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相关政策简介一、民用航空业的外资准入政策关于港澳投资者的优惠政策(CEPA协议):1.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合作、合资或独资形式提供中小机场委托管理服务,合同有效期不超过20年。
2.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合作、合资或独资形式提供机场管理培训、咨询服务。
1外商投资民用机场分二类项目,①民用机场飞行区,包括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停机坪、助航灯光;②航站楼。
3.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代理服务、装卸控制和通信联络及离港控制系统服务、集装设备管理服务、旅客与行李服务、货物与邮件服务、机坪服务、飞机服务等七项航空运输地面服务。
4. 允许符合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定义的香港、澳门航空销售代理企业在内地设立合资、合作或独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注册资本要求与内地企业相同。
5. 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与内地的计算机订座系统(CRS)服务提供者成立合资企业。
内地应在合资企业中控股。
设立合资企业的营业许可须进行经济需求测试。
6.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或拥有控制性股权形式,在内地经营航空器维修和保养业务。
二、中国近期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新政策1、《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国发[2010]25号)URL:/zfxx/zfwj/gwywj/201011/t20101125_593987.html●改革目标1) 总体目标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2) 阶段目标▪试点阶段(2011年前):在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进行深化试点,在更大范围深入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低空空域划分标准,完善政策法规,探索运行机制,简化工作程序,优化服务保障模式,为全面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奠定基础。
▪推广阶段(2011年至2015年):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合理布局和建设服务保障网点,基本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深化阶段(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先进合理、法规标准科学完善、运行管理高效顺畅、服务保障体系可靠完备,低空空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主要任务1) 按照管制、监视和报告三类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2) 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空空域管理法规标准体系,为改革提供法律支撑;3) 改进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运行管理和服务效率;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推进改革创造有利条件;5) 以国家投资为主,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航空服务站,合理构建航空服务保障体系;6) 建立健全飞行人员培训机制,加强相关资质审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7) 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监控和管理,建立完善飞行违规处罚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8) 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低空空域管理水平。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按照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
▪管制空域:航空用户申请飞行计划,空管部门掌握飞行动态,实施管制指挥;▪监视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空管部门监视飞行动态,提供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报告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向空管部门通告起飞和降落时刻,自行组织实施,空管部门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航行情报服务。
试点期间主要开放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论证开放4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可行性及监管措施等。
【《意见》出台的意义】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军事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常在低空空域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严格的低空管制政策,此次《意见》的印发标志着低空管制政策的正式放开,也意味着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障碍基本消除,通用航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未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逐步推进,不仅私人飞机数量将会增加,医用、警用、救灾直升机较快发展都将成为现实,其他方面的牵引带动作用也将随之加大,比如飞机制造、维修,导航设备制造,航空培训以及农业高空作业、商用飞机石油勘探等都会被逐渐激活,从而带动整个通用航空产业链的发展。
2、《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4月发布;简称“《民航十二五规划》”)URL:/i1/I2/201105/t20110509_39615.html第八章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通用航空是民航事业的两翼之一,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和规模,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
重点是改善通用航空发展环境。
第一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机队建设。
全面布局和建设通用航空机场、起降点,运输机场建设规划要兼顾通用航空服务需要。
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通用航空机场以及运行保障设施建设。
建设和完善空管、维修、航油配送等保障设施,形成一批航空服务站,引入固定基地运营商,新建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珠海等航空汽油配送中心。
支持在东部沿海、东北和西部地区构建农林防护、海洋维权、应急救援等公益性航空服务网络。
加快通勤机场布局和建设。
扩大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规划新增通用航空飞机1000架以上。
第二节扩大通用航空规模巩固工业、农林业、飞行培训等通用航空传统服务领域,拓展通勤飞行、公务飞行、航空游览和私人飞行等新兴业务范围,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改善市场运营环境,支持和引导通用航空企业发展。
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有利于通用航空企业发展的收费管理模式。
进一步降低通用航空市场准入门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通用航空企业,增加通用航空企业数量,扩大经营规模,重点培育3至5家骨干通用航空企业。
加快完成内蒙古阿拉善盟通勤航空试点工作,选择条件适宜的地区扩大试点。
第三节完善规章标准体系健全通用航空规范标准。
加快制定通勤及其他通用机场的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程序。
构建完善适合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特点的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机制和技术规范。
修订通用航空市场准入等规章,规范通用航空作业项目分类方式。
简化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手续,支持单位或个人以自用、私用或专业飞机租赁等形式开展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
推动改进通用航空运行审批程序。
建立通用航空安全监察体系,加强通用航空安全体系建设。
健全通用航空行业统计指标体系,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信息体系。
做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配套工作。
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进行深化试点,修订《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构建低空空域法规标准体系,研究运行管理机制。
2015年前,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飞行管制区推广改革试点,优化管理模式,合理布局和建设服务保障网点,建设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在中南、东北地区进行通用航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民航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意义】此前影响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在国家宏观管理政策和重大发展规划制定时,未将通用航空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
此外,各种宏观政策和中观政策相互衔接不到位,“十一五”期间也未制定相关的通用航空发展规划。
从去年底出台《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起,通用航空就受到了关注,此次《民航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民航总局首次将通用航空列入需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十二五”时期,中国国将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民航十二五规划》规划则明确指出,通用航空是民航事业的两翼之一,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提出,要全面布局和建设通用航空机场、起降点,建设和完善空管、维修、航油配送等保障设施,规划新增通用航空飞机1000架以上;进一步降低通用航空市场准入门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通用航空企业;增加通用航空企业数量,扩大经营规模,重点培育3至5家骨干通用航空企业;加快完成内蒙古阿拉善盟通勤航空试点工作,并选择条件适宜的地区扩大试点。
《民航十二五规划》关于鼓励通用航空业发展的规划设想,为未来五年甚至十年我国通用航空业之崛起勾画出明确的蓝图,给产业链上下游的迅猛发展带来良好的前景,如果低空开放试点运行推广顺利以及具体方案措施不断推出,将刺激我国通用航空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的活跃,并带动通航飞机制造、运营服务、维修等产业链的发展,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
三、中国民航法律法规概览●民用航空基本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民用航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通用航空管理法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相关法律法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民用航空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关于引进进口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民用航空投资法规《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民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2005年1月24日发布)《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二>(2007年1月4日发布)《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三>(2007年10月12日发布)《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四>(2010年12月31日发布)《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五>(2010年12月31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