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语言领域教案

学前教育语言领域教案

学前教育语言领域教案【篇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

本课程内容共十一章,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2章)为语言功能篇,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及其研究、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等内容;(6学时)第二部分(第3—7章)为语言发生发展篇,主要介绍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语言学习、0-3岁和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等内容;(16学时)第三部分(第8—11章)为语言教育实践篇,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等内容。

课程简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之一,专门研究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应用性课程。

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实施语言活动的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训练为主的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能力的职业技能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

专业素养。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培养合格师资。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为以后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32,实践32学时)课程总学分:4【篇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二)学时学分:周2学时,2学分(三)预修课程:学前儿童文学(四)使用教材武建芬主编:《学前语言教育》(第1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五)教学参考书1.周兢,余珍有著:《幼儿园语言教育》(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3.刘宝根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堂答辩(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其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等占学生成绩的较大比率(30%,改变仅由期终考试决定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状态)。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知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形成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良好态度。

教学重点: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知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3.理解各种语言教育观。

教学难点:1.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周兢,余珍有著:《幼儿园语言教育》(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3.刘宝根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一)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专门研究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一)描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二)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解释和评价学前儿童原因发展的个别差异(四)介绍和阐明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和活动设计类型。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一)把握语言发展关键期,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1.积极发展口头语言,为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方面。

3.语言恢复和重构具有关键期。

4.忽视或错过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将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5.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也有关键期。

6.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具体时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二)加强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社会规则。

2.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会行为可以处于良性循环中。

3.学前儿童学习语言时可以接触大量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语言材料,这使他们能够观察和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

(三)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1.语言可以提高学前儿童道德认识2.语言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3.语言有力地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4.语言可以增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5.语言可以激励学前儿童积极参与劳动6.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向(一)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二)能够自然流畅地运用语言(三)为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一)学前儿童语言观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学前儿童语言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是儿童由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伴随着儿童社会经历的不断丰富而变化发展的。

3.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4.语言是一种思维的工具。

5.学前儿童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受语言的影响6.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离不开语言7.儿童习得语言,被称为儿童社会化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观1.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1) 语言形式:语音和语法的获得2) 语言内容:词义和句义的获得3) 语言技能:对语言的操作能力、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2.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1) 社会性2) 连续性和阶段性3) 实践性【篇三:学前班语言教学教案】小鸭子的大脚丫教学目标:1.学习儿歌,能够背诵儿歌2.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创编肢体动作3.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做个自信的孩子。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小鸭子》、彩色卡纸、小朋友的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带小鸭子入场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一起来看!(出示课件:小鸭子的图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鸭子?生答:(从颜色、翅膀、嘴、脚等方面)孩子们说的都很好,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掌声送给自己吧!二.学习儿歌师:孩子们,小鸭子看见你们这么聪明能干,想要送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给你们,想听吗?小鸭子说只给坐得端正的好孩子听哦(播放“小鸭子”)1.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儿歌师:小朋友。

儿歌好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外一首小鸭子的儿歌呢,大家想学吗?那好,我们和小鸭子一起学习这首儿歌!(板书:小鸭子的大脚丫)认读课题,小鸭子的大脚丫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儿歌吧(课件出示儿歌)a、老师范读儿歌(会读的孩子跟老师一起读)b、生跟读、齐读、分组读、比赛读2.学习儿歌,并背诵!师:小朋友,咱们和小鸭子一起背诵下这首好听的儿歌吧!(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小组接力背。

单个小朋友背、、、、、、、3.创编动作师:真棒!掌声送给自己吧!小鸭子说想看看你们带上动作和表情来背儿歌,你们能做到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鸭子忍不住夸奖你们了,说你们是了不起的乖孩子呢!三.理解儿歌内容1.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儿歌孩子们,说到小鸭子,老师这儿正好有个故事,想听听吗?师:小鸭子长了一双大大的脚丫。

他走起路来,像踩着两只小船一样,一摇一摆的,样子很滑稽。

他很怕小朋友们笑话他的大脚丫、笑话他走路的怪样子。

在足球场上,小鸭子大大的脚,把一个个球使劲地踢进球门。

大家都为它鼓掌,羡慕他有一双大大的脚丫,小鸭子高兴极了。

孩子们,这个故事和我们今天学的儿歌是不是一样的?2.提问1).儿歌叫什么名字?2).儿歌中都有谁啊?3).儿歌里发生了什么事?(板书:画大脚丫)4).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鸭子的大脚丫还有什么用吗?四.活动延伸师:小鸭子的大脚丫真有意思,大大的很难看,却能踢球,画画还有游泳,用处大着呢!小朋友,我们每个人、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们不能去嘲笑别人的缺点,要学会欣赏他们的优点,谁愿意来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让我们学习呢?(记录下孩子们的话,配上照片贴到活动角)附儿歌小鸭子的大脚丫小鸭长着大脚丫,小朋友们都笑他。

足球场上把球进。

我的大脚有用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