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率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009· 北京理综,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7∶17; 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Y>Z C.离子的还原性:X>W ) B.氢化物的沸点: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解析: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故W为氯元素,则X为氟元素,Y的原子序 数为(9+17)÷2=13,为铝元素,由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知其为钠元素。根据元素周期 律,Na的金属性比Al强;HF沸点比HCl高,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Cl 的还原性比F 强;原 子半径Na>Al>F,离子半径F >Na >Al3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元 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即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为O元素, R、Y同族,则R为S元素;Z、 W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之和相等,结合Z、W、R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 Z、W、R依 次增大,则推出Z为Na元素,W为Al元素。A项,离子半径依次减小,不 正确;B项,X可与Y形成H2O2,不正确;C项,正确;D项,元素W的最 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物质,不正确。 答案:C
氯酸>硫酸>磷酸;B选项中氧元素无最高正价;C选项中氧和氯可形成氧
化物如Cl2O7;D选项中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A>B>C>D。 答案:A
要点提醒——画龙点睛 触类旁通
(1)电子层数=周期数。
(2)质子数=原子序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族序数,负价=主族序数-8。 (5)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形成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6)同周期中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 态氢化物越稳定,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 越弱。
规律提示——善于总结 养成习惯
元素的判断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及相关已知条件,可推算原子序
数,判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等,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1.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与下 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①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有H 、Li 、Be2 ;②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F 、O2 、Na 、Mg2 、Al3 ;
素,相差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②第ⅢA~ⅦA族元 素,相差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含有的元素的种数。 (2)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①ⅠA、ⅡA元素或 ⅢA~ⅦA相邻元素相差1。②ⅡA、ⅢA元素:若为第二或第三周期相 差1,若为第四或第五周期相差11,若为第六或第七周期相差25。
(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
质的分类中应属于

;请写出该化合物的水化物的电离方程
同周期(从左至右) 同主族(从上至下)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H2的 难易
相同
递增 逐渐减小 渐难
递增
相同 逐渐增大 渐易
酸性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增强
减弱
稳定性
形成难易
逐渐减弱
渐易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渐难 逐渐减弱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稳定性
元素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 + + - - + + +
③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Cl 、S2 、K 、Ca2 。
- - + +
2.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2)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5)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6)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C (7)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8)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9)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元素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难点解读——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1.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而不是ⅧA族,第8、9、10列为Ⅷ族,而不是ⅧB族。 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也可以是ⅠB族、ⅥB族元素,如 Cu、Ag、Cr等,同样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也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 3.ⅠA族元素不等同于碱金属元素,H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 4.难失电子的元素得电子能力也不一定强。如 0族元素既不易得电子,失电子也非常困 难,ⅣA族元素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 5.微粒电子层数多的半径不一定大,如Li的原子半径大于Cl,Li 离子半径大于Al3 。
2.族:元素周期表中的纵列称为族 (1)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第18列除外) 列序 主族序数 1 ⅠA 2 ⅡA 13 ⅢA 14 ⅣA 15 ⅤA 16 ⅥA 17 ⅦA
(2)副族:仅由长周期元素组成的族(第8、9、10列除外) 列序 族序数 3 ⅢB 4 ⅣB 5 ⅤB 6 ⅥB 7 ⅦB 11 ⅠB 12 ⅡB
3.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 以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第一周期,共2种元素 (1)短周期第二周期,共8种元素 第三周期,共8种元素 第四周期,共18种元素 (2)长周期第五周期,共18种元素 第六周期,共32种元素 (3)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排满时应有32种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_______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E的低价氧化 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X的水溶液显碱性和A的原子序数比B小,得到B为N,A为H; D的简单阳离子为10e 结构,且在同周期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推出D为 Al元素;E的次外层电子数必须大于2,则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E
1.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 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之和为17,X能分别与Y、Z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A、B。下 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Y与W的非金属性均比磷元素弱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W>Z>Y C.化合物B中含有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共价键 D.X的单质是一种有广阔前景的新能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知识,难度中等。由题意这 四种元素分别为H,C,O,F(或Cl),则AB分别为CH4和H2O,由此 可以判断D正确。 答案:D
D.R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5
思维点拨:选项A,Y可能为金属元素Al。选项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 结构可知,五种元素不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 一定都大于2。选项C,X为C、Y为Si时,SiO2与C在高温下能发生置
换反应生成Si、CO。选项D,R可能是S,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
答案:B
第一篇 专题突破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六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表 的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性质递变的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以第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 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 系。
围绕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周期表的考查,方式灵活多 变,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 面考查,两种形式兼而有之, 复习时要把握好同周期,同 主族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元素 周期表的结构特点。

为S元素;F的原子序数比E大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只能是Cl元素,即 可推出C为O元素;其余可迎刃而解。
答案:(1) (3)Al2O3
(2)H2O 两性氧化物
- +
Al(OH)3AlO2 +H2O+H (4)氧化
Al(OH)3Al3 +3OH
+ + - -

SO2+Cl2+2H2O===4H +SO2 4 +2Cl
要点提醒——画龙点睛 触类旁通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
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例外)。 2.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因周期表结构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①第ⅠA、ⅡA族元
2.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中B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X
的水溶液呈碱性;D的简单阳离子与X具有相同电子数,且D是同周 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 个电子,C、F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