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及常见疾病
第六章 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及常见疾病
体征检查
早期可无特异性体征。 急性发作期并发感染时可有散在的 干、湿性罗音,多寡、部位不一。 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肺气肿体征。
(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及分型(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容)
分型:根据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将慢性支气管炎
分为: ①单纯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咳嗽,咳痰两项症状。 ②喘息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喘息症状,并经常或多次 出现哮鸣音,(目前大多认为该型应属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 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 下移 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 弱,呼气延长
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蔓延至支气管周围的 肺组织中,就发生支气管肺炎。这时
患者有寒颤、发热、咳嗽加剧、痰量
增加且呈脓性等症状。
支气管扩张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 管黏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 管壁纤维增生,管腔或多或少 变形,或扩张或狭窄。扩张部 分多呈柱状或囊状变化。
肺的形态: 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 而短,左肺狭而长。
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 之间O2和CO2的交换。
5
肺质软,呈海绵 状,富有弹性。肺主 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 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 共同构成,肺泡周围 有毛细血管,气体进 入肺泡内,在此与肺 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 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 (五)其他
• 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C、A的缺乏可以降低机体抵抗力而易患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黏膜:
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 细胞、基细胞、小颗粒细胞等组成。纤毛细胞数量最 多,呈柱状,游离面有纤毛。纤毛向咽部快速摆动, 粘液及附着其上的尘埃、细菌等推向咽部被咳出,可 净化吸入的空气。
分期:按病情进展可分为3期:
• ①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 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任何一项症 状明显加剧。 • ②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 以上者。 • ③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 微咳嗽和少量痰 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
(2)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 由于其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高于正常人群,对正常人 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也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物增多,而产生 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此外病人夜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痰加剧 也与此有关。
三、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 (二)缓解期治疗
• 1.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 • 2.合理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内容之一。
• 缩唇呼吸指吸气时用鼻,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的方法。 此方法气道的内压高,能防止气道的陷闭,使每次通气量上升,呼吸频率、每分通 气量降低。 • 缩唇呼气通过增加气道阻力来避免外周小气道提前塌陷闭合,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 出,有助于下一次吸气时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在增加气量和增加肺泡换气的同时, 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
四、慢性支气管治疗及保健要点
• (一)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1.控制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口服, 病情严重时静脉给药。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片等如果能培养
出致病菌,可按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
• 2.镇咳祛痰:可试用复方甘草合剂,也可加用祛痰药溴己新,盐酸氨溴索, 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 • 3.平喘:有气喘者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或用茶碱控释剂等。
或所谓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特别在急性发作时,常出现喘息的症
状,并常伴有哮鸣音。
• (4)反复感染
体征
早期多无任何异常体征,或可在肺底部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咳
嗽排痰后啰音可消失,急性发作期肺部啰音可增多,其数量多寡视 病情而定,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的患者急性发作时可闻及广泛哮 鸣音并伴呼气延长,晚期患者因并发肺气肿常有肺气肿的体征,参 阅阻塞性肺气肿部分。
咳频繁时痰中带血丝。
• (三)全身症状
• 乏力、畏寒、低热、头痛和
肌肉酸痛。 • (四)病程 • 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 (五)听诊
•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
散在干、湿性啰音。伴 发支气管痉挛时可闻及 哮鸣音。
• (六)辅助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正
常或稍偏高。胸部X线检
查:多无阳性发现,或
可见双肺纹理增粗。
•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 • • • • • (一)起病 (二)咳嗽、咳痰 (三)全身症状 (四)病程 (五)听诊 (六)辅助检查
• (一)起病 • 较急,初期有鼻塞、流 涕、咽痒、咽痛等上呼吸 道感染症状。
• (二)咳嗽、咳痰
