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老年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完善立法,与 用人单位相配合来推动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一 方面制定一定的审核标准,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保障专 项基金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负担 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指导下以企业为主 体制定就业培训计划,针对非正规就业者不同的需求开展培 训来提升非正规就业者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于非正规就业者来讲,政府应该加强对法律知识和社 会保障制度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其明确自身的合法权 益,认识到社会保障在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对社会保障制度树立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非正规就业 者应该主动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改变传统 的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有能力参加社会保 险,从而解除后顾之忧。
本文力求借鉴以往有关幸福指数的研究,运用因子分析 法结合实际调研,构建一套老年人幸福指数体系。
一、老年人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常被 视为体现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国外研究最常用的一个 术语是Subjective Well-being(SWB)[1] 国外关于老年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研究开始得较早。 1972年,L a w t o n提出了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 G C)用 以测试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1980年,A.K o z w a及其同事编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作者简介:任伟(1987— ),女,河北省秦皇岛市,河 北大学研究生学院,社会保障专业。 参考文献: [1]陈利.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
界,2010(12). [2]潘卫星,李长力.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10(6). [3]燕晓飞.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
2011.11 291
2011年11月
学术探讨
三、老年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采用S P S S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因子 分析是一种将多变量化简的技术,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 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在不丢掉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解决 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2] 经检测显示,本量表K M O值为0.763,B a r t l e t t's球形检 验显著,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检验后,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量表进行了因子 分析,在因子数目的选择上使用K a i s e r准则,选取特征值大 于1的因子,经过分析从原有的25个测量题项中提取了五个 因子,该五个因子涵盖21个题项。这5个因子累计可以解释 63.71%的总方差量,说明其能够反映出原测度项目的大部分 信息。 表1 是旋转后 的成分矩 阵。经正 交旋转, 显示出每 个变量在 各因子上 的负载结 构。人 际广度、 人际和 谐、他人 评价、他 人尊重、 社会地位 都是解释 有关人际 关系的变 量,命名 为人际关 系因子; 家庭氛 围、子女 陪伴时 间、子女 生活状 况、婚姻 生活都是 解释有关 老年人家 庭生活的 变量,命 名为家庭 幸福因 子;身体 状况、兴趣爱好、娱乐活动、情绪状况都是解释有关老人的 身心健康,命名为身心健康因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 会风气、生活环境都是解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方面 的描述,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经济收入、住房条件、生活 质量都是解释有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命名为物质条件 因子。
学术探讨
2011年11月
老年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研究
文/余敏 闫涛蔚 张祥林
摘 要:幸福指数是反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本文力求借鉴以往有关幸福指数的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结
合实际调研,构建一套老年人幸福指数体系,其包含人际关系、家庭幸福、身心健康、社会环境以及物质条件五大因子。
关键词: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内容,并且制定以小时为单位来计量工资,并规定最低小时 工资标准等等,从各方面来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各项政策 的实施。
(二)构建灵活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实行灵活的参保形式和缴费标准 社会保障是一个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体系,现 阶段我们可以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下,以低水 平、广覆盖、多层次为目标,采取不同的途径来解决非正规 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参保的形式和内容上,传统的 社会保险注重的依次是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这几个部 分,而非正规就业者注重的则是失业、工伤、医疗、养老。 因此,应建立以失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就 业为目标,维持并逐步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生活水平。在 缴费标准上,要低于现行的社会保障缴费标准,根据非正规 就业者的收水平将非正规就业者划分为若干等级,制定不同 的缴费标准,首先从有社会保险和收入较高的这部分人群着 手,先易后难,以调动非正规就业者的参保积极性,将其逐 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2、以个人为主体,简化程序,增强转移接续的便携性 针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流动性等特征,应探索建立以劳动 者个人为投保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个人是否缴费为依 据,不断研究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方式以适应非正规就业群 体的投保需求。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应该加强沟通与交 流,减少跨市、跨省接续手续,降低非正规就业者的流动成 本,增强保险转移接续的便携性。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非正规就业者和用人 单位对社会保障的认识
制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 U N S H),该量表可以 检查被测试者的正、负性情感和正、负性体验,能够较全面 的反映其幸福感。近年来,国内学者曹行船,向平萍等采用 M U N S H在国内进行老年人幸福指数的研究。邢占军等人用 国内研发的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研究老年群体幸福感。
二、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年人幸福指数的研究 成果以及专家意见,并开展试调研。在试调研过程中,记录 被访者提及的关键词,并将被访者提及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进 行整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及专家意见,最终选择25个测 量题项,编制为本次调研的量表。量表题项统一采用李克特 五级量表打分法(采用百分制)。 本次研究在山东省威海市进行,研究对象是年龄在60周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 合。本次调研,共发放调研问卷174份,收回174份,其中有 效问卷1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
学,2009(8). [4]夏辛萍.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9(12). [5]何平,华迎放.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出版社,2008. [6]朱常柏.缺失与构建:正视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J].生产力研
究,2008(10).
中图分类号:C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1-0291-02
引言: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 大战略社会问题,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关注。幸福指数是反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 数,近年来关于幸福指数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专门针对老年 群体幸福指数的研究却较少。目前,国内于老年群体幸福 指数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使用国外的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且 较少有修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