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探放水工操作规程(2013)

井下探放水工操作规程(2013)

井下探放水工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基本建设、生产矿井的井下探放水工。

二、上岗条件第2条井下钻探探放水需要熟悉以下知识:1.必须经过探放水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操作资格证,司钻人员还应具备相应的绞车司机证,方可上岗。

2.熟悉钻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种钻机的操作要领、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技术知识。

3.掌握《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井下钻探工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

4.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熟知煤矿井下突水的各种征兆和预防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基本知识。

5.熟悉预防灾害的措施和矿井避灾路线。

第3条掌握井下探放水钻孔的施工方法、工艺、过程。

严格执行防范各种事故的措施。

三、安全规定第4条井下钻探施工前,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目的、任务,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施工。

第5条施工地点要保证风量可靠,严禁停风、停电、停水。

特殊情况停风时,必须按规定撤出施工地点的所有人员。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检查次数及时间间隔检查瓦斯和有害气体含量,且要有可靠的风电闭锁装置。

第6条施工地点的巷道要牢固,否则,必须对现场进行加固支护,钻场要符合设计要求,不得相互拥挤,设备、钻具要摆放有序。

第7条施工前要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

或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第8条施工地点必须有专用电话,保持正常的通讯联系,人员撤离通道要畅通。

第9条钻进时要严格按照探放水专业技术人员、测量人员标定的孔位及施工措施中规定的方位、角度、孔深及孔径等进行施工,不经技术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第10条进行探放水,必须严格按编制的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

必须向受水威胁地区的施工人员贯彻、交待报警信号及避灾路线。

四、操作准备第11条设备的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钻机型号,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水。

2.新的钻探设备应先在地面进行安装调试,钻探人员经厂方技术培训达到熟练掌握后,方可下井使用。

3.设备下井前,应检查机械、液压、操作(纵)阀、泥浆泵等是否齐全、完好、可靠,不得带故障下井。

4.检查钻杆、丝口(扣)、岩芯管、螺丝头、变异接头、接箍等磨损是否超限,钻杆是否弯曲,钻(杆)具是否有微小裂隙(缝),水泵的钢套、柱塞、密封图、钢球、球座是否完好。

5.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工具、材料等。

第12条下井前准备1.下井前认真学习探放水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根据工作安排,准备、检查、带足本班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第13条设备运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钻机在车盘上必须捆绑结实,不得超长、超宽、超高、超重,并符合井下运输的有关规定。

拆下的螺钉等零件,要用有盖的箱子装好。

容易丢失的零件,由钻工自带,不得装车。

2.运送超长管材时,必须遵守有关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 地面用吊车、行车、铲车装设备时,设备下方及周围严禁站人。

井下人工搬运设备时,要用绳子系牢,并要轻抬轻放,有专人统一指挥,起落行动一致。

设备装卸严禁摔、滚、碰、撞、击。

4.设备解体分装、分运时应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要保护好油管接头、操作(纵)阀、调速阀、离合器操纵杆、液压缸柱塞等易损部件。

5. 短距离整体移动钻探设备时,必须断掉电源,严禁带电整体移动。

6.斜巷中运输或搬运设备时,作业地点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不得在斜巷下方不同地段同时作业,严禁在斜巷中向下滚放任何物品。

第14条设备的安装必须遵守以下程序和要求:1.安装前要检查加固钻场及其周围支护,防止冒顶片帮;加强通风;清理各种脏杂物,挖好清水池和疏水沟;检查、整修设备,均应良好。

