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急救理论与技术

心理急救理论与技术


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急救
增强适应,预防PTSD
心理治疗
功能恢复
处于震惊的状态,帮助恢复
事件发生后马上进行,像对躯体 受伤的急救一样
自我恢复功能不是很好的时候,我 们来帮助
可能是事件发生很久之后才进行, 甚至几十年以后
帮助遭受创伤的每个人
可用于团体
用于自我恢复能力不足的人
多数是个体的治疗
定化技术;
• 创伤暴露——修通创伤记忆

• 重新整合和评估丧失的意义

27
心理创伤破坏了人的五个基本需要
• • • • • 安全:受到保护,不受环境和他人的伤害 信任:对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信任 控制:能控制自己、对他人有影响力 自尊:重视自己的感觉、想法和信念、重视他人 亲密关系:接受自己、亲近他人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一)• Nhomakorabea境– 远离现场、避开媒体、陪同与警察的接触 – 地点安全
– 温度、光线、声音等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二)
• 身体
– 提供食物和水、衣物、温暖 – 身体接触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三)
• 情感
– 安全 – 温暖 – 关注 – 保护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四)
• 社会支持
– 允许情感表达
用对方理解的话来讲
及时表达共情 允许对方保持沉默
不要用专业术语
不要想着帮助对方解决所有问题 不要用消极词汇或负性词汇“疯了、郁 闷”
了解对方的资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要剥夺对方帮助他人的能力
心理急救的“三L”原则
• look:检查安全感、检查急需帮助的人、 检查情绪不稳定的人 • listen:了解对方所需、了解对方关心什么、 安静地倾听对方的倾诉 • link:提供信息、提供基本需求、帮助解决 问题、帮助找到亲友和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急救不是什么?
• • • • 并非专业人员才能提供 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 不是心理汇报法,不需要详细叙述事情经过 不是要求某人分析发生了什么或理出事情的头 绪。 • 倾听他人的诉说但是不能迫使他人诉说。
心理急救的原则
• • • • 科学性原则:有科学研究依据 实效性原则:切实可行,有效有用 针对性原则:不同年龄有不同方法 灵活性原则:根据文化背景灵活改变
心理急救的基本假设
• 灾难或创伤后幸存者未必都会发展出心理 健康问题或心理障碍,及时的关爱呵护, 能有效控制急性创伤反应。
心理急救的适合对象
• 受灾或创伤事件后的幸存者 • 救援者
需要转介的对象
• • • • 严重受伤,需要医疗急救 情绪极端不稳,无法自理或照顾孩子 可能受伤害者 可能伤害他人者
心理急救技术
主要内容
心理急救的定义 心理急救的假设 心理急救的对象 心理急救的时机 Click to add Title 心理急救的原则 心理急救的 稳定化技术
心理急救是什么?
• 心理急救:是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来的 痛苦而增强短期和长期功能性适应能力的 方法。(WHO,2007) • 心理急救是为正在痛苦的人们或需要支持 的人们提供人道的、支持性的帮助。 (WHO,2011)
沟通注意事项:安静、耐心地倾听
应该说和做 保护好隐私和为对方故事保密 注意保持合适的身体距离 注意反馈,让对方知道你在听 安静、耐心地倾听 真诚地反馈信息,不知就要说不知道 不该说和做 不要和对方谈论他人故事 不确定时,不要接触对方身体 不要劝对方“不要这样想、不要难过” 不要打断对方讲话或转移对方注意力 不要不懂装懂 说话时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减少干扰 不要勉强对方讲述
急救要诀
