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教案国际法一、为什么学习国际法?二、怎样学习国际法?第一节国际法的性质一、概述名称17世纪以前,罗马人的“万民法”--“市民法” 1625年格老秀斯“国际法之父”《战争与和平法》“国家间的法”或“万国法”18世纪末,英国边沁称“国际法”国际法的定义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用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主要以国家为主体发生的关系☆主要是不同国家的私人之间的关系,即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例:民法通则146条-- 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国际法的特征1、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2、主要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来制订的3、采取不同于国内法的特殊的强制实施方式-主要靠国家自助国家单独制裁-政治、道义、舆论、外交、经济、军事方面集体制裁-联合国安理会强制执行行动二、国际法的法律性质1.法律性:国际法是不是法律。
奥斯汀:国际法不是真正的法律,是实在的国际道德,类似于社团的那些规则主权政治权威 2.普遍性第二节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一、国际法学说的发展自然法学派维多利亚、苏亚利兹、普芬道夫自然法--与实在法相对,理性、人性、公平、正义,高于实在法人类良知、人类理性、人类法律意识、共同法律意识实在法学派 19世纪取代自然法学派宾刻舒克奥本海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格老秀斯学派-综合法学派1国际法的历史一、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从何时开始?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地区问题?发源于欧洲、发展以欧洲为主,形成欧洲中心主义国际法的遗迹应追溯到中国、印度、埃及、伊斯兰世界等古代国际法-国际法萌芽时期中世纪国际法-国际法萌芽时期近代国际法-国际法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时期标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25年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国际法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国家建立后逐步形成的二、中国与国际法林则徐将瓦特尔的《万国法》几段译作《各国律例》丁韪良将惠顿的《国际法原理》译作《万国公法》国际法的渊源一、概述1、国际法渊源的概念与历史渊源不同是国际法中证明具有法律拘束力并普遍适用的规则已经存在的证据和表明这种规则效力的法定形式2、《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权威性的说明二、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国际条约造法性条约契约性条约国际习惯-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国际习惯的形成:首先,要形成惯例-物质因素各国的重复类似行为-反复、前后一致其次,通例被各国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心理因素默示的行为 1927年国际常设法院审理的荷花号案在公海发生的碰撞事件中船旗国享有排他管辖权法国The Lotus 土耳其The Boz-kourt 三、国际法的其他渊源-一般法律原则为各个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时效、善意禁止反言起补充渊源作用,不是一项独立的法律渊源2四、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 1、司法判例 2、公法家学说各国权威最高之国际法学家的著作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日德尔创造的“毗连区”概念3、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和宣言等文件国际法的编纂一、国际法编纂的定义和类别二、历史发展三、联合国与国际法的编纂隆端寺案定界划界制定边界文件边界条约---议定书---地图---界桩地图有错?地图有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概说一元论国内法优先说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但国内法的效力优先国内法-私法-公法分为对内公法、对外公法国际法为对外公法一元论国际法优先说二者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但国际法的效力优先会导致取消国家主权的效果二元论二者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对立的、互不隶属的二、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互相联系的两个法律体系两个相互独立的法律体系: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原则、规则相互吸收、补充和发展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强行法概念实施方面互相配合人权的国际保护国籍问题/ 引渡制度国际法不能干预国内法,国内法不能改变国际法三、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实践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1、国际习惯规则若不与国内法相抵触,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不需经纳入程序纳入(incorporation) 转化(transformation)3英国、法国、德国、美国2、对待国际条约,各国作法分歧较大英国王国政府的君权权力议会的立法垄断权条约在国际法上的效力与在国内法上的效力是有区别的 1880年比利时国会号案-国家财产豁免权美国自动执行条约非自动执行条约一些国家,如比利时规定几乎所有条约都须经立法或立法批准才能在法院适用3、我国的实践国内法在国际裁判中的作用塞尔维亚公债案- 黄金条款思考题1.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20XX年司考题2.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
20XX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XX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
针对甲国的上述作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概说一、概念与特征概念特征 1、各国公认42、适用于国际法的一切领域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绝对服从和执行与任意法相区别国际强行法又称国际法强制规范: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公认为不许损抑,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原则始得更改。
