完整;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和结汇、购汇制度的规定及有关批件,办理外汇出纳业务;但出纳人员不得负责登记除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外的任何账簿。
出纳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核算、往来结算、工资核算等三方面的内容。
货币资金核算包括:办理现金收付;办理银行结算,规范使用支票;登记日记账,保证日清月结;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复核收人凭证,办理销售核算;保管有关印章。
往来结算包括:建立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建立清算制度;核算其他往来款项,防止坏账损失。
工资核算包括:执行工资计划,监督工资使用;核算工资单据,发放工资奖金。
3.出纳人员与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有哪些联系?如何协作?会计与出纳之间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作为记账凭据的会计凭证必须在出纳、明细账会计、总账会计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传递。
它们相互利用对方的核算资料,共同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缺一不可。
同时,他们之间互相牵制。
出纳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会计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中的有价证券账与出纳账中相应的有价证券账,均有金额上的等量关系。
这样出纳、明细账会计、总账会计之间必须相互核对账目以保持一致。
会计工作必须实行钱账分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和会计档案保管,不得负责收人、费用、债权债务等账目的登记工作。
总账会计和明细账会计则不得管钱管物。
4.现金日记账的设置、登记要求和依据是什么?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一般为三栏式账页格式(如果收、付款凭证数量较多时,也可以采用多栏式),由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人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随时发生随时登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5.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登记要求和依据是什么?企业应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一般为三栏式账页格式(如果收、付款凭证数量较多时,也可以采用多栏式),由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月度终了,企业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则必须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6.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如何结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每日结出余额。
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人账。
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
需要结出当月发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余额”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
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面应当通栏划双红线。
年度终了结账时,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年度终了,要把余额结转到下一个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个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簿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7.国家对现金的使用和管理有哪些规定?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
(2)个人的劳务报酬。
包括如设计费、装潢费、安装费、制图费、化验费、测试费、法律服务费、技术服务费、代办服务费及其他劳务费用等。
(3)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
包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现金支出。
如退休金、抚恤金、学生助学金、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等。
(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例如,金银、工艺品、废旧物资等的价款。
(6)单位预借给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