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上墙职责及流程图
七、若发现戒毒人员有偷吸或复吸毒品的可疑现象, 要立即给予制止,并及时报告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监护小组), 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与其正在戒毒康复的亲属接触要及时给予 阻止,同时报告社区戒毒(康复)小组;
八、在戒毒人员合法权益和身心受到侵害或发生民事 纠纷、刑事诉讼时可接受委托代理,进行诉讼;
九、戒毒人员家属应与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 监护小组工作人员保持经常性沟通,随时将戒毒人员的情况向 社区戒毒小组汇报。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戒毒人员家属应履行公民应尽义务,积极参与国家、 社会及社区禁毒工作;
二、戒毒人员家属(亲属)是戒毒人员戒毒康复的监 护人,必须主动承担其家属(亲属)或戒毒康复人员主要监护 职责,同时配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对其进行行为管理、 思想教育、心理矫正和身理治疗干预;
三、与社区、公安机关共同对戒毒人员的戒毒提供法 律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生活、康复治疗咨询等方面的帮助, 与社区共同监护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履行《社区戒毒(康复) 协议书》;
一、基础工作。准确掌握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基本情况,按规 定上门家访和谈心工作并做好笔录(每月不少于一次),了解戒毒(康 复)人员思想、生活、交友情况,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对工作对象 做到“五知”(即知“体貌特征、社会关系、收入情况、交往人员、现 实表现”)。
二、社区康复。落实动态管控措施,查找失控吸毒人员,及时纳入 帮教监护,提升社会康复实效,实现实有吸毒成瘾人员“零增长”。
三、社区戒毒。按照社区戒毒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收集 社区戒毒协议书、戒毒保证书等相关文书,规范文书资料和戒毒工作台 帐。
四、社区治疗。积极纠正吸毒人员心理、行为,动员吸毒人员参加 药物维持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的覆盖面;对临时中断治疗人员进行联系, 提醒督促其参加治疗。
五、禁毒宣传。开展每月不少于一次禁毒宣传,按要求落实宣传月 和上 级部署的禁毒宣传工作,有效提升群众拒毒、防毒能力。
十、其他事项。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禁毒工作任务。
一、认真履行与社区签订的戒毒协议,自觉接 受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的管理,遵守社区戒毒 (康复)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小组的管 理和领导;
三、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 宣传禁毒法,教育帮助同伴配合社区开展禁毒工作;
四、定期向社区汇报戒毒康复情况,符合就 业条件的且无业的,积极报名进入阳光企业就业;
八、监督管理。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社区戒毒人员进行批评、教 育或审批发出告诫书。发现戒毒人员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 戒毒期间又有吸毒行为的,及时向执行地公安机关报告。
九、评估认定。对接受社区戒毒(康复)期满的人员,及时进行综 合评估,认为已经戒除毒瘾的,通过社区办公室报请执行地公安机关批 准解除社区戒毒或者解除社区康复。(脱毒认定)
四、戒毒人员家属(亲属)作为监护人,应积极密切 配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开展戒毒康复活动,保护其亲属的 身心、人身安全,防止和阻止外界不良影响对其亲属的诱惑;
五、戒毒人员家属应积极帮助提供亲属在社区戒毒康 复的费用,积极支持参与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美沙酮)的康复 治疗;
六、督促戒毒人员定期接受检测,定期向社区戒毒工 作小组报告戒毒情况;
一、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工作台帐。 二、摸清社区吸毒人员底数,建立吸毒人员登记册,社区戒毒人员 登记册,注意发现复吸等情况及时报社区戒毒办。 三、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向社区居民宣 传禁毒工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为营造良好的社区戒毒环境打下坚实 基础。 四、成立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小组,监护小组由社区戒毒专职人 员,社区医生、社区民警、社会工作者、禁毒志愿者和社区戒毒人员的 监护人或家庭成员及其单位的代表共同组成。对女性社区戒毒人员,社 区戒毒监护小组的主要工作人员应当为女性。监护小组应当制定工作方 案,落实监护工作。 五、上门家访和社区戒毒人员谈心,了解其思想戒毒生活、交友等 情 况,掌握其行踪,并制作谈心记录或工作记录。 六、定期或不定期通知戒毒人员到指定的地点接受尿检。 七、通过多种形式,对社区戒毒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法制教育,并 开展心里辅导,帮助社区戒毒人员戒除对毒品心理依赖,提高其识毒、 拒毒、抗毒能力。 八、为社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医疗服务机构信息,社区戒毒(康复) 人员在工作站备案后可以到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或 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 九、协助相关部门对社区戒毒人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积极推荐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到阳光企业就业。 十、社区戒毒人员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应当对其告诫;戒毒的人员 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在社区戒毒期间又有吸毒行为,及时报告执行 地派出所,由执行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对其依法决定强制隔离戒毒。 十一、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受社区戒毒满三年,经综合评估后 认为已经戒除毒瘾的,上报社区戒毒办,由社区戒毒办报请原社区戒毒 决定机关批准,解除其社区戒毒。 十二、完成其他法定工作职责。
六、帮教监护。制定帮教尿检、社区康复和社区戒毒工作计划,协 调联系监护小组其他成员落实帮教监护措施,督促履行戒毒(康复)协 议,通知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尿检,落实日常监护工作并做好台帐记 录。
七、服务矫治。为监护人员提供戒毒治疗服务机构的信息,帮助修 复其家庭关系,协助有关部门对社区戒毒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 指导,挽救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五、遵守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制 度;
六、接受社区戒毒检测,定期按时参加尿检; 七、离开社区戒毒地点三天以上的,须提前 一天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报告,按时返回并接受尿样 检测;变更社区戒毒地点的,须提前十五天向社区戒 毒工作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不得擅自离开。 八、在外出期间,要按规定寄回外地公安机 关的尿样检测证明。 九、参与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应遵守社 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