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N06科学方法论1PPT课件

DN06科学方法论1PPT课件


“从弗兰西斯·培根以来,一切优秀的思想家都一再指 出,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 何真实的知识。”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一切所谓哲学或 形而上学的命题实际上都是非命题或假命题, 它们是没有意义的。
科学——证实的知识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4
逻辑实证主义:
1940年,《归纳科学的哲学》:我们往往需要一个名 称来一般地描述科学的耕作者。我乐于把他叫做科学 家。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说,艺术家是音乐家、画家 或诗人,科学家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博物学家。
科学是个历史的产物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7
其他民族科学之于现代科学的关系问题
“科学是一种纯粹的欧洲现象” 百川朝宗于海 殊途不同归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0
共识性的观点: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是一种方法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1
贝尔纳的概括: 一种建制 一种方法 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 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
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什么是科学?
science、wissenschaft与科学 science意思接近于natural science,通常是指
自然科学,更精确的讲是指数理科学,是以牛 顿科学为典范的。体现一种明显的英美经验主 义的传统。
早期,中国曾把science翻译成格致之学。
2020/11/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4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 不到也。
朱熹: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 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 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 》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 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 ,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矣。此谓物格, 此谓知之至也。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5
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 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6
科学家(Scientist)
1833年,剑桥的一次科学会议上,休厄尔仿照Artist一 词创造了Scientist一词,用以称法拉第那些在实验室中 探索自然奥秘、增进人类知识的人。
度的力量之一 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2
科学的划界问题
什么不是科学? 科学&非科学 科学&伪科学
非科学是一个包括从各种技艺到形而上 学的庞大的集合。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3
证实标准
19世纪孔德将人类精神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继承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之分,用经验的可证
实性代替经验的证实标准
可证实标准的困难: 全称命题不可证实; 占星术、精神分析法也可以得到经验验证。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5
波普尔(Popper)VS.阿德勒(Alfred Adler):
波普尔的设想:假设某甲为了杀死一个小孩把他推了 下水,而某乙为了救这个小孩上水则送了命。面对这 个事件,精神分析学家说什么呢?弗洛伊德(Frend) 会说甲受了性压抑,乙则得到了升华。当然Adler会不 同意,他会说甲是受了自卑情结的困扰,而乙则是为 了超越自卑。但尽管他们有分岐,事实上没有什么人 类行为不能用他们的理论来解释的,他们的理论永远 都是成功的。无非是例证和理论之间的互相照应罢了。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2
Wissenschaft是德文的科学,含义比较广,既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包括人文学科。 体现一种明显的大陆传统。
意大利思想家维柯 的《新科学》事实上讲的是历史哲 学,黑格尔也把哲学叫做科学,狄尔泰将人文学科称 为精神科学。
康德“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 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8
现代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是自然的数学化语言 科学是实验性的知识 科学是科学家们的活动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9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 关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德国人认为它们共属于一个知识传统,这种传统来自 古希腊。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3
“科学”一词,古语指“科举”
陈亮:“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 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
直接译自science,含义上指自然科学。
科学和哲学一样是个舶来品。翻译自日本,日本人觉 得西方的science与中国儒学不同,儒学是综合性的, 文史哲不分,S是分科的,所以翻译成科学,分科之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中国。(康有为、严复)
(T∧H)→O,~O 能够推导出~ (T∧H), 等值于~ T∨~H , 即可能T错,也可能只是H错了,或是T和H都错了。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7
可证伪性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由此科学的 任务就是猜想和反驳。
只有“科学”会承认自己的可错性 可证伪性的困难
存在命题是不可否证的(有外星球生命存在) 科学理论要和辅助假说合取才能推出可观察的特称陈 述。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8
2020/11/27
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
16
证伪主义标准
“我提出可证伪标准所要解决的问题,既不是有没有意义的问题, 也不是关于真理或可接受性的问题。它是经验科学的陈述或陈述 体系与一切其他陈述(不论是宗教性的、形而上学的或干脆是伪 科学的)之间画一条线的问题。”
归纳推理的不合理之处:
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 通过归纳做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
相关主题