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内饰件-扶手设计

汽车内饰件-扶手设计


50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异响、震动产生原因分析 • 震动产生原因 扶手旋转轴与限位轴为运动件, 为保证运动时不 产生刮擦, 需要与金属支撑支架有一定间隙. 同时考 虑到制造公差, 单边间距至少1mm. 所以在行驶过程 中势必产生震动。 间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决方法
增加塑料衬套,对轴抱紧 : • 在扶手打开与收起的运动过程中: 衬套与轴单边 间距0.2~0.3mm • 在扶手打开位置与收起位置: 衬套与轴单边间距 为零,或者0.2mm之内干涉.

现生产车型尺寸
8mm
旋转轴和止 动轴距离 车型 (mm) S161 19.5 D162 30 L_car 25 MODEL_Y 30.81 Nissan_P32E 25 NMC1 25 Rover_R75 39.6 GWM\BMPV\V250_FS_V08 35.735 B23 22.265 B21 20.108
48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衬套两端为何设计卡口
扶手在打开与收起状态有锁紧力和操作力要求.
增加衬套后, 扶手的锁紧力和操作力由衬套提供.
衬套在两端增加卡 口提供扶手的锁紧 力和操作力
• 卡口设计注意点
限位轴
限位卡口
可具体根据OEM操作力要求 调节间距及强度
49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40
3.1. 旋转点布置
• 旋转整个扶手,使扶手打开状态的上表面和水平面呈定角。 • 这次,扶手上表面基本达到要求。 • 旋转点的位置也基本地确定完成。
41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42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单转轴扶手图示
收起状态 打开行程
打开状态
旋转轴
限位轴
支撑支架
43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E
A
B C
D
55
CAE算得的操作力曲线图
四连杆改进前扶手操 作力变化曲线,此时, α=26 °,β=36.2 °.
四连杆改进后扶手操 作力变化曲线,比改 进前平顺许多.此时, α=19 °, β=26.5 °.
另一种改进方案,因安 装孔的限制而放弃, 此时, α=17.5 °, β=25.7 °.
3.2.支架设计 3.3.骨架设计
4.零部件设计
4.1.杯托设计
4.2.储物盒设计
9
1. 位置和舒适性
95%的坐姿假人
1. 位置和舒适性
1 2 3
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及舒适调节范围
1. 位置和舒适性
肩部活动角度
1. 位置和舒适性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使用位置的高度
影响手臂的支撑状态
1. 位置和舒适性
Iz Iy
BH 3 bh 3 12 HB 3 hb 3 12
BH 3 bh 3 12 HB 3 hb 3 Iy 12 Iz
BH 3 bh 3 12 HB 3 hb 3 Iy 12 Iz
参数输入表
施载力 F (N) 445 骨架自由端到转轴的水平距离L 1 (mm) 50 7675.75 最小截面积截面高H (mm) 强度 σ(Mpa) 450 25 173.92
测试过程中, 测试从20Hz加速到16KHz, 声音等级在测试台中心200mm范围内,不能超过60分贝.
2. 测试方法 A: 座椅置于合适的路况条件下测试;
B: 依照JCI 动态震动&异响标准, 评估座椅异声30秒以上. C: 如果存在的噪音,异响或卡嗒声呈垂向正弦曲线, 施加0.75G点对点垂向正弦曲线,以0.10Hz/每秒的速 率从5Hz加速到30Hz. D: E: 如果不存在噪音,异响或卡嗒声, 进入以下E步骤. 如D成立, 重复A步骤; 1). 乘客座空载和负载情况下都必须测试; 2). 驾驶座必须在负载下测试.
扶手内侧到两侧H Point的Y向距离
影响手臂展开角度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内侧到两侧H Point的Y向距离
影响手臂展开角度
Minimum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内侧到两侧H Point的Y向距离
影响手臂展开角度
Maximum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的最小宽度值
影响手臂支撑面积
95%假人肘部截面
37
3.1. 旋转点布置

