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维修电工必知必会试题集维修电工一、单选题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
(C)A、127VB、110VC、36VD、220V2.大型矿井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供电方式。
(C)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一般情况下煤层埋藏深度大于()应采用深井供电系统供电。
(B)A、180mB、150mC、120mD、100m4.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必须采用()的运行方式。
(A)A、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B、直接接地C、不接地D、经消弧线圈接地5.一般情况采区用电设备(特别是大容量设备)的端电压不得低于设备额定电压的()。
(C)A、80%B、85%C、90%D、95%6.用电安全作业制度主要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倒闸试验操作票制度;D、规范井下工人工作规范12.螺母拧紧后,螺纹应露出螺母( )个螺距。
( A )A、1~3B、2~5C、3~6D、4~813.检漏继电器绝缘下降到( )时必须查找原因。
( A )A、30千欧B、30兆欧C、30欧姆D、20千欧14.煤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志是( )。
( D )A、KAB、KBC、ExD、Exdi15.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能大于( )Ω。
( C )A、5B、1C、2D、0.216.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 )。
( B )A、1.5mB、3mC、4.5mD、6m17.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 )。
( D )A、1.5mC、4.5mD、6m18.电气灭火最好选用( )。
( A )A、干粉灭火器B、CO2灭火器C、1211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19.各类气瓶、乙炔发生器,要距明火( )以上。
( C )A、5mB、8mC、10mD、15m20.氧气瓶距乙炔气瓶或乙炔发生器要( )以上。
( A )A、5mB、8mC、10mD、15m21.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为( )mA 。
( C )A、15B、20C、30D、4022.熔断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 A )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C、失压保护D、欠电压保护23.电气设备装设保护接地后,其接地电阻越小,流过人身的触电电流( )。
( B )B、越小C、不变D、为零24.电气设备着火时,必须先( )再灭火。
(A)A、切断电源B、用干粉灭火器C、接好水管D、撤出人员25.密封圈外径大于60mm时,密封圈外径与电缆引入装置内径之差不大于()mm。
( C )A、1B、1.5C、2D、2.526.防爆磁力开关各部位防爆面间隙要求是圆形大盖不大于( )mm。
(D)A、0.02B、0.05C、0.2D、0.527.隔爆壳变形长度超过( )mm,凹凸深度超过5mm为失爆。
(D)A、20B、30C、40D、5028.触电的危险性与那些因素无关( )。
(D)A、通过人身电流的大小B、触电时间的长短C、电流经人体的途径D、天气情况29.第一种工作票一张修改超过()个字为不合格。
(B)A.五B.四C.三D.两30.对于有漏电闭锁功能的漏电继电器,其闭锁电阻的整定值为动作电阻整定值的( )倍。
( B )A、1B、2C、3D、431.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 )A。
( B )A、10B、20C、25D、3032.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是指( )。
( C )A、绝缘等级B、防爆等级C、外壳防水和防外物的等级D、外壳防水等级33.隔爆型电气设备应与地平面垂直放置,最大倾角不得超过( )。
( C )A、10°B、12°C、15°D、20°34.井下电力网的( )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下使用的开断能力,并应校验电缆的热稳定性。
( A )A、短路电流B、过负荷电流C、工作电流D、断路电流35.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 )m以上的通道。
( D )A、0.2B、0.3C、0.4D、0.536.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 )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地标出其电压额定值。
( B )A、3种或3种B、2种或2种C、4种或4种D、5种或5种37.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 )m以上的通道。
( D )A、0.5B、0.6C、0.7D、0.838.煤矿井下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得超过( )V。
( C )A、220B、127C、36D、2439.煤矿井下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得超过( )V。
( B )A、220B、127C、36D、2440.煤矿井下( )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B)A、30B、40C、50D、6041.地面变电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 )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 C )A、有漏电闭锁B、有漏电保护C、有选择性D、有速断功能42.井下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 )m 以上的距离。
(A)A、0.3B、0.4C、0.5D、0.643.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 )型。
