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考:级班:名姓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基础知识游乐园一、( 30 分)1.我是拼音能手。
加点字注音全的一()(2分)A. 震悚(sǒnɡ)荒(miù)退(k uì)不可当(dànɡ)....B. 要塞(sāi )尬(ɡān)惊(hài)(jiān)....C.( zhì)瞥(piē)(jié)差使(chāi)....D.文(zhōu)屏息(bǐng)仲裁(zhòng)踌躇(chóu)....2.火眼金睛。
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可抑挫待人接物匿名B、惶失措然无存永垂不朽懊C、眼花乱名副其粗制造凛冽D 、而不舍振耳欲丰功管3、成大园。
加点成使用的一是()(2分)A、在我国史上曾出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B 、他的事迹在学校里早被得家了....C 、在他乱无章的房里,我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 、她的衣着,十分惹人注目。
....4.号入座。
排列序正确的一是()(2分)自己一点,背上行囊,上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
踏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在路上!①聆听佛梵音,晨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呆,阳光温柔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子吟唱,歌互答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5、病句确。
没有病的一句()(2 分)A.赤潮已成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生都很繁。
B.中国者通《史》本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6 、课文内容记得清。
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廷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D、《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7、日积月累。
(8 分,每空 1 分)(1)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5)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学习站(共10分)8、猜猜花落谁家。
(6 分)(赵高项羽诸葛亮韩信赵括王羲之)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入木三分()背水一战()纸上谈兵()指鹿为马()9、走进名著。
( 2 分)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10、我是书法家。
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 2 分)自主探究合作双赢能力提升平台(一)快乐阅读完成12-14 题。
( 10)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2 分)(1)、相与于庭中庭:..(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3、我是翻译家(4 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藤野先生》选段( 14 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 60 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5、“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这句话中的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么这样说 (3 分)16 、“这一声” 指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17、“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其中“何尝”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 分)(三)两角钱(16 分)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
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
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
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
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
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
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
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
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
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
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
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
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
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23、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3 分)24、.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2 分)25、“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4 分)26、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4 分)27、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3 分)四、我爱写作(50分)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我终于找回了自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600 字左右(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姓名。
此处为 610 字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含1-7题,1-6题每题 2 分,7题8 分,共20分)1~6、(各3 分) D、C、B、B、B、C7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山山为落晖( 2)老骥伏枥7 分,每空 8 分)(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11 题,共 10 分)(一) 8、友谊地久天长,同学情,良师恩。
(3 分9、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相信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跟小明一样,定是感慨万千,让我们一起和小明唱响《朋友,别哭》吧!( 3 分)(二)10、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就行。
(三) 11、汉字拼写答案略三、阅读(含 12-25 题,共 40 分)(一)阅读古诗,完成12、13 题。
(4 分)12、(B)13、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 分;“大漠”、“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17 题。
(12)分14、(2 分)(1)、(1 分)共同、一起。
(2)、(1 分)清闲的人。
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 分)(1)、(2 分)( 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松柏的影子。
(2)、(2 分)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16、(3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