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

项目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

项目考核及奖惩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 条为提高公司项目的运作效率,充分调动项目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2 条本办法适用于以项目为组织形式的工作考核,包括对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的考核。

第3 条项目考核采取二级考核体制,即公司对整个项目进行考核;项目经理对项目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考核。

第2章项目考核小组第4 条公司成立项目考核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公司总经理、工程部、财务部、企业运营部、人力资源部经理,由总经理任小组组长。

第5 条项目考核小组是公司项目考核的领导单位,其主要职责如下。

1.确定项目考核方式。

2.监督项目管理部的日常考核。

3.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考核记录,确定项目考核结果。

4.监督考核结果的应用情况。

5.处理项目考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投诉。

第3章公司项目考核整体设计第6 条项目整体考核内容分为项目进度执行情况、项目成本执行情况、项目质量执行情况三个方面。

第7 条在项目考核中,各项考核的内容和相应权重如下表所示。

考核内容及权重表考核项细化考核项权重细化项目子项权重总进度80% 项目进度20%阶段性进度20%性能功能质量50% 项目质量30% 满足项目需求情况20%质量规范化执行情况30%预算执行情况80% 项目成本30%财务规范性执行情况20%重大责10% — — — — 项目 10% — — — — 第 8 条 项目开始前,由工程部经理拟订各指标权重与考核评价的标准,报项目组核准后,由 工程部经理和项目经理签。

第 4 章 项目进度考核 第 9 条项目进度由项目管理部进行日常记录与考核,项目结束后,将考与考核记录报考核小 组进。

第 10 条 项目进度考核分为总进度考核和阶段性进度考核,采取项目延期率指标进行考核。

1.总进度延期率是指考核项目实际完成周期超出计划完成周期的程度。

2.阶段性进度延期率是指考核项目关键性阶段进度实际完成周期超出计划完成周期的程度 (完成周期 以最后一次批准的变更计划周期。

第 11 条 项目延期率考核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其中负提前率。

延期率 项目实际数 - 项目计项第 12 条 项目进度考核的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设项目延期率为 P ,项目延期率考核得分为 A ,则: 1.当 -20%≤ P <0 时, A=100+100×|P|; 2.当 P=0 时, A=100 ; 3.当 0<P ≤ 20%时, A=100-100 ×|P| 2×; 4.当 P >20%时,视为整个项目失败,取消该项目的考,整个项目考核得 0 分。

第 13 条 项目进度考核总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项目进度考核得分 =项目总进度考核得分× 80% + 项目阶段性进度考核得分× 20% 第 14 条 对于项目存在多个阶段性关键进度时, 项目阶段性进度考核得分按照多个阶段性进度考核得 分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对于不存在阶段性进度的工程项目,项目总进度考核为项目进度考核得分。

第 15 条 项目进度考核流程如下。

1.项目启动后,工程部经理和项目经理共同拟定项目工作目标,明确项目总进度和关键性阶段进度, 经公司审核、总经理核准后,工程部经理和项目经理共同签。

2.关键性阶段工作完成后,项目经理填写“工程项目进单”,提误后签。

3.项目终验后,视为项目结束,项目经理填写“工程项目进查无误后签字确认。

4.项目结束后,工程部计算项目延期率和项目进度考核得分,连同工程项目进度确认单上报项目考核小组。

5.项目进度计划如有调整按照调整后的进度进行考核。

6.项目进度调整必须经工程部经理核准方为有效。

第5章项目质量考核第16 条项目质量考核主要考核项目质量的执行情况,具体分别对性能与功能质量、满足需求程度、规范化执行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第17 条性能与功能质量的考核及标准如下。

采用测试通过率和遗留问题率进行考核,以最后一次测试通过作为衡量依据。

遗留问题率等于遗留问题数量相对测试用例数量的比率,具体公式及考核标准如下。

测试用例通过数量1.测试通过率(X)= 100%测试用例总量。

遗留问题数量Y12.遗留问题率(Y)= 100 %测试用例数量Y 23.考核标准如下表所示。

性能与功能质量考核表测试通过率X 遗留问题率Y考核指标X>99% 95%<X<99% 95%<X<99% X<95%Y<5% Y<5% 5%<Y<10% Y>10% 考核分数90~100 80~89 60~79 0第18 条满足需求情况的考核指标如下。

采用第几次验收通过率来考核,具体考核标准见下表。

满足需求情况考核表第N 次验收通过考核指标N=1 N=2 N=3 N=4 N=5 考核分数90~100 80~89 60~79 0 0第19 条规范化执行情况的考核如下。

