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填空题1234证之上的。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三种类型:第第二是外推的基础研究;第三是6;789、1903“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0、二十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C. Rogers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11、布鲁纳(J. S. Bruner)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的专题特邀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习的影响。

12、二十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13、192414、杜威(J. Dewey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15的方式。

1617/18的被试不同质,从而影响实验的精度。

19实验。

2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练习第二章填空题1、环境决定论的思想从哲学上发轫于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J. Locke23、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7岁-124`5“可接受原则”。

6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789、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食物刺激产生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它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1011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213、它揭示了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学习形式。

1415;1617181920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

第三章填空题12-34内驱力。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四章填空题1广义的知识概念包含三类知识:即陈23、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4567)8910、心理学史上最早对遗忘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是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1112131415的成分。

161718>1920习。

第五章填空题1>2345、按创造力水平的高低,阿瑞提(Arieti678、创造力测量与智力测量的显著区别是:9 A. P. Osbon)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1011、从给定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否被明确界定的角度来分,可将问题分为12…131415、以同龄人的行为为楷模、等。

16、高创造力的人具有一些有利于其创造力发展和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的人格特点,这些特点就构成了17、按照创造力本身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海纳特(Heinelt181920%第六章填空题1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2、迈克卡等人(Mckeachie et al.,分。

34、根据作用于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5678910>1112131415知策略的知识。

161718、布朗等(Brown et al.)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种因素:一二是1920、当前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比较、第七章填空题1234…5678、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Kelman9101112131415^1617、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中,贯穿着几个基本观点:一是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二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三是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四是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五是181920第八章填空题12《345678、人格障碍一语多用于成人,对于18910111213¥1415161718治。

1920第九章填空题12、个体的认知风格可区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31954年提出的。

4趣。

、567891011、个别化教学系统(PSI12131415:16、智力不足儿童的智商一般在70-50之间。

17、根据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所采用概念水平的高低,可以把认知风格区分为具体型和抽象型。

18、个别化教学系统(PSI)具有五个鲜明的特点,即自定进度、掌握、学生相互辅导、指导和自由式讲课。

19、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包括掌握学习的准备和掌握学习的操作两部分。

20、对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的了解,是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第十章填空题1、如果把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的角色,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2、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两个成分: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4、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体验:亲近感、理解感和期望感。

5、教师的理论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

6、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7、教学认知能力包括概念、类同、运算和理解8、在整个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教学操作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9、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即课程目标、学科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10、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具有从他控到自控、敏感性逐渐增强和迁移性逐渐提高的特征。

11、黑尔等(Heil et al.)曾按教师的个性特征把教师分为烦躁型、高度整合型和胆怯型12、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3、福勒和布朗(Fuller & Brown)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14括、积极验证。

15挥作用。

16、布鲁巴奇等(J. W. Blubacher et al.17|1819、赫金斯(Huckins20第十一章填空题1间的角色。

234;567、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容易出现两类偏差:一类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89、勒温等(K. Lewin et al.)最早对教师的领导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从民主-专制的维度将教师划10几种类型。

1112131415了解和认识。

'16、卡赖特与赞德(D. Cartwight & A. Zander)认为,。

1718、19、根据每个成员在班级中的地位,嫌弃儿等。

20、当班级中的某个成员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时间所担当的角色和相应的角色期待时,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2、1903“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456789·1011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12131415、判断一个人心理状况应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16、人格障碍一语多用于成人,对于181718、个别化教学系统(PSI19、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20综合练习二填空题12、二十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3{45内驱力。

67、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8的成分。

910、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11、迈克卡等人(Mckeachie et al.,)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12、当前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比较、总结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

13、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时,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论的方法。

14、皮亚杰认为,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

.15、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

16、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

17、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或Bloom)提出的。

18、对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的了解,是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19、教师的理论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

20、群体合作的基本条件:一是目标相同、利益与共;二是成员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综合练习三填空题1、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2、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斯金纳认为有机体行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4、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班杜拉将期待区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

6、奥苏伯尔的“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的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的组织者。

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的。

8、心理学史上最早对遗忘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是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或Ebbinghaus)\9101112略。

131415161718191954年提出的。

20综合练习四填空题1证之上的。

2、二十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C. Rogers)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3“可接受原则”。

456789101112、道德情感从表现形成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1314151617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819、对学生的理解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了解和认识;了解和认识。

20、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容易出现两类偏差:一类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