国际法基本原则:所有的都是强行法适用于国际法的一切领域国际强行法:包括国际法基本原则其他的强行法可能适用于某一特定国际法部门如惩罚国际犯罪行为的规则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发展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的核心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主权的概念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固有的权力国家包括四个要素: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权组织、主权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国家主权的发展1、法国博丹的中央集权国家主权学说2、格老秀斯的近代国家主权学说3、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各国主权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领土主权-国家对其领土享有的所有权和管辖权连续领土、不完全连续领土、非连续领土二、不干涉内政原则 1、内政2、不干涉内政原则3、帝国主义干涉他国内政的形式和所谓法律依据武装干涉、经济干涉、外交干涉、策划内战、颠覆政权等积极的干涉、消极的干涉依据权利的干涉――依据不平等条约应“合法政府邀请”干涉――应傀儡政府人道主义的干涉三、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原则的提出1、传统国际法的诉诸战争权2、《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权作了一定的限制5日本国对中国的战争赔偿问题战争赔偿范围↗对政府放弃↘对民间不放弃行政诉讼国家赔偿不包括我国公民对战争期间日本企业的索赔道歉二、国际损害责任形式1、国家专属责任制度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发射国承担绝对的赔偿责任 2、双重责任制度核事故责任国家与经营者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1962年《核动力船舶营运人双重责任公约》3、经营人的赔偿责任制度经营人直接单独承担有限赔偿责任赔偿额为统一标准三、关于国际法上的刑事责任问题适用于国际罪行四、国际组织行为的责任对其不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尚无专门的国际公约加以确定06年司考题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
一日,这些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品。
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而是袖手旁观。
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 该哄抢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乙国的国家行为 B 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C 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D 廖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04年司考题甲国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
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布某。
布某因拒捕被击毙。
但布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科某。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甲国国家应承担直接责任 B.甲国国家应承担间接责任 C.甲国国家应承担连带责任 D.甲国国家没有法律责任16国家领土第一节概说一、领土的概念确定性和固定性所有权和管辖权的不可分割性二、领土的构成1、领陆——大陆+ 岛屿2、领水——领陆内的水域+内水+领海3、领空4、底土内陆水一、河流1、国内河流-完全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2、界河-主航道的中心线上、主流中心线上3、多国河流-分段各沿岸国行使管辖权,允许各沿岸国航行,禁止非沿岸国船舶航行4、国际河流-主权分属流经国,国际委员会管理,向一切国家的商船开放二、运河内陆运河通洋运河-国际条约确定其法律制度,国际通航水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 1921年温勃登号案三、湖泊和内海国际湖泊-实际上对一切国家的商船开放领土的变更领土的变更-领土归属发生变动变更方式、变更的合法性标准问题一、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先占需具备三个要件: 1、主体——主权国家 2、客体——无主土地 3、内容——有效占领象征性占有发现-不完全的所有权17时效-非法占有他国的领土,侵略性强添附↗自然↘人工予以合理继承,但作了限制割让↗非强制性的现代国际法允许通过条约↘强制性的征服——武力夺取、无条约二、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变更方式全民投票民族自决交换领土收复失地-恢复历史性权利而收复先前被别国侵占的领土三、领土主权的限制一般限制适用于一切国家特殊限制依据国际条约适用于特定国家自愿限制非自愿限制 1、共管↗共同占有↘共同统治2、租借↗政治性租借统治权、行政权→军事性租借军事目的↘商业性租借经济目的3、势力范围政治独占或经济专控4、国际地役基于条约成立主体——国家↗供役国↘需役国客体——受限制的国家领土积极地役——(需役国)有权从事消极地役——(需役国)有权要求不作为边界和边境制度一、边界及其划定边界的概念边界的种类1、地形国界182、几何国界3、天文国界边界的划定1、边界的形成↗传统边界线默认的↘条约边界线明示的 2、划界程序和原则⑴定界——签订边界条约①⑵划界↗勘界↘标界——界桩④⑶制定边界文件——议定书②、地图③划界原则二、边境制度边境、边界国内法、国际法三、中国的边界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东段:1913年的“西姆拉条约”草签麦克马洪线缔约权西段:1842年西藏地方与克什米尔当局所订“条约”南海诸岛问题曾母暗沙.六国七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武装占领没有派兵占领时际法先占禁止反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俄和平解决所有边界问题争议土地各得一半20XX年06月02日17:31 新华网6月2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代表中俄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的证书”,并交换批准书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