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不懂就要问
( 戒尺 )
状元成才路
3.一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非常细心的意思。
( 一字不漏 )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些人物展 开的,中心人物是谁?
孙中山 私塾先生 孙中山的同学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 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 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 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动作描写:孙中山并不知道先生会怎样责 罚他,但他还是问了。说明他是个有勇气 、学习认真的孩子。
班上同学们的反应是怎样的?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
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侧面描写:说明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 先生提问。从侧面反衬出孙中山渴望理解 所学的知识及他的勇敢。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 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你从这段话中看到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态度?
只背书,不讲解。
不
懂 孙中山大胆问
就
要 问
先生讲,学生听
不懂就问,挨打也值得
伟人年少志远大 善于提问传佳话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 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 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 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同学们,你 们知道这是 谁吗?
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 义革命先行者,被后人称 为“国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 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 国临时大总统。
3* 不懂就要问
先听课文朗读,再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 孙中山 )小时候在 ( 私塾 )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 思,( 大胆 )地向先生提问的事。说 明了他是一个( 勤学好问 )的人。
关于好学的词语
勤学好问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牛角挂书 孜孜不倦 囊萤映雪 手不释卷 韦编三绝 学海无涯 废寝忘食 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1.积累有关质疑的名言警句。 2.收集有关勤学好问的故事。
先生的态度的转变,也是对孙中山主 动提问、敢于提问的精神的肯定。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说明大家并不是不想知 道书里的意思,而是不敢向 先生提问,孙中山能主动提 出要求实在难能可贵。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孙中山小时候学习勤奋,不懂就问。 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只 要我们勤思考、敢于问,也会成为有学问 的小“老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 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bèi sònɡ lì
背诵 照例
dāi jiè
吓呆 戒尺
chǔ quān 状元成才路
清楚 圈出
duàn
一段
lì
厉声 1状元成才路
liàn
练习
hú tú
糊涂
ái
挨打
背 诵 例 圈段 练 糊 涂 呆戒 厉挨 楚
填一填
1.(说话)声音严厉。
( 厉声 )
2.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状元成才路
“私塾状元成”才路 是什么地方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私塾
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 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 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 没有一定的学习年限,多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 文》等作课本。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旧时的人在私塾里读书和我们现在在学校 里读书有什么不同?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 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 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 来不讲。
语言描写:善于思考,敢于提问。
通过以上描写,说说你对小时候的孙 中山的总体印象。
勤奋好学 敢于质疑 不懂就问
私塾先生
自由朗读4、6两个 段落,说说先生的态度 是怎样的。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 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写出了先生的严厉,反衬出当时孙中 山提问的举动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 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仔细读2~9自然段: 说说孙中山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孙中山
用横线勾画出描写孙中山的句子,说说 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孙中山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心理描写:他乐于思考,令人佩服。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 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