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件外经贸学人字[2008]202号陈准民签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例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以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特发布本条例。
一、基本条件申请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人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具有良好师德,积极承担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全面履行现任职务职责。
(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的年限内,各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
(三)通过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教师岗前培训,具体要求如下:1.专业技术职务外语(1)具备下述条件者可免除外语考试:硕士申请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务,博士申请副高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且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成绩达到要求,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需再次参加同一级别考试的;取得外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有第二外语要求的;在国外本专业领域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用外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的;能用纯英文授课教学效果良好,经教务处、研究生部认定的。
(2)具备下述条件者可替代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任现职期间,获得PETS5成绩达60分,或TOEFL成绩达80分(或原TOEFL成绩达550分),或GRE成绩达1800分,或IELTS成绩达6.0分。
(3)其他申请者均须通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
2.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和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者,须通过计算机应用水平一级以上的考试,其中1965年1月1日后出生者申请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须通过计算机应用水平二级考试。
3.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及1994年1月1日后任高校教师者,须参加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教师岗前培训班并获得结业证书。
(四)身心健康,能在岗正常工作。
(五)在学历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1955年以后出生者申请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一般须具有硕士学位。
2.1965年以后出生的教师申请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一般须具有博士学位或本专业国内最高学位。
3.满足教育部规定的相关学历要求。
二、专职教师的晋升条件(一)助教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经考核能胜任助教职责者可申报助教职务:1.获得硕士学位后来校工作满6个月。
2.获得博士学位但未达到讲师任职条件的教师。
(二)讲师1.必备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经考核能胜任讲师职责者可申报讲师职务:(1)获得硕士学位后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满3年。
(2)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满3个月。
(3)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
2.申请讲师职务者科研方面要求如下:A、专业课教师(1)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或发表4篇学术论文且参与校级以上课题1项。
(2)由学校组成的专家组认定的相当于上述条件的学术成果。
B、外语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师(1)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者发表2篇学术论文且参与校级以上课题1项。
(2)由学校组成的专家组认定的相当于上述条件的学术成果。
(三)副教授1.必备条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本专业的研究成果,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方法,经考核能胜任副教授职责,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任讲师满5年或博士毕业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满3年或博士后出站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满1年。
(2)完整讲授过本学科、本专业课程。
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教学质量评价为良好以上。
(3)平均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且教学效果良好以上。
2.申请副教授职务者科研方面要求如下,其中第(1)项为必要条件,第(2)、(3)项应具备其中之一:A、专业课教师(1)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4篇论文,其中至少有2篇发表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或者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者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2篇学术论文为SSCI、AHCI及同本专业相关的SCI、EI等收录(国内学术刊物被收录的可视同)。
(2)以排名前三的身份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
(3)以排名前三的身份获得校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或者研究成果有较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须提供权威部门正式书面认定)。
(4)由学校组成的专家组认定的相当于上述条件的学术成果。
B、外语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师(1)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或者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者有2篇学术论文为SSCI、AHCI及同本专业相关的SCI、EI等收录(国内学术刊物被收录的可视同)。
(2)以排名前二的身份承担校级以上课题2项。
(3)以排名前三的身份获得校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或者研究成果有较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须提供权威部门正式书面认定)。
(4) 由学校组成的专家组认定的相当于上述条件的学术成果。
(四)教授1.必备条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学术实践经验,精通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方法,能及时准确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状况,教学效果显著,经考核能胜任教授职责,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任副教授满5年。
(2)完整讲授过本学科、本专业课程。
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且教学质量评价为良好以上。
(3)平均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且教学效果良好以上。
(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单位的教师须全过程独立培养过获得学位的研究生。
2.申请教授职务者科研方面要求如下,其中第(1)项为必要条件,第(2)、(3)项应具备其中之一:A、专业课教师(1)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8篇以上论文,其中至少有4篇发表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或者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其中至少有3篇发表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并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或者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5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4篇论文为SSCI、AHCI及同本专业相关的SCI、EI等收录(国内学术刊物被收录的可视同)。
(2)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3)以排名前三的身份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教学、科研奖励;或者研究成果有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须提供权威部门正式书面认定)。
(4)由学校组成的专家组认定的相当于上述条件的学术成果。
B、外语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师(1)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5篇论文,其中至少有2篇发表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或者在本学科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4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并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或译著2部;或者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4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3篇论文为SSCI、AHCI及同本专业相关的SCI、EI等收录(国内学术刊物被收录的可视同)。
(2)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
(3)以排名前三的身份获得省部级三等以上的教学、科研奖励;或者研究成果有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须提供权威部门正式书面认定)。
(4)由学校组成的专家组认定的相当于上述条件的学术成果。
三、专职研究系列的晋升条件研究系列的人员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任职年限的最低要求同上述各级教师的任职年限分别相同。
在本单位有教学任务且达到专业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人员按专业课教师标准晋升;有教学任务且达到专业课教师教学工作量一半的人员,科研成果应是上述专业课教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的1.2倍;有教学任务且未达到专业课教师教学工作量一半的人员,科研成果应是上述专业课教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的1.4倍;无教学任务的人员,科研成果应是上述专业课教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的1.6倍。
四、申请破格晋升任现职期间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特别显著,为学校发展或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者,可突破任职期限申请破格晋升副高或正高职务。
(一)破格晋升的基本条件1.符合本条例中关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基本条件”。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业绩突出者,可申请破格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博士后出站。
(2)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满2年。
3.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平均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专职研究系列除外),教学效果良好以上,可申请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二)破格晋升的业务条件破格申报者须具备下列第1项条件,其中破格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还须具备2、3中任意1个条件:1.科研成果达到了本条例中关于正常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所应具备的科研成果的2倍。
2.以排名前三的身份获国家级教学或科研奖励;或以排名前二的身份获省部级教学或科研奖励。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其他国家级课题1项或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
4. 经专业技术职务领导小组指定的专家组认定的其他上述未含的成果或奖项。
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应于学科评议组评议前进行答辩。
答辩小组成员由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学科专家5-7人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
答辩小组成员由本人所在学院提出,报人事处并经主管校领导审核批准后,由本人所在学院组织答辩,并将结果上报人事处。
(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特别突出贡献的人员,经学校组成的专家组认定,可不受上述年限等条件的限制申请破格晋升。
五、委托评审我校尚未被授予中文、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体育与哲学等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须委托具备上述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的兄弟院校代评。
出版、图书资料、卫生、工程等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经过校内推荐程序后进行社会化评审,委托评审通过人员的履职年限及工资待遇等一律按聘任时间算起。
上述非教师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条件比照教师系列标准略微降低执行。
六、转系列非本系列人员在本系列岗位工作满1年后,符合转入系列的各项条件后方可转为本系列同级专业技术职务。
申报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务转系列者可以当年转系列,当年晋升;申请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同年一般不得晋升,须转系列工作1年后方可申请晋升(教师/科研系列转入其他系列不受此规定限制)。
七、晋升资格的取消任现职以来,凡有以下行为之一者,取消当年申请资格:(一)违反奖惩条例,受到学校通报批评以上处分者。
(二)任期内年终考核1次以上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担任教学任务,连续2个学期或在3年内累计2学期同一门课程评估基本合格或不合格者。
(三)虚报教学时数或科研成果者。
(四)被认定为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者,取消其今后3年内申请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资格,并由人事处报校长办公会另行处理。
(五)送审成果被认定为在不同刊物上发表的科研成果雷同者。
(六)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未被聘任上岗或拒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