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技术愿景2020+白皮书

中国移动技术愿景2020+白皮书

中国移动技术愿景2020+白皮书目录1前言 (3)1.1范围 (3)1.2趋势 (3)1.3整体概述 (4)2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服务 (4)2.1人-人:未来通信服务 (5)2.2人-信息:数字内容及信息服务 (6)2.3企-企:企业信息化服务 (7)2.4企-人:行业应用服务 (7)2.5企-信息:数据能力开放服务 (8)2.6物-物:智能物联网服务 (9)2.7物-人:智能家居和家庭关爱服务 (10)2.8物-信息:社交化物联网服务 (11)2.9物-企:产业信息化服务 (11)2.10信息-信息:数据资产运营服务 (12)3技术愿景 (13)3.1终端2020 (14)3.1.1直观沟通,自然交互 (14)3.1.2百态终端,智感万物 (15)3.2网络2020 (16)3.2.1网随人动,用户定制 (16)3.2.2软化灵动,绿色运营 (18)3.2.3安全可信、智能运维 (19)3.3应用2020 (20)3.3.1深度挖掘,增值共赢 (20)3.3.2开放数据,价值提升 (22)4参考文献 (22)1前言1.1范围本白皮书是中国移动提出的在2020年及其之后的若干年内对产业各方面技术发展的构想,包括行业发展趋势,面向万物的数字化服务和对技术发展的看法。

希望产业各方能够在此愿景描绘的场景下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望。

1.2趋势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从有线到无线,从呼叫位置到呼叫个人,从摩尔斯码到语音及短信,从以网络能力提供为主到以用户需求体验为主的移动多媒体业务(视频业务社交媒体,定位服务,融合通信等)的发展,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会呈现出三条主线:新型智能终端,超宽带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化的应用。

2020年的到来,信息通信客户需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个人消费者,企业客户以及产业革新方面会呈现何种趋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到2020年,先进的交互和显示技术将为用户创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无缝联接(例如:超视听,3D打印,增强现实,体三维等)。

用户在消费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微型企业”,生产出大量的个性(iMade)数字信息。

●企业虚拟化身处全球各处的企业员工通过身临其境的虚拟网络协作,紧密地工作在一起。

公司外包的IT全部依靠云。

产业价值链进一步精细划分,多个企业在其中自动、有效的相互作用。

●产业跨界创新无处不在的移动宽带网络引发了多个行业新一轮的变革(金融、交通、能源电力、教育、医疗等),并且创造了新的e行业,如:车联网,e医疗,e物流等。

根据GSMA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消费量增长11倍,全产业价值增长11000亿美元。

到2020年,平均每用户每天至少需要消费1G字节流量,网络容量增加至少1000倍;融合的移动通信业务渗透到各行各业,以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网络变革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运营商会在如下领域面临挑战:●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持续网络建设投入的同时,如何保障稳定增长的收入●客户体验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何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体验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业务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同时技术创新也将激发新业务的增长。

2020年的信息技术发展主要围绕基础技术的演进、网络系统及终端技术的革新以及支撑数字化新服务的智能应用来展开。

1.3整体概述到2020年及以后,中国移动将秉承“连接无限可能”(More Than Connecting)的目标,建立精品智慧网络,实现万物互连;打造一流基础设施,提供专业化服务,面向“互联网+”实现传统行业和信息化的连接,助力创新发展。

作为运营商,中国移动将以提供数字化服务、打造无所不在的可靠网络、提供无所不能的支撑能力为目标,希望与行业各方一起,在2020+实现“连接无限可能”的愿景。

2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服务我们将提供面向万物的数字化服务。

面向的对象包括人、物、企业和信息,将提供他们自身及之间的沟通、连接服务,重点包括10大数字化服务(如图1):●未来通信服务●数字内容及信息服务●企业信息化服务●行业应用服务●数据能力开放服务●智能物联网服务●智能家居和家庭关爱服务●社交化物联网服务●产业信息化服务●数据资产运营服务图1:万物互联的十大数字化服务2.1人-人:未来通信服务据知名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较2010年将增长240倍,全球移动终端数将比2010年增加1倍,达到107亿。