(B)A、隔爆B、本质安全C、防爆D、防水44.矿井中的电气信号,除信号集中闭塞外应能( )发声和发光。
( C )A、连续B、交替C、同时D、断续45.井下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 )Ω。
( A )A、1B、2C、3D、546.用螺栓紧固隔爆面,其紧固程度以( )为合格。
( B )A、严密B、压平弹簧垫圈C、压紧D、刚受力47.短路保护整定的原则是根据最远点的( )。
(B)A、单相短路电流B、两相短路电流C、三相短路电流D、总短路电流48.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每()1次。
( B )A、周B、月C、季D、年49.高压电缆的泄露和耐压试验每()1次。
( D )A、周B、月C、季D、年50.煤矿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 C )A、1B、3C、6D、1251.接地电网接地电阻值测定每()1次。
( C )A、周B、月C、季D、年52.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和局部接地极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个总接地网。
( A )A、1B、2C、3D、453.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尺寸应不小于()。
( A )A、面积>0.75m²,厚度为5mmB、面积>0.6m²,厚度为3mmC、面积>0.6m²,厚度为5mmD、面积>0.75m²,厚度为3mm54.局部接地极,可用镀锌钢板制成,其尺寸应不小于()。
( B )A、面积>0.75m²,厚度为5mmB、面积>0.6m²,厚度为3mmC、面积>0.6m²,厚度为5mmD、面积>0.75m²,厚度为3mm55.井下“四小线”和动力电缆必须使用()电缆;电缆接头及接线方式和工艺应符合要求。
( B )A、不阻燃B、阻燃C、普通D、一般56.井下变电硐室长度超过()米,应在硐室两端各设一个出口。
( B)A、5B、6C、7D、857.隔爆外壳的隔爆结合面的作用是( )。
( B )A、防止电气设备内部爆炸B、熄火和冷却C、防止瓦期煤尘进入电器设备内部D、防止污染58.长度单位我们经常用到英制单位:1英尺=12英寸、1英寸=8英分,其中1英分=()mm。
( A )A、25.4B、26.4C、25D、26.559.在拧紧圆形或成组布置的螺栓螺母时,必须()进行。
( C)A、按顺序逐一地B、每隔一个地C、对称地D、每隔三个地60.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值为()mm。
( B )A、0.1B、0.01C、0.02D、0.0561.M24×1.5表示公称直径和螺距为()的细牙普通螺纹。
( A )A、24mm、1.5mmB、24mm、15mmC、2.4mm、15mmD、2.4mm、1.5mm62.电缆护套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mm。
( C )A、1~5B、5~15C、15~25D、25~356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绝缘手套、绝缘靴试验周期( )月。
( B )A、3B、6C、12D、246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电容型验电器的试验周期( )月。
( C )A、3B、6C、12D、2465.保管超过( )月的钢丝绳,在悬挂前必须再进行1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C )A、3B、6C、12D、2466.设备或线路的确认无电,应以()指示作为根据。
( B )A、电压表B、验电器C、断开信号D、电流表67.对于管状接地极必须垂直打入地中地中长度不得小于1.5米,外露部分应有()mm便于检查。
( C )A、300B、200C、100D、5068.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
( A )A、致命电流B、感知电流C、摆脱电流D、安全电流69.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完好率、小型电器的合格率、防爆电器的失爆率应是()。
(C)A、90%95%10%B、90%90%5%C、95%95%0D、95%95%5%70.铠装电缆的实际选用长度,应比敷设电缆巷道的设计长度增加()%。
(B)A、2B、5C、10D、1571.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
(A)A、必须与其防爆联检合格的本质安全型负载配套使用B、可以与其他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并联使用C、可以与其他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串联使用D、可以配接各种负载72.低压配电点或装有( )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 D )A、6B、5C、4D、373.提升钢丝绳或制动钢丝绳的直径减小量达到()%时,必须更换。
( B )A、5B、10C、15D、5074.低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mm的钢板封堵压紧。
( C )A、1B、1.5C、2D、2.575.电压在()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销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送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 B )A、24B、36C、42D、12776.可能导致人死亡的致命电流为()mA。
( C )A、30B、40C、50D、6077.固定变电站或移动变电站向移动电气设备供电的输配电线路的电压高于1kV时,应装设短路和()保护装置。
( D )A、瓦斯监测B、欠压C、漏电D、过负荷78.《煤炭安全规程》第六百九十四条规定:定期检查输配电线路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完好性,每隔()月或在设备移动时必须检查1次漏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开关,每年至少检验.调整1次漏电保护装置。
(A)A、 6个B、3个C、4个D、12个79.50V以上的交流电气设备和内绝缘损坏可能带有触电危险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