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世界格局(形势与政策作业)

浅析世界格局(形势与政策作业)

浅析世界格局通信工程学院 52110714 梁泽浪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互动更加突出;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并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

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了其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外交政策。

关键词:综合国力、世界格局、外交政策、经济格局前言:日常生活中民众所说的“世界格局”其实大部分指代的是世界政治格局,然而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世界军事格局。

他们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相互影响。

无疑,世界经济格局为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军事格局提供基础,支持抑或制约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的发展;世界军事格局是世界格局的安全保障力量,其会随着相应的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反映的就是世界格局的整体情况。

而到底什么是世界政治格局呢?主要是指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主权国家或者国家联盟)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是指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由最初凭借一把小刀称霸世界的荷兰到日不落帝国,再到整个欧洲经济的集体崛起,然后经济中心向美国转移,一直到现在,出现了以美中日欧元区等为代表的多极世界经济格局,说明世界经济格局会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发生变动。

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世界政治体系中出现的第一个世界政治格局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立的由法国、瑞典、奥地利、等大国组成的多极均衡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被以协约国与同盟国为代表的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所占据;当然后来一次出现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二战后的雅塔尔体系,这也标志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当今世界处于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世界格局正向以美国、中国、欧盟为代表的多极化方向发展。

现今局面:“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唯一超级大国的分析: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目前不管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美国的世界地位都无人撼动,其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无可争议。

在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

它成为第一个也是惟一的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2001年初的一篇报告中其又写道:“世界进入了新的美国世纪。

美国在经济上是全世界的火车头,在科技上是创新的源头,在军事上是唯一的全球性强国,在文化上也拥有非常寻常的吸引力。

所有这些都赋予美国在全球发挥政治作用的可能性,唯一能剥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是它自身。

……中国,即使它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20年之后仍然还是个穷国。

日本,一个不值得认真对付的对手。

唯一值得一提的挑战者将是欧洲。

……读到这个访谈的人能活多久,就会在多长时间内看到美国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

”美国为了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竭力宣扬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千方百计阻挠多极化的进程。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胜利更加的助长了美国称霸全球的欲望和野心,使21世纪成为“美国世界”。

美国的军事霸权,是建立在经济霸权上的。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2012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5.83万亿美元(2012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一名。

)美国的经济霸权建立在金融霸权上的,金融霸权建立在美元霸权上的。

多次的金融危机都直接与美元相关。

美国通过美元,及其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压制欧盟以及东亚的经济,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

但是,美国这种欲使世界成为美国一统天下的全球霸权战略,是不符合世界想多极化放心发展的历史潮流的。

当今承认多极化并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的国家,日渐增多。

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这一趋势客观上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

并且美国在军事上失去了用武之地。

而且美国已经难以驾驭西方,驾驭世界。

今天的世界已经越来越重视政治民主和政治理念,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不是解决世界问题的唯一选择。

甚者,各国均有自己的战略意图。

美国企图构筑单极世界的言行已经遭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主要国家的抑制和反对。

无疑,对于现阶段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是重返亚洲,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的世界的霸主地位造成了影响。

同时给日本、印度等邻国造成了所谓的威胁,因此美国需要重返亚洲,提高其在亚洲的影响能力,进一步巩固全球霸主地位。

当然,由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美国需要和中国合作来尽快走出金融危机,也是重视亚洲及重返亚洲的原因。

各个强国分析:中国学者杜攻早在1992年就提出,能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一个估量是:从综合国力看,当推美国一家;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仍是美俄两极。

两家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的核武器和世界军费支出的一半以上;从经济上看,将是美、欧、日三极;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

在过渡时期内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具有众多的人口,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潜力和相当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

按照学者的观点,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仍是当今世界足以和西方、特别是美国进行军事较量的一直强劲的军事力量。

原苏联在俄罗斯的军队有216万余人,原苏联陆军战略机动力量大部分都部署在俄罗斯境内,原苏联军队的北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的舰队都已属俄罗斯,而黑海舰队的相当一部分也属于俄罗斯,原苏联的2.8万多枚弹头中,有1.9万多枚在俄罗斯境内。

1.1多万个战略弹头约有8250枚在俄罗斯境内,占总数的75.5%。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国,虽然今年由于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原因,无法承担起更多的国际事务,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必在以后得一段时期随着经济,政治形势的好转,必将在世界格局中充当重要一极。

欧盟目前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而随着欧盟的扩大,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的国家集团和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不过我们需要主意的是在欧盟进程中,各个国家仍因各个国家的利益而发生纠纷,而且欧盟远没有走到军事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程度,相反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一些国家纷纷表示退出欧元区的意愿。

如今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共同外交而是怎么实现欧盟的政治一体化、军事一体化,使其成为响当当的角色。

其对外政策并没有统一,但是意愿都是一致的,包括强化与美国的跨大西洋合作,推动欧俄关系由寒趋暖,谋求与日本相互借重,在中东和北非拓展地缘战略影响,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合作等等。

日本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三,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日本都是亚洲甚至世界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但是由于在二战重建时长期在军事和经济依附于美国,直到现在虽然日本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实力强大,但是终究是个“政治矮国”。

因此日本当前的主要方向就是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梦想,日美同盟关系进一步加强,日苏、日中关系明显改善。

另外,日本还积极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提出“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加深同这一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以换取它们对日本的支持。

日本在70年代的国际地位也因此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扩大,为其向政治大国过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崛起为本世纪最重大的全球性事件。

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进一步上升。

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中国的外交自信心不断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在多极化政治格局中地位日益上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单极压力,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迅速增大,各种外部阻力与压力也随之增加:一方面,不少国家和外部力量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不适应感,“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不断出现。

一些大国更对我产生明显的战略敌意,使我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事端。

我国周边环境复杂,邻国众多,又存在大量历史遗留的领土及边界划分争端。

出现任何纷争,不仅当事国陷入麻烦,也为外部力量介入提供了机会。

近年来中国在周边地区的一些维权活动,一旦外部大国介入,极易造成我周边安全形势的恶化。

近年我国已经面临日益严峻的领海权益维护的考验。

象南沙群岛,钓鱼岛及东海大陆架划界和东海油气开发等问题上,与越南、日本等国的争端都呈现加剧之势。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上对中国关注和重视的增加,对我国的期待也大大上升。

国际舆论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使我国面临履行大国义务的压力明显加大。

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

个人对世界格局的认识:作为大学生,我认为我们现在是无法影响世界格局的,但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世界格局、国际形势,从而把握住世界发展的趋势。

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统筹两个大局的能力,培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坚定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学习,掌握政策,不断提高国际事务理解和把握分析复杂国际局势的能力,善于实践、勇于参与,不断提高走出去、引进来的实际本领,在把握变与不变的国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本领。

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中国的中坚时,便可以根据相应的世界发展趋势,做出利国利民的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