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权

质权


(1)从物 。 (3)代位物。
(2)孳息。
(4)质物的扩大部分。
3 (1)出质人的权利。 (2)出质人的责任。 4 (1)质权人的权利。 第一,物的留置。 第二,孳息收取权。 第三,对非法侵害人的请求权。 (2)质权人的责任。 第一,对质物的妥善保管责任。 第二,返还质物的义务。 第三,质权人擅自对质物使用收益的赔偿责任。 第四,擅自转质的赔偿责任。 第五,怠于行使质权的责任。
商事质权、 营业质权;③依内容分为:占有质权、 收益质权、归属质权。
(二) 各种分类的说明
1 标的物为标准而进行的分类。我国
这是以质权的
《担保法》仅仅承认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而不承认不 动产质权。
2
这是以质权所适
用的法规为标准而为的分类。所谓民事质权是指适用
民法有关规定的质权,即效力、成立等适用民法的规
①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如依据合同设定,依据遗 嘱取得、依据转让而取得;②基于法律行为之外的 原因而取得,如继承、取得时效、善意取得等。下 面分别阐述这些取得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 动产质权根据合同而设立
1
2

3
(1)双方当事人应当签定质权合同。
(2)交付标的物。
(3)质权设定中的其他问题。
(三) 动产质权根据遗嘱而设定
第三章 质权
第一节 质权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动产质权 第三节 权利质权
第一节 质权的一般概述
一、质权的概念 (一)质权的定义
质权是指以担保债权的履行为目的而占有由 债务人或第三人交付的物或者权利,而当债务人 不履行债务时,得将占有物或者权利依法处分而 就所得的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我国《担保法》 将其称为质押,而2007年的《物权法》称为“质 权”。其中,享有质权的债权人称为质权人,将 财产交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出质 人,出质人交付给债权人占有的财产称为质物或 者质押物。
的范围,各国民法典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我国《担
保法》第67条的规定,质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范围应
当包括:①主债权;
②利息;③违约金;④损害赔偿金;⑤质物的保管费 用;⑥实现质权的费用。
2 范围,各国法规定并不一致。我国《担保法》没有 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1条有规定。 大致如下:
质物使用、收益。但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这种
质权。
二、质权的社会作用
1 见的是动产、不动产或权利。如果以不动产作为 标的物担保,自应用抵押制度较为优越,其位置 不会改变,权利的变动也有登记为公示。但债务 人若无可担保的不动产,而只有权利或动产时, 如何担保呢?特别是在不承认动产抵押的国家,只 能让债务人将物交给债权人,即转移物的占有以 为公示。
2 社会所需要,这大量地体现在社会大众的相互借 贷方面,多以动产,如家具、衣服、电器等作为 担保,即借贷人为资金的暂时需要而将自己的物 留于他人,以借得资金。
三、质权的分类
(一)一般的总体分类 质权制度由来已久,各国立法也不相同,大
体有以下分类:
①依据标的物分为:动产质权、 不动产质权、 权 利质权;②依适用的法规分为:民事质权、
动产质权可以遗嘱的方式设定。但应于遗嘱执行 人将标的物移交于质权人时,方生质权。
(四) 动产质权因继承而取得
由于债权为财产权,当债权人死亡时,其继承人 取得债权。如果该债权上有动产质权,继承人当然 也因继承取得。但通说认为,继承人因继承而取得 质权时,不以占有质物为必要。
(五) 基于让与而生
因质权是一种财产性的权利,并不具有专属性, 故当然可以让与。但又由于质权具有从属性,故又 不得与其所担保的债权分离而单独让与。只有当其 所担保的债权进行让与时,质权也随之让与。
(六) 取得时效
质权为财产权,并以标的物的占有为成立要 件,如债权人以行使质权的意思和平、公然占有 债务人的财产持续达到法律规定的期限时,应取 得质权。但此种情形实为少见。我国法律因目前 不承认取得时效制度,故在我国不可能发生。
(七) 债权人因善意而取得
前面已经讲过,因动产的公示方式为占有, 因此,即使质权的设立人对质物无处分权,但并 不妨碍善意之债权人因此取得质权。
(二)质权的特点
1 支配的物权。
2
3
4 这是质权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当债务人不履 行债务时,质权人有拍卖标的物而优先受偿的权 利。
(三) 质权与抵押权的区别 1
以动产作为抵押物仅仅是抵押的例外;而在质权, 其标的物一般为动产与权利,不动产在我国不能 作为质权的标的物。 2 抵押的设立必须经过登记,否则不产生抵押权或 者没有公示效力;而质权的设立在动产需要转移 质物的占有,而在权利,有的需要转移权利证书, 有的则要求登记。
1 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按照我国《物权法》与《担保法》的规定,这种 特征很明显)。
3
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物权法》第 222条规定:出质人与质权人可以协议设立最高额 质权。最高额质权除适用动产质权有关规定外,参 照适用最高额抵押权的规定。
二、动产质权的取得
(一) 动产质权的取得的概述
动产质权的取得方式颇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 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4条规定: “出质人以其不具有所有权但合法占有的动产出 质的,不知出质人无处分权的质权人行使质权后, 因此给动产所有人造成损失的,由出质人承担赔 偿责任。”这一规定实际上承认了善意取得。
三、动产质权的效力
(一) 效力范围
1
对质权所担保的债权
定;所谓商事质权是指适用商法规定的质权。因为在
许多国家实行民法和商法分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主
体,民法适用于
3
这是以质权的内
容为标准而为的分类。占有质权即质权人对于质物仅
仅能够占有,原则上不能为使用和收益的质权。 返回
第二节 动产质权
一、动产质权的意义
动产质权是指债权人将债务人或第三 人移交其占有的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而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 实现质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定 程序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物权法》 第208条、《担保法》第63 条)。债务人 或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 交的动产为质物。动产质权具有以下特征:
因为公示方式不同,一物上可以设定多个抵
押权;而因质权必须转移占有,所以,一物上仅可 以设定一个质权。
3
因抵押权不转移占有,
抵押人仍然可以就抵押物使用收益;而质物转移占
有,因此,出质人不能对物进行使用收益,质权人
也不能对物进行使用收益。为避免这种不利,有的
国家专门规定了“收益质”,质权人可以对占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