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3、一战的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3、一战的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老师,我有疑问? 塞尔维亚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 它所进行的战争怎么是非正义的呢?
虽然说的也是事实,但是在参战的30多个国家中,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 局部性的。而交战双方的主要角色——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是为了争夺 霸权而战的,所以从全局上看,其性质应当属于帝国主义战争。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 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 登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
(4)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5)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A B C D
凡尔登战役后的战场
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正义吗?
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海上霸权, 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解 土耳其帝国。 奥 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俄 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 日 本: 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 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 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 向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 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 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 他人分割世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 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火药桶 指什么?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一粒火星又 指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火星,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
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
波斯尼亚 塞尔维亚 萨拉热窝
黑塞哥维那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 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会不会爆发?
2、一战经过
(1)大战爆发: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保、奥斯曼土耳其 意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 塞、 比、日、美、中等国
空前的灾难!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 新式武器坦克。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以上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云南鲁甸6.5级 地震617名遇难 者已全部安葬
2014年8月12日
西非多国已有超过 1000人因感染埃博拉 病毒死亡。
据埃及官方媒体报道,巴勒斯 坦和以色列当天达成了从开罗时 间11日零时开始的新一轮72小时 停火协议。这次停火有助于双方 达成长期和平协议,结束双方在 加沙地区长达1个月的冲突。截 至目前,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 19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 方面有64名士兵和3名平民丧生.
卷入人口 战超过 15亿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
20年后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带来的灾难更加深重。
2003年 伊拉克战争
根本原因: 其他原因:1、2、3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 VS 协约国 导 火 线: 萨拉热窝事件 起止时间: 1914.7——1918.11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一战的转折点】 特 点: 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使用新式 武器、十分残酷 结 果: 影 响: 性 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启 示: 战争是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这段演说暴露了德国怎样的野心? 暴露了德国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 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1、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列强 瓜分世界) (1)原因: (2)表现: 2、世界殖民体系确立:20世纪初 3、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原因、表现、特点)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革命高涨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双刃剑
5、一战的最大影响
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造成空前的灾难
启示:我们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一战时使用的最先进武器(电气时代的成果)
英国的坦克
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
所以说“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 争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4、战争的结果: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厢 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一战的影响有:
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巨大灾难 两败俱伤
3、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件, 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 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即垄断(独占)的资本主义
——对内控制本国的政治经济生活, ——对外积极发动侵略扩张战争。
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1、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 之路(列强瓜分世界) (1)原因: (2)表现: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 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是直接原因。
1914.7.28 ——— 1918.11.11 1914.7.28 ——— 1918.11.11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根本原因: 其他原因:1、2、3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