•
开始多为刺激性、阵发性,
严重者伴有胸骨后或胁肋部疼 痛,有时咳嗽可迁延至数周; 咳痰量较少,白粘或微黄,有 细菌感染时呈粘液脓性痰,剧
• 2.有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头孢类 抗生素等。
• 3.支原体感染:应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 (三)对症治疗
• 1.化痰止咳:常用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或沐舒坦等。 • 2.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支气管炎症性分泌和支气管痉挛。常用富马酸酮替 芬、马来酸氯苯吡胺(扑尔敏)和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等。 • 3.适当应用激素。 • 4.控制体温:有发热首选物理降温,视情况用解热镇痛药。
(1)咳嗽:多缓慢起病, 开始时咳嗽症状轻微,伴少量白色粘液痰,吸烟、
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变冷感冒后可诱发。此系支气管 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所致。 初期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期夜间亦明显,睡前常有阵咳发 作,并伴咳痰。后因急性发作次数增多,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而 加重,冬春季节发作频繁,到夏天天气转暖时多可自行缓解。
(四)气象因素
寒冷气候--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冬天寒冷季节,且北方寒冷地区的高发性,说明寒冷 空气的刺激是慢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吸烟被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 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
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
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 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
(二)感染因素
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与慢支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鼻 病毒、黏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
(三)过敏因素
空气中的一些过敏物质如尘埃、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引起过敏反应可 使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坏和炎症反应,继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据调查,喘息性支气管炎 往往有过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都有增高倾向,说明部分患者与过敏因素有关。
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
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 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 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 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 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 衰竭的心脏病。
黏膜下层:
含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其中有 大量的黏液腺和浆液腺,它们 经常分泌少量黏液覆盖在纤毛 上皮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黏 液层。它有保持黏膜湿润的作 用,还能黏着尘埃和细菌。
外膜:
由16-20个“C”型透明软骨环 构成,软骨环的缺口处,由平 滑肌和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气管 膜壁所封闭。咳嗽反应时平滑 肌收缩,气管腔缩小,利于清 痰。
第三节 慢性气管炎
• 一、慢性支气管炎概述
•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
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其 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 物增多。 • 主要表现为:咳、痰、喘。
• (一)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刺激
• 如香烟、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 (二)感染因素 • 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重要原因之一。 • (三)过敏因素 • (四)气象因素
联系
阻塞性肺气肿常由于慢支引起。由于 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形成 不完全阻塞。慢性炎症又破坏小气管 壁结构,失去支架作用。这样可在吸 气时支气管舒张,气体尚能进入肺泡, 但呼气时则支气管过度缩小,陷闭, 阻碍气体排出,飞跑内积聚多量气体, 使肺泡明显膨胀。
肺气肿特征
视诊:桶状胸
触诊:触觉语颤普遍,每年发作3个月,连续发作2年以 上者。 • (2)每年发作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检查依据,如X线透 视,可发现双肺纹理明显增粗或是呼吸功能检查显示,肺活 量明显减少,预测值在80%以下,残气量增加,预测值在 150%以下。 • (3)排除具有咳嗽、咳痰或喘息的其他肺脏疾病,例如肺 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胸膜炎、心力衰竭、肺癌等。
• (2)咳痰:以晨间排痰尤多,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性或浆液泡沫性,偶
可带血,此多系夜间睡眠时咳嗽反射迟钝,气道腔内痰液堆积,晨间起床 后因体位变动引起刺激排痰之故,当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痰量增多, 痰液则变为黏稠或脓性。
• (3)气短与喘息:病程初期多不明显,当病程进展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
则逐渐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气短,以活动后尤甚,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 四、治疗及保健要点
• 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 (一)一般治疗
•
保持家里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流畅、新鲜;经常变换体位,拍背部,多 饮水、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提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品。
• (二)控制感染 • 1.如病原体为病毒:一般不采用抗生素,必要时可用合适抗病毒药物(利巴韦 林、阿昔洛韦等)。
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常见并发症:
• (1)阻塞性肺气肿
•
•
(2)支气管肺炎
(3)支气管扩张
•
(4)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