低洼处要建立相应的排水系统。

钻场面积必须大于钻机座,周围要有足够的安全间隙,在运输巷道安设钻机时,要保证不影响运输。

2.安钻地点应底板平整。

基台木要安放牢固、平稳,用水泥打基础,并用底固螺丝固定或卧入底板,打四压两戗固定。

使用木柱时,直径不小于18cm。

钻机立轴对准钻孔位置,摆正钻机架,机座与地梁木之间用螺栓连接,固定于基台木上。

3.机身安放平稳,上紧底固螺丝。

各种电气设备必须防爆,机械传动部分要安装防护网、保护罩。

在容易积水处施工时,设备要适当垫高,并备泵排水,以防水淹。

4.天梁材质及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人员不得随意改变。

天梁和天车必须安装牢固,天梁两端插入梁窝深度不得小于500mm,并用水泥砂浆浇灌填实梁窝。

5.在倾斜巷道中安装钻机,应铺设基台木和台板,并用扒钉将钻机与基台木或台板牢固地连接成一体,且打一排密集的点柱,使整个基台稳固,以防钻机下滑。

上山施钻时应经常检查迎头浮矸,防止落下伤人。

6. 打直立钻孔时,安装天轮要保证水平,然后由天轮吊线,使钻机的立轴置于铅直线上。

7.施工水平孔时,导轮拉环必须安装得牢固可靠,且拉环至少要有两个固定点。

8.施工具有承压水的钻孔时,钻机安装位置与钻孔口之间距离应适当加大,钻机要敷设反压装置,孔口要安装防喷器具。

必要时应用钢丝绳将钻机与孔口管连接一起,以防高压水冲倒钻机伤人。

9.钻探设备安装完毕,应及时与附近作业采区联系,提出停电申请并经审批,以便接通电源。

钻场的动力设备应与局部风机联锁,确保停风即停电。

10.接通电源之前应首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电机的额定电压相符,电缆有无漏电现象等。

11.在安装、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不得带电作业,作业必须有2人以上在场。

12.安装高压电器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脚踏绝缘垫板。

13.电器设备的安装,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程的规定。

安装完毕、无关人员远离动力设备后,方可送电、试车。

14.电源接好后,先用手盘车试转,判明无卡阻后再送电试运转,并检查电机的正反转及运转情况。

15.电缆要用电缆钩吊挂整齐。

电缆接头必须使用接线盒连接,严禁采用“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等连接方式。

16.开钻前,必须由机(班)长亲自检查立轴的方位、倾角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钻机各部件安装是否稳固,并进行试运转。

五、钻探操作第15条井下钻场必须具有下列安全设施和条件:1.在上山工作面或独头巷道探水时,应有安全躲避硐室及安全撤离措施。

2.有照明及专用电话。

3.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时,钻场的动力设备应与风机实现风电闭锁。

4.排水系统完好,排水能力满足最大放水量1.5倍要求。

或水沟通畅,能够自流。

第16条操作钻机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机器运转时,禁止用手和脚直接制动机械的运转部件,禁止将工具或其他物品放在钻机、油泵电机防护罩上。

2.操作高压电器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脚踏绝缘垫板。

3.在探放水钻机后面和前面的给进手把活动范围内,不准站人,防止高压水将钻具顶出伤人或给进手把翻起伤人。

4.启动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手不离操作手把、眼不离钻机,动作要准确、及时、迅速。

