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1) 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 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清单: 一、 溶液广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 分散到 _____________ 里,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溶液。
弋特征: ____________ 性; __________ 性。
溶质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溶质。
组成* 状态:—态、—态、—态。
溶剂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也可以做溶剂。
二、 溶解过程:「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1、溶解过程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点'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下的 或表示情况。
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 _____________ 和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溶解在 ______ 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体积。
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含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比。
溶质质量2、 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X 100%溶液质量3、 溶液的配制: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等。
(2)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 等。
(3)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 溶液温度。
例如:等。
三、乳浊液 检测习题例题: 右图为A 、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 点表示的意义是2、 当温度为t i C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 _3、 当温度为t 3C 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 。
4、 如果分别把 A 、B 、C 放入100g 水中配成t 3C 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 i C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___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5、若要把混在 A 中的少量C 除去,应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若使C 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米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中考链接〕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五、溶解度 饱和溶液A.牛奶 B .蒸馏水 C .石灰乳 D .生理盐水1、固体的溶解度 2 . t C 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40%,另一瓶为 10%勺(1)概念: _____________ ,某固体物质在 _________________ 里 ________________ 所溶解的 __________ ,叫做A.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 C .略降低温度D. t C 时,蒸发少量水学习目的: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导学案溶解度曲线概念:表示物质的 ________________ 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曲线。
O—相同。
随 ______ 而变化的1、 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乳浊液。
2、 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不聚集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一定量的 _________ 里加入某种 _______ ,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得的溶液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不饱和溶液。
BA溶解度g0 t i t 23.现有100 ml 20%的硫酸,其密度为1. 14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溶解:应选择的量筒规格是(填“ 50 ml ”或“ 100 ml ”),量取时,若A.该溶液含溶质20 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 : 仰视刻度线,则量筒的读数偏,实际水体积偏,所配制溶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 : 5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 : 44.农业上常用16%勺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该溶液的是(A. 4 g氯化钠和16 g水B . 16 g 20%的氯化钠溶液和5 g水C. 10 g 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4 g水D. 14 g 10%的氯化钠溶液和 1 g氯化钠温度/ c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29. 433. 337. 241 . 445. 850. 455. 260. 265. 6 10 .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O5.把60 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 C,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溶解度减小 B .溶液的质量不变(2)在20 C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填“饱C. 溶液由浓变稀 D •溶剂的质量不变和”或“不饱和”)溶液。
将其温度升高至60 C时,溶液的质量为6.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gCb,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 再滤出食盐。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拓展提升A.浸洗前后,MgC b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1. 15.4 g NaCl 完全溶解在如右图甲所示的水中,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右图乙,则g,该溶液mL-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MgCb的含量所得NaCI溶液的密度为,溶质的质量分数7.如右图所示,A、B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 t C时,等质量的A 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C.当温度大于t C时, b的饱和溶液一定比a的饱和溶液浓D.当温度小于t C时, 相同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A,2 . 20 C时,取相同质量的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 高到40C,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右图左所示。
右下图为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仔细阅读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将温度升a、b、c三种020 3D 站屯度&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 4 C的冷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 b >a>c时的温度为围是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 得到溶液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烧杯甲里是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则t的取值范物质的溶液。
A. 4 C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中溶质(3)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比较一定正确的是的质量分数 A. (状态2)>甲(状态1)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B.乙(状态1)>甲(状态9.实验室欲配制50 g 5%的NaCI溶液,常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1)计算:需要NaCl质量为g,水的质量为g,约ml。
C. (状态1)=乙(状态2)D.乙(状态3)>丙(状态(2)称量:托盘天平只能准确称量到g。
称量时若把砝码放在左盘(1 g以下用游码),则称得NaCI的质量为g。
若量取水的操作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际为。
要把该溶液变成5%勺溶液,需再加NaC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