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典型事迹材料
年6月的一天,正在一公司机关大院物业公司电工房忙碌的无意中听同事们说
起城际铁路就要开工了,这个工程不仅是年世博会的的献礼工程,而且是一公司
有史以来第一次参与施工的无砟轨道铁路。
什么是无砟轨道,别说见过,听还没
听过呢。
在铁路上生活了半辈子,工作了二十几年,要不亲自去体验一下,岂不
是一个天大的遗憾?虽说是快40岁的人了,依然有着年轻人的冲劲,当天下午,
他就找到领导请缨上铁路。
我局作为城际铁路的主要施工单位,承担了开工典礼筹备工作中的场地平整、
主席台搭设、休息室建设以及现场各类服务设施的安装等工作。
根据局工指的安排,由一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由铁道部主办,上海铁路局和城际铁路公司承办的城际铁路开工典礼规模宏大,与会领导层次较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以及铁道部部长
刘志军、江苏省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上海市市长韩正等领导将亲自出
席开工典礼。
为此,铁道部、上海市、江苏省极为重视开工典礼的筹备工作。
铁
道部副部长卢春房、江苏省省政府秘书长樊金龙、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王峰、
城际铁路公司总经理杨建中等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典礼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局
总文秘杂烩网经理许宝成、副总经理张建场以及城际局工指领导和一公司主要领
导几乎每天蹲点现场指挥、督战。
此时已经是6月下旬,开工典礼定于7月1日,时间只剩下一个星期,典礼会场有4千米的低压线路以及一组应急变电设施需要
布设和安装,会场各类扩音器材以及休息室各类照明设施和空调等各类电器的安装,却只有他一名熟练电工。
典礼筹备现场来那么多的领导督战,他知道这是一
场硬仗。
来参加典礼的大部分领导,他只在电视上和报纸上见过,他知道他不能
出现任何闪失。
整整一个星期,他没有和床接触过,好在是夏天,困了就在搭设
主席台用的木板上对付一会儿。
有好几次他躺在木板上睡着了,尽管时间紧迫,
现场的领导却不忍心叫醒他;眼睛布满血丝,蓬头垢面,整整一个星期没洗过一
次脸像回事的吃过一次饭。
开工典礼那天,他负责现场电力保障,弦一直绷的紧
紧的,直至典礼结束才松懈下来。
事后,董事长王平均特意委托现场的项目领导
转达他对他的敬意。
一公司城际铁路一项目部管段全长15.37公里,全线共需安装变压器7个,架设
动力线路6千米,城际铁路自建点伊始就面临着工期紧、任务重,人员紧缺等各
种困难。
艰巨的安装和架设任务自然落在他的身上,他二话不说,背上自己的工
具箱,扛着梯子,就开始了电力线路的安装和架设。
时值8月,天气炎热,地表
温度高达50多度,他头顶烈日,脚踏热地,爬杆架线。
每天天刚亮就上工地,直
到摸黑回到工地。
几天下来,脸和胳膊晒得脱了皮,可他没有说一句怨言。
他心
理清楚,电力是施工的前提和保障,他必须要坚持住,既然来了就要用实际行动
来完成自己来时的心愿,圆自己的梦想。
他用他的行动向自己、向领导交了一份
满意的答卷,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在城际铁路中铁四局管段率先将所有的变压器
安装调试完毕,所有的动力线路架设完毕。
管段全长15.37公里,沿线分布着各类用电设备80多台(套),各类电闸(箱)100
多处,外协队伍20多家,还有一座日产混凝土200余立方米的拌合站。
哪一台设
备是什么样的性能,哪一台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他如数家珍,熟悉得就好
像是他的儿女或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这样的“熟悉”非一日之功,刚开始,外协队
伍的设备出现了故障,会立即报告现场领工员,现场领工员再通知他去修理。
后
来他发现,通过现场领工员“转述”,一是耽误时间,二是有时对故障具体情况“转述”不清,影响了他对各类配件的准备。
于是,他一台一台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把每一台设备的性能、状况和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记在他随身带的小本上。
为了
让现场操作工人随时随地能找到自己,他把自己的电话写给每一个操作工人。
时
间一长,现场的领工员和操作工人不仅只是信赖他,而且依赖他。
一次供电局临
时拉闸断电,虽然提前有通知到每一台设备操作工人,但刚停电,现场对讲机里
就响起一片“咱们牛电工呢”的声音,几乎是此起彼伏。
电工典型事迹范例
该同志现在是煤电集团公司海石湾煤矿机电队的一名普通电工,他始终以高昂
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热爱的电工事业中,为海矿的发
展倾注了满腔热血。
多次被评为海矿“双文明先进”、“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由
于工作出色,海矿破例提升他享受副队长级工资待遇。
年参加了公司举办的青工
技术比武大赛,获得了电工组第一名。
同年又被评为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和
创建安全高效型矿井活动“最佳岗位能手”。
年授予集团公司“十佳岗位技术能手”
和“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
同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十大优秀青年”等。
一、工作细致认真,刻苦钻研,敢打硬仗,业务水平突出
该同志对工作能够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特别恶劣,工作条件特殊,工作量巨大,要求电工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尤
其海石湾煤矿是刚刚建成的新矿井,所有投入使用的机电设备都是新生产的,技
术含量较高,对维护电工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很高。
他带领机电队全体电工参加了6111、6121、6212、6213等多个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安装,回收,调试等
任务,圆满高效的完成各项安装任务,受到了矿领导的高度评价。
井下的急、难、险、重、的工作,他经常知难而上,加班延点,有时候一连几天都在矿上,想家
人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天天都是起早贪黑,忘记了照顾父母、孩子,忘记了
多陪一会儿妻子。
由于他的业务水平突出,所以他不但负责井下的电气设备维修,还担负着海矿上工业广场“五大运转”这个重要机电环节的维修与日常维护工作,
经常是井下电器故障刚刚处理完,又跑到山上处理电气故障。
而且在其它连队有
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需要他帮助时,他总是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尽其所能
去帮助他人,受到了其他连队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作为一名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光有吃苦精神和十足干劲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干好工作的过硬本领,要向实践学,象他人学习,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面
对新型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技术精密度高的要求。
而机电队的电气设备种
类最多,技术含量最高,谢勇深深感到他身上担子的沉重。
身为一名技校毕业生,文化水平远远适应不了新技术的要求。
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在工作之余该同志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与
本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
他先后自学了电脑操作、微电子技术、plc编程语言、vb
编程语言、cad制图等多种专业知识,而且还报考了大专班。
为自己的工作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决不让自己在技术上落伍。
三、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创新“五小”成果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讲求实效是谢勇同志的一贯作风。
俗话说:失之毫厘,缪之千里。
在技术上一线之差就可能造成几万、十几万、乃至无法估量的损失。
所以,他始终在安全的前提下,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勇于创新、大胆改革。
在不断的技术学习过程中,他结合公司打造“两型三化”的要求,不断总结创新,做到学以致用,改造和设计了很多矿井中不合理或不安全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