5.机械调速的钻机,在正常情况下不得随意改变钻机速度,调速时必须先停电,变速箱停止运转后再变速。

钻进仰角超过25°时,不准在钻孔正下方操作,以免钻杆滑落打伤人员。

6.探水钻机施工时应有预防电机受潮的措施。

第17条开钻前应具备的条件1.钻机安装应牢固,安全防护罩及防尘盖必须齐全。

检查各操作系统及各手把、按钮、仪表、调归是否齐全、灵活可靠,供水是否正常,液压系统的油量和各油管接头、控制阀密封是否完好,油压系统是否调整到零位。

各部分操作手把应处在正确位置。

2.检查有害气体含量。

当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1%时,不得开钻。

3.工作人员进入钻场必须首先检查钻场及其周围的安全状况,如防水、通风设施及顶板情况等,如有不安全因素,不得开钻。

4.检查机械设备安装质量及安全设施情况,经试车合格后,方可开钻。

第18条各类钻机的操作方法按其钻机使用说明书执行。

第19条打钻时要做到:1.钻探工人穿戴要整齐、利落,衣襟、袖口、裤脚必须束紧。

2.启闭开关时,精力要集中,做到手不离按钮,眼不离钻机,随时观察和听从司机命令,准确、及时、迅速地启动和关闭开关。

3.禁止用手、脚直接制动机械运转部分,禁止将工具和其他物品放在钻机、水泵、电机保护罩上。

4.扶把时,要站在立轴和手把一侧,不得紧靠钻机。

钻机后面和前面的给进手把活动范围内,不准站人,防止高压水将钻具顶出伤人或给进手把翻起打伤人。

给压要均匀,根据孔内情况及时调整钻法及压力。

5. 钻进时操作人员不准离开钻机。

钻头送入孔内开始钻进时,压力不宜太大,要轻压慢钻,以免崩刃或打坏变速齿轮,待钻头下到孔底工作平稳后,压力再逐渐增大。

6.采用清水钻进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不准打干钻。

为防止埋钻,钻具下至距孔底1~2m时,立即开泵送水,见正常返水后才能钻进。

孔口不返水时严禁钻进进尺。

7.钻进过程中要准确进行测孔,一般每钻进10m或换钻具时必须进行一次测孔,以核实孔深。

8.取芯钻进时每回次进尺不得超过岩芯管有效长度。

更换钻头时,应注意孔径与钻头直径匹配,以免卡死钻头。

临时停钻时,要将钻头退离孔底一定距离,防止岩粉卡住钻杆。

运钻具时,前后人员要互相联系,密切配合,防止造成伤人事故。

9.执行“四检查”:起下钻具检查、孔内事故后检查、加尺检查、准备钻具时检查;“三不下”:丝扣不合格不下、钻具磨损严重不下、钻杆弯曲超标不下;“三看”:看操作把手震动、给进压力和钻进速度,看压力表及回水情况,看胶带及接头情况;“二听”:听机器运转声音,听孔内震动声音;“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钻处理。

第20条安装钻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钻杆应不堵塞、不弯曲、丝口未磨损,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2.接钻杆时要对准丝口,避免歪斜和漏水。

3.卸钻头时,应严防管钳夹伤硬质合金片、夹扁钻头和岩芯管。

4.装钻杆时,必须一根接一根依次安装。

第21条上、下钻具时要按下列要求施工:1.提钻前,准确丈量机上余尺,认真检查升降机的制动装置、离合装置、提引装置以及拧卸工具是否安全完好,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和处理。

下钻前,除上述检查外,还要认真检查钻具接头、接箍、丝扣加工是否合格,钻杆有无弯曲、磨损等。

凡钻杆直径单边磨损达2mm,或均匀磨损达3mm,每米弯曲超过3cm及各种钻具有微小裂隙,丝扣严重磨损、松动或其他明显变形时,均不得下入孔内。

2.在提、下钻具的过程中,操纵升降机人员必须与其他岗位工人紧密配合,互相关照。

操作要轻而稳,不得猛刹、猛放,不得超负荷作业,不得用手脚去扶摸钢丝绳。

其他人员要注意钻具起落,在完成摘挂作业后,必须站在钻具起落范围以外。

岩芯管提出孔口后,应立即盖好孔口,不准用手探摸,不准伸头观看管内岩芯。

3.提钻前必须用清水冲孔,排净岩粉。

4.孔口人员抽插垫叉时,禁止手扶垫叉底面或用脚勾蹬垫叉。

5.升降钻具时必须使用垫叉,禁止用管钳、链钳代替。

6.提出的钻杆必须清洗干净,摆放整齐有序。

7.钻杆提出后要用棉丝缠住两端,以防钻杆孔堵塞或丝口被破坏。

8.及时、准确、全面地记录各种数据,包括加尺、残尺、孔深、分层厚度、涌漏水情况、岩芯采取率、套管下置深度、耐压试验数据、班报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