到2025年全球将有20到30亿人能够上网社交。

预计到2023年,5G全球覆盖率将达到60%,大流量消费成为基本特征,单终端每月流量将达30GB,传统短彩信和语音电话将被多媒体消息及高清视频通话取代[1]。

中国移动认为,运营商将继续构建并运营新一代极致网络,提供“享你所想”的全方位人人通信服务。

作为泛在、高速、安全、智能网络的运营专家和人与人通信服务提供商,中国移动将提供随时、随地、即时、高效、高感知、无障碍的人人通信服务。

人人通信的典型场景包括:●多手段、多渠道社交沟通:通过超高清音视频通话及富媒体消息,人与人的沟通更加直观、方便、感觉好●远程高仿真情境交流:通过虚拟现实、极清视频、增强体感(如嗅觉、触觉)传输等设备,使人感觉交流的对象就在眼前●特殊人士的通信:通过特种设备人们可以无障碍的社交沟通,如残疾人(听力、视觉、肢体的增强设备)●密集人群通信:在密集人群的场所(如球赛现场、演唱会),人们可以自由、无障碍的通信,体验与非密集的情况一样好●脑电波通信:通过新型通信设备,不用通过语音、动作、视频等传统媒介,想到的东西对方就能感觉并理解这些场景要求:●网络速率需要至少960Mbps,支持极清(8K,3D)视频的传输;●网络端到端时延在10ms以内●在苛刻环境(如高速移动、密集场所等)下保持一致的通信体验●在绿色节能方面,端到端每bit所消耗的能量(焦耳/比特)下降超百倍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中国移动希望在网络虚拟化(NFV)、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空口(SDAI)、CRAN、下一代前传接口(NGFI)、智能节能网络、网络自组织与自管理、超大规模天线、智能频谱接入、超密集组网、新型网络架构等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合作。

2.2人-信息:数字内容及信息服务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7年,移动视频流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5%[2],而2013到2017全球游戏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8.1%,到2016年达到1029亿美元[3],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到190亿美元[4]。

到2020年,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延续,预计全球90%以上的人将主要使用移动设备来获取数字媒体信息,包括音乐、文本、游戏、视频等,平均每个用户拥有3-5个移动设备,其中1-2个是可穿戴设备,全息投影设备和高保真音效设备将成为家庭休闲娱乐的主流设备。

中国移动希望整合优质内容资源,打造震撼视听娱乐新体验。

作为云端多媒体内容聚合专家和个性化数字娱乐内容提供商,中国移动将提供引人入胜、引领潮流、多方共赢、私人定制的数字娱乐服务。

数字内容及信息服务的典型场景包括:●全息家庭影院:通过全息投影设备及高保真音效,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视听感触●浸入式游戏:基于可穿戴设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视频和音频的立体全方位交互,实现社交化拟真游戏体验●个性化文化传播:针对私人定制化内容,由内容提供商制作并直接推送给私人,如交互式电影、小说等●5D电影:身临其境的电影交互方式,人在全方位立体的场景中参与,如同就在事件现场这些场景要求:●信息及内容的数字化需要新的展现形式,如全息、高保真、立体影像等●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接触到数字内容,如可穿戴设备、虚拟或增强现实等●运营商对数字内容制作和版权进行管理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中国移动希望在新一代多媒体编解码、超高速光传输系统、自然语言交互、体感/手势操控、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据隐私保护、可穿戴设备等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合作。

2.3企-企: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运营商服务的对象。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各行各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提升工作效率。

据机构预测,企业云服务市场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2017年将达到2442亿美元[5],利用云计算等新ICT技术,传统企业能够将自身更多的内部能力作为一种业务对外销售。

中国移动希望能打造移动ICT生态系统,助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

作为企业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移动将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低成本、可灵活定制的企业级移动ICT服务。

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典型场景包括:●企业社交化办公:企业的员工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在企业内部甚至企业间进行项目的协同和经验的分享,提升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虚拟化办公:为企业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协作、移动办公环境, 帮助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和高效协作这些场景要求:●帮助企业能够对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存储、计算等●帮助企业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内部办公、协助、沟通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中国移动希望在网络安全服务开放与定制化、数据知识化、数据隐私保护等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合作。

2.4企-人:行业应用服务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未来将不仅仅是移动和固定运营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整合,也包括移动互联网、基础通信行业与其他垂直行业的融合,运营商也将参与到各垂直行业的服务提供者的阵营中来。

据机构预测,到2017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200亿美元[6],2017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734亿、1.2亿用户[7]。

预计2020年,50%以上的人都将可享受到和健康有关系的可穿戴设备及应用服务,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教育服务将占50%,医疗保健(包括移动医疗服务)、消费电子、公共事业和汽车将占整个物联网应用市场规模的85%。

中国移动希望引领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步伐,打造民生新生态。

作为移动教育、医疗、金融等平台和产品服务提供商,中国移动将提供方便、实惠、开放、有尊严的跨界民生服务。

行业应用服务的典型场景包括:●慢性病管理:通过家用或可穿戴医疗监控设备及大数据分析,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在居家环境下专业医疗管理●健康管理:通过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对运动、睡眠、营养/饮食、情绪、社交等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记录,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建议●个性化学习: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及极清视频设备,向用户提供“因材施教”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服务●智能教室:通过教育器材的信息化,实现远程课堂投票、提问、抢答、测试等教育环节,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可及●移动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的个人理财、现金、保险、投资管理咨询,无门槛这些场景要求:●提供监测慢性病人病情和普通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的服务,并提供保健、医疗建议●对医疗传感器端到端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达到毫秒级●通过各种手段提供个性化、寓教于乐的在线教育,能够进行注意力集中的检测和培养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中国移动希望在家用医疗精密穿戴设备、超高速光传输系统、实时大数据处理、量子保密通信、增强现实、新一代多媒体编解码、业务和用户的智能感知等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