• 六、资源开发无限域,友爱亲情汇成渠,积极赋义促表达,叙事沙盘 与游戏。 • 七、杯弓蛇影好案例,身心本来是一体,创伤只是记忆阻,塞翁失马 不抑郁。 • 八、万法修心和健体,本土文化多考虑,绘画刺绣与书法,气功禅定 并太极。 • 九、援助最终靠当地,保证安全要牢记,开发资源不间断,各方力 量多联系。 • 十、背景因素多参考,生态概念要确立,分析问题需系统,心理援助 莫孤立。
– 陪伴VS独立
– 联系家人和朋友
– 寻找遗失财产或失散家人 – 讲明危机后可能有的反应(失眠、闯入性回忆) – 提供稳定感
心理急救者的自我保护
• 减少创伤刺激 • 团队工作形式 • 严格保证休息和饮食
• 保持社会性联系
常用稳定化技术
26
创伤心理治疗的三个阶段
• 稳定——在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上实施稳
失 去 控 制
自尊提升
责任
不安全
不能行动
控制
行动能力
安全
自尊下降
重建内部的平衡
29
稳定化技术的内容
• 身体的稳定:着陆技术、身体扫 描技术 • 人际的稳定:内在帮助者、保护 神技术 • 心理的稳定:安全岛技术、隔离 技术
30
急救要诀
• 一、问寒问暖问生计,耐心倾听放第一,察颜观色看动作,不提心理 做心理。 • 二、建立关系是前提,宣泄情绪要注意,情感支持是关键,润心无声 似春雨。 • 三、遇到冷拒不生气,遇到哭泣纸巾递,遇到话多促膝谈,遇到沉默 要细语。 • 四、创伤反应要留意,过度警觉易唤起,闪回反应有扳机,回避行为 不干预。 • 五、负性情绪要处理,身心稳定深呼吸,加框打包控闪回,中和滴定 莫着急。
心理急救开展的时机
• 灾后或创伤、恐怖事件发生后可以立即开 展心理急救。 • 也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后才能开始,取决 于事情的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
心理急救场所
• • • • • 避难场所 医疗机构 援助中心 社区中心 指挥中心
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 • • • • •
建立起互不侵犯的人性关怀、同情的联系。 快速加强安全感,使其在身体上和情绪上处于稳定状态 安抚和引导情绪激动或不安的幸存者。 帮助说出他们的需求和忧虑,加强信息沟通。 提供实用的援助和信息援助,解决生存的燃眉之急。 尽快使幸存者与家庭成员、亲友、社会支持系统建立联系,建 立社会支持网络。 • 提供适应性应对策略,协助其身心康复,并在康复过程中起到 自主的引导作用。 • 提供信息,帮助幸存者克服心理障碍。 • 当需要时,把幸存者转介到当地康复机构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危机事件后四阶段
• 像父母一样,意味着付出关心和保护(急救) • 像老师一样,意味着传授和给出信息
• 像治疗师一样,意味着解决问题,治愈创伤
• 像牧师一样,意味着谈论关于意义的问题
心理急救主要在第一阶段
• 心理急救是针对大脑原始水平工作
– 提供关心和保护 – 语言简短 – 行动更有利于接近大脑原始水平
适应当地文化的注意事项
• • • • • 注意衣着打扮 注意言语习惯 注意性别、年龄、权力 注意身体接触有无禁忌 注意宗教信仰
觉察其他紧急情况
• • • • • • 在当地政府指导下工作 注意有哪些资源可以给服务对象 注意有哪些紧急应对政策 不要像医疗救援队方式工作 始终清楚自己的角色及局限性 保护好自己
能做什么?
真诚,可信任 尊重对方的选择 觉察并放下自己的任何偏见
不能能做什么?
不要以帮助者身份出现 不要因为助人收取金钱或礼物 不要错误地承诺或提供错误信息
告知对方现在可以拒绝帮助,以后需要 不要炫耀技巧 时还可以获得 尊重个人隐私并保守秘密 考虑到对方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 不要强行帮助或干扰对方生活 不要仅仅依据对方行为或情绪评判对方 不要强迫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 不要传播对方的故事
急性心理创伤反应
身体反应 精力旺盛、颤 抖、肌肉紧张 胃部不适 心率快 头晕、疲劳 脖子、背部疼 痛 口干、手脚发 冷 皮肤麻木 情绪反应 害怕、焦 虑 烦躁、易 怒 激动 抑郁 内疚、无 助 情感淡漠 行为反应 睡眠困难 滥用酒精、 药物 进食障碍 沉浸在电视 中 退缩、回避 敌对、攻击 注意力不能 集中 认知反应 看待世界的 方式 看待他人的 方式 看待自己的 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