退回到初始状态,重新选择 旋转点,选择40mm来寻找旋 转点。并把此旋转点固定。
38
3.1. 旋转点布置

再次旋转整个扶手,使扶手打开状态的上表面和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 从上图可以看出,上表面高出约束的区间。 故说明40mm选择偏大。
39
3.1. 旋转点布置
• 说明正确的旋转点应该 在30mm和40mm之间寻 找。 取值35mm来寻找旋转点, 并把其固定住。
扶手设计基础
基本功能 •支撑乘客手臂 ─ 基本功能要求 •保持手臂处于舒适的放松状态 ─ 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 提供多种小物件储存功能
─ 常用小物品:饮料杯、CD、眼镜、钢笔等
• 提供座椅电动功能的控制单元 ─ 电动腰托、电动头枕、自动按摩、座椅滑移功能、电动腿托、加热/通风、前排乘客 座座椅位置调节功能等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的最小宽度值
影响手臂支撑面积
Min. Width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的最小宽度值
影响手臂支撑面积
Min.
Width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长度
影响手臂舒适性区域
H point Plane
Torso line
Thigh line H-Point
21
1. 位置和舒适性
说明:垂向强度/刚度只对悬空的扶手 进行要求。
60
3.3. 骨架结构
61
3.3. 骨架结构
设计约束
侧向强度/刚度(Lateral Strength/Rigidity):
从扶手的自由端向后(或从转轴向 前),客户指定距离的位置处,水平 向左/向右施加负载F’,测量扶手在 受力时,加载点的最大偏移量Δ A’; 撤掉负载F后,测量加载点的最大永久 变形量Δ B’。
34
3.1. 旋转点布置
• 根据整椅排布位置,取扶手的竖直 方向的截面,初步建立扶手的断面轮 廓。 – 其中扶手上表面边界选用整椅的 STO面 – 下表面边界选择则需要考虑座椅 后背安装结构,需留出相应部件 间隙(靠背发泡层,靠背面套层,扶 手面套层,遮挡布厚度)。 – 上端边界需配合头枕设计,必须 避开头枕骨架及导套,注意检查 头枕移动的上下档位,确保在头 枕行程内都不会和扶手发生干涉。
•提供丰富的车内娱乐系统控制单元
─ DVD控制、车内空调控制、音响/视频接口等 • 提供其他便利 ─ 交/直流电源输出接口、点烟器、DVD遥控器、车载电话等
4
5
面套
发泡
骨架
6
线束
镀铬条
杯托 储物盒
盖板总成 本体总成 控制总成
7
How to do it!
8


1.与舒适有关的要素 2.发泡的设计 3.结构部分 3.1.转轴点
56
3.3.骨架结构
57
F
58
非悬空式扶手 由于有座垫承载,所以不需要考核垂向强度/刚度
59
3.3. 骨架结构
设计约束
垂向强度/刚度(Vertical Strength/Rigidity):
从扶手的自由端向后(或从转轴向 前),客户指定距离的位置处,垂直 向下施加负载F,测量扶手在受力时, 加载点的最大偏移量Δ A;撤掉负载F 后,测量加载点的最大永久变形量Δ B。
扶手长度
影响手臂舒适性区域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角度
影响手臂支撑效果

扶手翻平角度固定,则扶手设计角度范围为0°~+8°
扶手翻平角度可调,则扶手角度调节范围为-10°~+10°
1. 位置和舒适性
扶手表面压陷量 (最小10mm)
影响手臂接触时的舒适程度
Trim Layer Plus Pad ( Lamination ) Layer Foam Pad Layer Hard Material Layer
• 为什么采用单转轴结构?
扶手完全打开后,扶手前 后舒适性区域满足要求
H点
• •
即定旋转轴能够满足舒适性要求 优势 •采用单转轴结构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直观. •装配方便,快捷
44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限位槽的位置
目前车型的参数
车型 S161 D162 L_car MODEL_Y Nissan_P32E NMC1 Rover_R75 B23 B21 后靠背角度 110 108 115 115 115 111 117 111 118
扶手打开角度 100 107 111 110 110 110 110 103 113
扶手打开后与水平夹角 10 1 4 5 5 1 7 8 5
45
3.2.1. 单转轴支架结构设计
• 各项目轴直径信息:
车型 S161 D162 L_car MODEL_Y Nissan_P32E NMC1 Rover_R75 B23 B21 扶手宽度 扶手长度 旋转轴直径 (mm) 限位轴直径(mm) 10 237 407 10 10 236 368 10 bolt,M 5带肩 197 358 8 12 244 339 12 10 263 411 8 10 226 365 8 bolt,M 6带肩 225 443 9 bolt,M 5带肩 141 340 8 bolt,M 6带肩 131 267 8
• 单转轴容易产生异响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