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6
22 窗前的气球
课的类型
精读课文
P105~~107 页 1、会认 7 个生字。 教 学 目 标 2、正确书写 8 个生字。 3、能用“可爱的” “高兴地”造句。 教学的重难 重 点 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点 分 析 难 点 能用“可爱的” “高兴地”造句。 教前准备 教学时间 总时数 教 学 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和带有“可爱的” “高兴地”的造句。 2 课时 第 2 课 时 程 设 计
-7-
教学活动 3
教学活动 4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活动 5
guhuaijin
七、练习与作业 1、读卡片上的生字、口头扩词。 2、写生字,每个字写两个,组一个词。 附板书设计
22 窗前的气球
教学活动 6 真没意思 能望到什么 心情好了许多 同学们的问候 高兴地笑了 爱 友情 谁也不能 他也不能
教学活动 1
教学活动 2
教学活动 3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 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抽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 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 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 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 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 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9-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活动 3
guhuaijin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 前面我们学过这样一句话: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让 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七、练习与作业——写字指导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八、附板书设计
备
注
-8-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guhuaijin
23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年
假如
二年级(2)班 月 日 课的类型 精读课文
授 课 日 期 课 题 名 称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23 假如
P108~~110 页
1、初步认识本课 9 个生字,会写课文的 8 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活动 4
教学活动 5 xún kū yì
23 假如 shuāng tǐ cāo chǎng
寻
哭 食
双
体
操
场
备
注
- 10 -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年 二年级(2)班 月 日 授 课 日 期 课 题 名 称 教 学 内 容
guhuaijin
23 假如
课的类型
精读课文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课题。 1、 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 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 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 《23、假如》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 (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五、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教学活动 1
教学活动 2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 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 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 得太大,最后一笔竖 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 ,不是“士” 。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五、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 2、读句子,将“可爱的” “高兴地”作比较: “的” “地”读音相同, 字不一样, “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 “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 “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六、课堂小结 《窗前的气球》通过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送 去问候,送去关爱,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伙伴 们的身边,让学生体会到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挚。
第 2 课 时
教
教学活动 1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活动 2
教学活动 3 教学活动 4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 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 (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 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 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 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 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 、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 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小黑板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朗读时应该怎样读?(小黑板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 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五、课堂小结:作者希望用马良的神笔画一个太阳温暖冬目的小树,想画 一些米粒喂养饥饿的小鸟,想画出一双腿让残疾的西西能快乐地奔跑,这
教学活动 4
-1-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活动 5 六、课堂小结: 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美的反义词是„„ 七、附板书设计 识字 6 教学活动 6 美—丑 贫—富 爱—恨 冷—暖
guhuaijin
我能说出很多反义词„„
真诚—虚假 饥寒—温饱
冷漠—热情 索取—奉献
备
注
-2-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活动 5
22 窗前的气球
教学活动 6 hù 户 yà 亚 juã 角 zhōu 周 chuáng 床 bing 病 shǐ 始 zhāng 张
备
注
-6-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年 二年级(2)班 月 日 授 课 日 期 课 题 名 称 教 学 内 容
guhuaijin
-5-
人教版第三册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 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 说说) 10、齐读课文。 教学活动 4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练习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窗前的气球”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七、附板书设计
P108~~110 页 1、理解课文内容。 教 学 目 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1、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教学的重难 重 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 分 析 难 点 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前准备 教学时间 总时数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收集相关的词语句子。 3 课时
初步认识本课 9 个生字,会写课文的 8 个字,字书写美观。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的重难 点 分 析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 难 点 文。 教前准备 教学时间 总时数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2 课时
第 1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活动 1
教学活动 2
guhuaijin
22 窗前的气球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年 二年级(2)班 月 日 课的类型 精读课文
授 课 日 期 课 题 名 称 教 学 内 容
22 窗前的气球
P105~~107 页 1、会认 7 个生字。 教 学 目 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 教学的重难 重 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点 分 析 难 点 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教前准备 教学时间 总时数 教 学 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2 课时 第 1 课 时 程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