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经典诗文积累 (共3题;共31分)1. (9分)(2012·昭通) 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_______,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亲小人,________,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5)《论语》中的“三人行,________”,启发我们要虚心取人之长。
(6)“诗魔”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莺燕报春的勃勃生机;在《观刈麦》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现割麦者顶着烈日辛勤劳动,筋疲力尽,却仍然惜时如金的矛盾心理。
2. (12分) (2017九上·阜阳月考)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①星汉灿烂,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⑥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⑧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⑨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默写王维《使至塞上》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10分)文言翻译,诗歌默写(1)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①,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②足蒸暑土气,。
③骊山四顾,阿房一炬,?④槲叶落山路,。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78分)4. (35分)阅读段文回答问题上天种的花古草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
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
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
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
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
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
”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
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
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⑪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
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
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⑫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⑬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选自《智慧》,有改动)(1)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
(2)选文第②段描写了“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③段“简直不可思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终于成熟了。
(5)选文第⑨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6)选文第⑪段划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7)选文第⑨段和第⑬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5. (10分) (2017七下·宜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国内外的事实说明:人们并不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住宅为满足,还习惯而强烈地要求有符合人性心理、能与周围的人彼此联系、共同生活的居住环境。
如果人造环境不符合精神上的需要,在缺房的情况下人们暂时会感到满足,一旦住房较多,人们的要求也就改变。
高层建筑的这种社会功能缺陷,已经引起许多建筑师和有识之士的关注。
饶有风趣的是国外一些建筑师设计了类似我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如菲律宾为一般城市居民设计的低层高密度“四户一院”式住宅群,丹麦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式住宅群,都表现出居住环境满足人性心理要求的特点。
(1)文中所说的“高层建筑的社会功能缺陷”,具体指的是什么?(2)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6. (10分) (2017八下·安岳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爱的高度吴宏博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影、碟机之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不用说是享用了。
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
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的站在人群后边。
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
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去?”“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
过了不大一会儿,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吗?想起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
独自回家。
敲门。
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看吗?”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在了他那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腰,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里有把尺啊。
(1)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叙的事情紧紧围绕________来展开。
(2)文章已用“‖”将其分为两部分,请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
”句中“水漫金山”的意思是________;请用简略的文字概述“水漫金山”的故事情节。
________(4)文中描写了两次看电影的情景,但目的不同。
其中描写第一次看电影的情景目的在于________。
(5)阅读下边一句话,就你对句中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在下边横线上作出批注。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老了。
【批注】________。
7. (23分)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阮孝绪传(节选)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
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