通过对项目质量检查单上相关的所有指标进行分项考核,分项考核结果算术平均得出规范化执行情况的考核分数。

第6章项目成本考核第 20 条 工程项目成本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财务规范性考核。

第21 条 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是考核项目实际费预算的程度, 预算金额以最后一次批 算为准。

第 22 条 项目预算超支率计算方法如下,其中负 项目预算超支率 = 项目实际发生费用 - 项目预算金额 项目预算金额 × 100% 第 23 条 考核指标的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设项目预算超支率为 Q ,项目预算超支率考核得分为 B ,则: 1.当 -20%≤<0 时, B =100+100×|Q |/2(备注:当 Q ≤ -20%时,按照 Q =-20%; 2.当 Q=0 时, B=100 ; 3.当 0<Q ≤ 20%时, B=100-100 ×|Q| ×2; 4.当 Q >20%时,视为整个项目失败,取消该项目的考,整个项目考核得 0 分。

第 24 条 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由财务部负责。

项目结束后, 财务部计算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得分, 连 同项目预算和项目费用明细呈报项目考核小组。

第 25 条 项目预算如有调整,则按照调整后的预算进行考核。

项目预算须经核准。

第 26 条 财务规范性考核是指对工程项目遵守公司财务控制制度和财务规范情况的考核。

此项考核通 过财务部、工程部定期或不检查进行。

第 27 条 财务规范性考核方法如下。

1.财务部、工程部对工程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2.发现工程项目存在违反财务控制体系现象且经纠正拒不修改的,或存在严重违反财务控制体系的, 检查部门填写“财务规范性考核通知单”,经被核查人确财务部。

3.其他职能部门发现问题可以通知个部门进行核查。

4.项目结束后,由财务部汇总财务规范性考核通知单,进行打分同财务规范性考核通知单上报 项目考核小组。

第 28 条 财务规范性指标打分方法如下。

1.存在一个减5 分。

2.存在五个以上问题的,全部否决本项指标。

3.严重不符合财务规范化要求的,财务部有权上报考核小求取消第 7 章 重大责任事故考核 第 29 条 项目考核小组根据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的记录第30条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的为满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此项得分为0分。

第8章客户满意度考核第31条客户满意度考核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实现。

项目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由项目管理部发放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第32条客户满意度调查必须经客户签字确认方为有效。

第33条客户满意度考核得分=客户满意度调查得分×10%(客户满意度的指标权重)。

第9章项目考核实施过程第34条项目经理提出考核申请。

项目经理测试后,由工程部品质组验收后,该产品开发项目方可向项目考核小组提出申请。

项目考核小组负责对项目的总体考核,由品质组牵头,组建项目考核小组,成员包括副总、人事行政部、财务部、工程部等有关人员。

第35条相关人员测试有关数据。

1.财务部人员提供项目费用明细表并填写超支率。

2.工程部人员提供项目质量检查单,对项目规范化执行情况进行打分并填写项目实际执行周期。

3.品质组提供测试报告并填写测试通过率和验收报告。

4.工程部填写第几次验收通过并提供产品综合遗留问题率。

5.考核组长进行分数汇总,并填写项目考核结果,由总经理签名确认。

第36条项目成员的考核实施过程如下。

1.项目任务书由项目成员的直接上级确认。

一般直接上级为项目经理,对于项目下设组的,对组员的考核由项目组长负责。

2.汇总项目任务书形成工作业绩考核表。

对每项工作的分配通过任务单的形式进行,在每项工作结束后,将对该项工作进行评分,对任务单进行汇总,形成工作业绩考核表。

在任务单中明确每项任务的相对重要程度,作为工作业绩考核表中的权重分配标准。

3.绩效面谈。

直接上级在考核过程的有效时间内组织与每一位被考核人员进行绩效面谈,就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充分沟通。

(1)绩效面谈要对照工作业绩考核表、项目任务书进行,主要目的为肯定成绩、提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员工制定改进措施。

(2)绩效面谈要确定考核者考核得分,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3)项目经理将确认后的工作业绩考核表交总经理审核后交人力资源部备案确认,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成绩,并与相关个人利益挂钩。

第37条项目考核结果的应用程序如下。

1.作为项目奖金发放的依据。

公司根据项目部成员的绩效考核成绩发放项目奖金,具体发放标准如下所述。

(1)项目经理应发奖金额=(2)项目成员应发奖金额=在对项目所有成员的综合评价成绩求和时,不用考虑项目的考核得分。

2.作为员工培训的依据。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员工绩效考核得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可以通过针对性培训进行改善和提升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3.作为项目人员职位晋升的依据。

第10章附则第38条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解释与修改。

第39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