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回顾】(1)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A. 变小B. 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2)将40C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 20C ,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液浓度(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D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D .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5)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 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溶液的是 () (7)判断正误:(1) 向20C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
(2) 随水量的增加,能溶解的物质增加,所以溶解度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3) 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克采用加溶剂、降温的方法。
(4)一定温度下,100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钾 10克,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10克。
一、溶解性和溶解度(4).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1、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在100 g溶剂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用S表示度)溶解度(g):ioog = 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解度(g):〔I00g+溶解度(g)〕=溶质质量(g):饱和溶液的质量(g)即:s: 100 = m溶质:m溶剂S:(100+s)=m溶质:m溶液4、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_ ,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 .②同一条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同种物质在____________ 的溶解度。
③两条曲线交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诲解度曲线施反映出固体物质涪解度爻温度彰响情氓(本盾意义):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例如;c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例如。
应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知道温度或溶解度求对应的溶解度或温度6、溶解度曲线意义:①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③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7、过滤和结晶(一)过滤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
3.注意问题:“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二)结晶1.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3. 结晶有两种方法:(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缓升型物质的提纯。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陡升型物质的提纯。
【讨论】~1^A和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9。
现要用结晶法从A B的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 B共存于溶液中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取得60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C,若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应在什么范围?2、20C时,将2.8 g生石灰加入到50 g a %的饱和石灰水中,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50 g ,(填“<”“>”或“=”,下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若将该溶液温度升高到30"C,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a %。
二、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宀、、亠m质m质2、定义公式:C%F------ x 100%^ ------------------- x 100%m液m质+ m剂【思考】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S,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 )某温度时,蒸干70g氯化钾饱和溶液,得到20g氯化钾,求该温度时饱时溶液的质量分数。
2)在10C时,把80g硝酸钠加入到100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求10C时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现有50g40%的蔗糖溶液,求蒸干可得蔗糖多少克?3、溶液稀释设浓溶液质量为A,溶质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加入水的质量为x。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定律):A - a%=( A+x)• b%4)把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水多少克?5)某溶液50克加入15克水后,稀释成20%勺稀硫酸,求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6)向一定量20%勺NaCI 溶液中,加入50克水,NaCI 质量分数变为5%,求原NaCI 溶液的质量 4、溶液变浓(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① 向原溶液中加溶质,设原溶液质量为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加入溶质质量为 x ,所得浓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为 b%,则有:A • a%+x=( A+x ) • b%② 将原溶液蒸发溶剂设原溶液质量为 A ,溶质量分数为a%蒸发溶剂质量为 x ,所得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有:A- a%=(A - x ) • b%7)现有50g , 5%勺KCI 溶液,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你有几种方法,试通过计算说明。
8)在80g25%的硝酸钠溶液里加入 20g 硝酸钠或蒸发掉 30g 水,计算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
5、溶液浓、稀混合设浓溶液质量为 A ,溶质质量分数为 a%稀溶液质量为 B,溶质质量分数为 b%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c% 则有: A ・ a%+B- b%=(A+B ) • c%9)现有200g 40%的稀HSQ ,试求与多少克 10%勺稀硫酸混合,可得 30%的稀硫酸。
10)农业生产中常用 15%的食盐水来选种,现有 10%和20%的两种食盐水,求用这两种食盐水配制选种食盐水时的质量比。
11)已知20C 时,NaCI 的溶解度为36g ,试通过计算回答:在 20C 时能否配制30%的NaCI 溶液。
6、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c%与溶解度S 的相互换算:c%=ss 100 x 100% S =c100-cX 100g12)20C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则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属于()A、易溶 B 、可溶C 、微溶D 、难溶7、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相结合13、将67.9g Na 2CO溶液与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勺盐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4.4g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计算:(1)盐酸溶液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 •石灰水与CQ B. KMnQ与水C 豆浆与水 D •面粉与水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B .洗涤剂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C . 100 g 10 %食盐水和100 g 10 %食盐水混合,可得200 g 20 %食盐水D. 5%的食盐水温度升高(水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3 .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C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 .降温到10C有A晶体析出B .蒸发掉10 g水,有A晶体析出C.加热到30C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 . 20C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4 .下列方法可使硝酸钾溶解度增大的是()A.增加溶质B .增加溶剂 C.升高温度 D .搅拌5. 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则20C时食盐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 36% B . 27% C . 10% D . 30%6. 20C时:A的溶解度为15 g, l gB溶解在10 g水里成为饱和溶液,50 g C的饱和溶液中含10 g G则20C时。
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 . A>B>C B.C>A>B C. C>B>A D.B>A>C7. 将浓度为38%、密度为1.19 g /cm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稀盐酸,需用到()A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B .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C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D .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欲使50 g质量分数为10 %的硝酸钾溶液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22.5 g 水B .蒸发25g水C .加入5g KN03 D .加入IOg KN039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根据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溶质减少B .溶解度减少C .溶剂不变D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11所示。
现有tJC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 z C 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c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B . a 、b 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C .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国 6-11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12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则对相应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 C.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12、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必不可少的一组玻璃仪器是()。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B)烧杯、玻璃棒、药匙(C)烧杯、玻璃棒、量筒 (D)玻璃棒、药匙、量筒 13、在某一定温度下 A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则该温度下A 物质的溶解度为()。
14.溶液质量均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0%与 20%的两种溶液相混,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